第十章 U-boot使用在移植U-Boot之前,我们肯定要先使用一下U-Boot,得先体验一下U-Boot是个什么东西。STM32MP157开发板光盘资料里面已经提供了一个正点原子团队已经移植好的U-Boot,本章我们就直接编译这个移植好的U-Boot,然后烧写到EMMC里面启动,启动U-Boot以后就可以学习使用U-Boot的命令。10.1 U-Boot简介 Linux 系统要启动需要通过boo
文章目录Linux系统移植:正点原子 U-Boot 移植一、What‘s U-Boot ?1.1 U-Boot 简介1.2 U-Boot 选择二、正点原子 U-Boot 编译2.1 编译环境2.2 编译脚本三、U-Boot 烧写与启动 Linux系统移植:正点原子 U-Boot 移植一、What‘s U-Boot ?1.1 U-Boot 简介Linux 系统启动需要一个 bootloader 程
第二十四章Linux设备树前面章节中我们多次提到“设备树”这个概念,因为时机未到,所以当时并没有详细的讲解什么是“设备树”,本章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谈设备树。掌握设备树是Linux驱动开发人员必备的技能!因为在新版本的Linux内核中,设备驱动基本全部采用了设备树(也有支持老式驱动的,比较少)的方式,最新出的CPU其驱动开发也基本都是基于设备树的,我们所使用的Linux版本为4.14.0,肯定是支持
1 Linux 时间管理和内核定时器简介1.1 内核时间管理简介 Linux 内核中有大量的函数需要时间管理,比如周期性的调度程序、延时程序、对于我们驱 动编写者来说最常用的定时器。硬件定时器提供时钟源,时钟源的频率可以设置,设置好以后就周期性的产生定时中断,系统使用定时中断来计时。中断周期性产生的频率就是系统频率,也叫做节拍率(tick rate)( 有的资料也叫系统频率
第五章 ATK-STM32MP157文件系统简介**5.1 文件系统目录简介****5.2 文件系统Qt版本****5.3 如何创建systemd 自启动服务****5.4 如何禁用Qt界面启动** 小节前言: ATK-STM32MP157出厂Qt文件系统由Yocto项目编译及后期打包而成,Yocto项目过于复杂,编译经常会出错且要求计算机性能较高,新手不建议去接触,可直接使用我们的出厂系统进行
转载 2024-05-23 13:33:23
170阅读
        此篇为笔者在学习Linux开发时所遇到的一些操作凝练,旨在想学习Linux开发的小伙伴能不被Uboot移植难住,从而快速进入学习Linux驱动开发。        另外说明一下,本教程使用的是EMMC版1、编译nxp官方uboot  &nbsp
转载 2024-04-20 16:26:31
76阅读
STM32芯片通过驱动ILI9325芯片来控制液晶显示屏显示,触摸屏通过TSC2046芯片来控制 CSX:TFTLCD片选信号 WRX:写入数据 RDX:读取数据 DB[17:0]:16位双向数据线(无DB0和DB9) RESX:硬复位TFTLCD D/CX:命令/数据标志(0:读写命令  1:读写数据) 对应STM32的引脚 LCD复位:RE
转载 1月前
363阅读
第三十一章 Linux中断实验不管是单片机裸机实验还是Linux下的驱动实验,中断都是频繁使用的功能,在裸机中使用中断我们需要做一大堆的工作,比如配置寄存器,使能IRQ等等。但是Linux内核提供了完善的中断框架,我们只需要申请中断,然后注册中断处理函数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寄存器配置。本章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在Linux下使用中断。31.1 Linux中断简介 31.1.1 Li
一、识别SD卡首先 SD 卡插入读卡器,再把读卡器插入电脑。VMWare 有时候会自动弹出对话框,选择 连接到虚拟机 即可。如果没有对话框,可以通过菜单 可移动设备 找到 SD 卡,点击 连接。使用 lsblk 命令查看当前磁盘设备。可看到新增加了sdb设备,此处请务必检查好sd卡所对应的磁盘设备,以免破坏其他磁盘的数据!二、使用野火烧写工具将程序烧写到SD中2.1 下载工具官方SDK编译生成的.
