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orch实现DenseNet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分割等任务中。然而,随着神经网络的加深,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愈发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Huang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结构,称为密集连接网络(DenseNet)。 ## DenseNe
原创 2024-01-17 07:51:38
52阅读
文章目录1.PyTorch入门第一步1.1Tensor1.2 Autograd:自动微分1.3 神经网络1.3.1 定义网络1.3.2 损失函数1.3.3 优化器1.3.4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1.4 小试牛刀:CIFAR-10分类1.4.1 CIFAR-10数据加载及预处理 操作系统:Win10家庭版 陈老师在介绍里讲不建议只能使用Windows环境的人学习他这本书,可我看了几页发现真的好适合
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PDF: https://arxiv.org/pdf/1608.06993.pdfPyTo
原创 2022-08-06 00:02:27
303阅读
对于人类而言,以前见过的事物会在脑海中留下记忆,虽然随后记忆会慢慢消失,但是每当经过提醒,人们往往可以重拾记忆。在神经网络中也是一样,之前介绍的CNN模型都是与时间序列无关的模型,它有明显的局限性,就是只能单独的取处理一个个的输入,前一个输入和后一个输入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但是,某些任务需要能够更好的处理序列的信息,即前面的输入和后面的输入是有关系的。所以接下来要介绍一种在序列问题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
3.9, 2019:修改了对于num_groups参数的理解, 之前貌似理解错了.重新看了一遍代码, 如果还有问题, 请大家即使指出.上一节写了关于pytorch如何进行c++和cuda的extension, 主要讲了一下大致流程和一些我踩过的坑, 这一节我写一下deformable_conv的一些实现细节以及一些坑点. 写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让以后如果有需要进行deformable卷积
转载 2024-01-02 20:25:07
52阅读
一、detach() 和 requires_grad_(False) 解释detach() 和 requires_grad_(False) 函数是 PyTorch 中用于解除计算图连接和停止梯度计算的函数。detach(): 将当前 tensor 从计算图中分离出来,返回一个新的 tensor,新 tensor 的 requires_grad 属性会被设为 False。也就是说,调用 detach
文章目录0 前言1 加载和规范化CIFAR102 定义一个卷积网络3 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4 训练网络5 测试网络6 在GPU上训练模型参考资料 0 前言  TRAINGING A CLASSIFIER 这篇教程很清楚的描述了如何使用PyTorch训练一个用于图像分类的卷积网络模型。这里记录一下,学习一波写法,供以后查阅,自己跑的项目在github上,稍微修改了一下训练策略,能使分类精度从53%
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分享如何解决“densenet pytorch 代码”的问题,涉及的内容有备份策略、恢复流程、灾难场景、工具链集成、日志分析和迁移方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过程。 ### 备份策略 为了确保代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备份策略,下面是我们的备份计划甘特图: ```mermaid gantt title 代码备份计划 dateFormat
原创 6月前
30阅读
  学习要求¶ 根据本文 Pytorch 代码,编写出相应的 TensorFlow 代码(建议使用上周的数据测试一下模型是否构建正确)了解并研究 DenseNet与ResNetV 的区别学习提高¶ 改进思路是否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呢  ResNet模型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前面层与后面层之间的“短路连接”(shortcuts,skip connection),进而训
转载 2023-07-24 15:25:58
218阅读
上周,Keras作者、谷歌研究科学家François Chollet晒出一张图,他使用Google Search Index,展示了过去三个月,ArXiv上提到的深度学习框架排行,新智元也做了报道:TensorFlow排名第一,Keras排名第二,之后依次是Caffe、PyTorch、Theano,MXNet、Chainer,以及CNTK。不少人评论,咦,PyTorch这么靠后?CNTK更是不科学
转载 2023-12-26 21:39:59
47阅读
# PyTorch搭建DenseNet ## 介绍 在深度学习领域,DenseNet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它通过直接连接不同层的特征图来加强信息的传递和重用,使得网络更加紧凑且易于训练。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orch框架搭建一个DenseNet网络,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导入相关库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PyTorch和其他必要的库。 ```python import to
原创 2023-10-12 11:54:53
96阅读
# 深度学习中的DenseNet架构与PyTorch实现 ## 引言 在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领域,DenseNet(密集连接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通过密集连接的方式,DenseNet显著提高了信号的传递效率,降低了梯度消失现象,从而使得模型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到复杂的特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DenseNet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个使用PyTorch框架的实现示例。 ## Dense
原创 8月前
80阅读
  解读代码(非作者源码):https://github.com/pudae/tensorflow-densenet技术解读  本代码是使用Tensorflow框架中的slim轻量级模块编写的,其中包含的技术手段(使用了很多):1 @slim.add_arg_scope # 装饰器  之前分析了TF-slim的基本使用)。也介绍了一种应对相对简单网络结构的TF-slim的编写模
转载 2023-06-05 11:20:30
259阅读
# PyTorch 迁移学习 DenseNet 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常常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面临数据量不足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使用迁移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迁移学习是指将已经在大规模数据上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新的任务上,从而避免从头开始训练新模型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消耗。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 PyTorch 进行迁移学习,并以 DenseNet 为例进行说明。
原创 2023-07-29 14:01:40
239阅读
在深度学习领域,PyTorch作为一个灵活且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广受欢迎。尤其是在图像分类任务中,DenseNet模型由于其优秀的性能,成为了许多研究者和开发者的首选。本文将聚焦于“PyTorch DenseNet迁移学习”的全过程,包括版本对比、迁移指南、兼容性处理、实战案例、排错指南和性能优化。 ## 版本对比 在选择合适的PyTorch版本进行DenseNet迁移学习时,我们必须考虑不同
# PyTorch中的DenseNet和迁移学习 在深度学习领域中,迁移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它可以利用在一个任务上学习到的知识来加速在另一个任务上的学习。PyTorch是一个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其中包含了许多预训练的模型,比如DenseNet。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PyTorch中的DenseNet模型,并演示如何利用迁移学习来调整该模型以适应新的任务。 ## DenseNet简介 De
原创 2024-04-01 05:53:15
72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数据准备1.1 导入外部数据,构造Dataset类1.2 DataLoader函数装载自定义Dataset二、构建VGG神经网络模型2.1 定义模型结构2.1 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三、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模型3.1 定义训练网络3.2 定义测试网络四、主函数和参数配置4.1 主函数4.2 参数配置(自行练习) 前言利用Pytorch构建VGG分类网络,对MNIST(60000张1
# 基于DenseNet的图像识别:PyTorch实战 图像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DenseNet(密集连接卷积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因其卓越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带您了解DenseNet,并提供一个基于PyTorch的图像识别示例。 ## 什么是DenseNetDenseNet是一种特别
原创 2024-08-18 06:44:11
85阅读
Pytorch中的多GPU非常好用,一句话就能搞定:self.model = torch.nn.DataParallel(self.model)。然而这两天我做零样本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就是说单GPU可以跑,一旦使用多GPU,就会出现:RuntimeError: Gather got an input of invalid size: got [24, 10, 448,448], b
摘要# 摘要​ 我在前面的文章已经写了很多模型的实战,这是实战的最后一篇了。我没有加入可视化,也没有对代码做过多的装饰,只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知道分类模型是怎样实现的。今天我们用DenseNet实现对秃头的分类,数据集我放在百度网盘了
原创 2022-04-22 20:43:51
118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