转载 2024-03-23 10:35:08
1087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NXP官方开发板imx6q-sabresdSD卡烧写启动教程。前言本文操作环境为ubutnu18,需要准备好交叉编译工具链(本文不讨论)。启动资源版本:linux5.4uboot2021注:本文中,参考了正点原子IMX6ULL的教程,有些步骤不再详细描述,有时间会修改文章,进行详细补充。一、准备启动SD卡在进行资源编译移植时,需要准备一卡能够启动的SD卡,进行合适的SD卡分区与格式
转载 2024-03-17 14:52:30
1187阅读
前言本文将介绍OpenCV的移植方法,及结合Qt例程去进一步学习OpenCV。网上的移植方法也很多,但是有些过于老旧等。本文将与大家一起学习移植OpenCV。编译过程十分简单,写这个文档也是为了大家少走弯路。下面带大家一起移植OpenCV到正点原子I.mx6ULL开发板ALPHA上。Ubuntu版本:Ubuntu14.04 64bits 、Ubuntu16.04 64bits。其它版本Ubuntu
转载 2023-11-21 23:07:17
951阅读
第四章 开发环境搭建要进行Linux驱动开发肯定要先搭建好开发环境,我们在开始学习STM32单片机的时候肯定需要安装一堆的软件,比如MDK、IAR、串口调试助手等等,这个就是STM32的开发环境搭建。同样的,要想在Ubuntu下进行Cortex-A(STM32MP157)开发也需要安装一些软件,也就是网上说的开发环境搭建,环境搭建好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开发了。环境搭建分为Ubuntu和Windows
今天开始写日志总结顺便再复习一下。软件:RT-Thread Studio硬件:正点原子探索者开发板 芯片 STM32F407ZG (一)BOOTLOADER:相比较引导Linux使用的Uboot而言,RTThread使用的bootloader 系统引导程序稍微简单一点。 RTThread 官方BOOTLOADER生成地址:http://iot.rt-thread.com贴一下生
转载 2024-10-09 19:35:40
401阅读
一、镜像下载到USTC镜像中下载arm架构的文件,i.MX6ULL属于armhf,即在其中找到ubuntu-base-16.04.6-base-armhf.tar.gz文件,当然也可以下载ubuntu-base-18.04.5-base-armhf.tar.gz,但是18的更卡。下载的文件属于最基本的文件系统,没有UI界面。二、构建ubuntu-base根文件系统1.解压镜像我直接采用的是正点原子
转载 2024-04-30 04:28:56
659阅读
1.前言本文介绍的是嵌入式设备烧录系统时,如何用shell脚本对硬盘进行分区。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制作烧录U盘的分区思路和关键的shell脚本语句,代码并不能直接拷贝使用。2.总体思路1.用U盘进行系统的烧录,就是在U盘上制作一个可以运行的系统,并且把要升级的文件也放在U盘里。 2.将U盘插入设备,然后选择从U盘上启动,U盘上的内核检测到设备里连接的存储介质,然后按照分区脚本和分区表进行分区; 3.分
所有功能照着下面的图片设置!!!! 先介绍一下使用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7等SN烧录工具:SN_Write_tool_exe_v2.1420.00首先介绍一下IMEI码,IMEI码全名叫移动通信国际识别码,俗称串号,IMEI由15位数字组成,其组成为:1、前6位数(TAC)是"型号核准号码",一般代表机型。2、接着的2位数(FAC)是"最后装配号",一般代表产地。3、
转载 2024-03-03 23:15:23
165阅读
imx6ull、sudo失效
原创 2023-05-27 12:23:17
302阅读
第三章深入探究文件I/O经过上一章内容的学习,相信各位读者对Linux系统应用编程中的基础文件I/O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了,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地文件I/O编程问题,如果你的工作中仅仅只是涉及到一些简单文件读写操作相关的问题,其实上一章的知识内容已经够你使用了。 当然作为大部分读者来说,我相信你不会止步于此、还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那本章笔者将会同各位读者一起,来深入探究文件I/O中涉及到的一
转载 5月前
34阅读
主要参照《iMX6ULL参考手册》中第5章:Fusemap 和第8章:Chapter 8 System Boot(系统启动)。一、概述启动过程从开机复位开始,硬件复位逻辑单元芯片片上引导ROM开始执行。片上引导ROM代码使用内部寄存器BOOT_MODE[1:0]的状态以及各种 eFUSEs 和或 GPIO 设置的状态来确定设备的引导流行为。片上ROM的主要特点包括:支持从各种启动设备启动串行下载支
IMX6ULL启动方式前言1.启动方式选择1.1.串行下载1.2.内部BOOT模式2.BOOT ROM初始化内容3.启动设备4.镜像烧写5.1.IVT和Boot Data5.2.DCD5.烧写软件源码解析5.1.源文件5.2.头文件6.代码地址重定向6.1.对IVT+Boot Data数据进行修改6.2.对链接地址进行修改7.总结 前言I.MX6U 支持多种启动方式以及启动设备,比如可以从 SD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