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中大部分概念如Node、Pod、Replication Controller、Service等都可以看作一种“资源对象”,几乎所有的资源对象都可以通过Kubernetes提供kubectl工具(或者API编程调用)执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并将其保存在etcd中持久化存储。从这个角度来看,Kubernetes其实是一个高度自动化资源控制系统,它通过跟踪比对e
转载 7月前
39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Redis集群介绍Redis 集群数据分片Redis集群主从复制模型Redis 一致性保证搭建并使用Redis集群搭建集群模拟集群down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解决办法第二种情况解决办法脚本方式创建和管理集群 集群教程:http://www.redis.cn/topics/cluster-tutorial.html前言(1)Redis-Cluster采用无中心结构。 每个节点都和
转载 2023-12-25 13:27:24
279阅读
记一次redis5.0.4集群错误 如果redis集群能够正常启动但是没有办法使用比如 :127.0.0.1:6370>get ng 报错:(error) CLUSTERDOWN Hash slot not served 去到redis/src目录下 redis-cli --cluster check ip:port 如果报错 Not all 16384 slots are covere
定义  堆就是一棵可以自我平衡完全二叉树  优先队列底层数据结构就是堆,实现和堆基本一样    由于堆存储在下标从0开始计数数组中,因此,在堆中给定下标为i结点时: 如果 i = 0,结点 i 是根结点,无父结点;否则结点 i 父结点为结点 [(i - 2) / 2] 如果 2i + 1 > n - 1,则结点 i 无左子女;否则结点 i
什么是cluster模块,为什么需要cluster模块?   cluster在英文中有集、群意思。   nodejs默认是单进程,但是对于多核cpu来说, 单进程显然没有充分利用cpu,所以,node中cluster模块就是为了解决没有充分利用cpu问题而产生。  cluster模块如何使用?  cluster模块允许设立一个主进程和若干个wor
转载 2024-03-25 19:54:39
127阅读
MySQL Cluster组成有: 1.MySQL Server 2.NDB:管理数据storage NDB 节点被组织成一个一个NDB Group,一个NDB Group 实际上就是一组 存有完全相同物理数据NDB 节点群。 管理节点中有一个非常重要参数叫NoOfReplicas,这个参数 指定了每一份数据被冗余存储在不同节点上面的份数,该参数一般至少应该被设置成2, 3
转载 2024-03-22 15:40:15
45阅读
cluster模块概览node实例是单线程作业。在服务端编程中,通常会创建多个node实例来处理客户端请求,以此提升系统吞吐率。对这样多个node实例,我们称之为cluster(集群)。借助nodecluster模块,开发者可以在几乎不修改原有项目代码前提下,获得集群服务带来好处。集群有以下两种常见实现方案,而node自带cluster模块,采用了方案二。方案一:多个nod
前面介绍了数据行处理中记录筛选,下面介绍关于行处理(记录处理)其他一些功能。1. 数据排序排序节点 案例:Demos文件下“catalog_seasfac.sav”数据文件。实现数据流:1.1 设置排序字段1.2 结果2. 数据区分“区分”就是去重意思,是去除数据中重复记录,modeler中通过“区分”节点实现。 案例:2.1 记录完全相同情况2.11 区分节点设置2.12 结果2.2 记
转载 2024-04-23 16:52:29
38阅读
一.前言大家都知道nodejs是一个单进程单线程服务器引擎,不管有多么强大硬件,只能利用到单个CPU进行计算。所以,有人开发了第三方cluster,让node可以利用多核CPU实现并行。随着nodejs发展,让nodejs上生产环境,就必须是支持多进程多核处理!在V0.6.0版本,Nodejs内置了cluster特性。自此,Nodejs终于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应用开发解决方案,映入大家眼帘
排查问题技巧:perror 在MYSQL安装目录bin下面。ERROR 1005 (HY000) at line 474868: Can't create table 'Table Name'(errno: 136)perror命令查询 错误原因:#/usr/local/mysql/bin/perror --ndb 136 MySQL error code 136: No
转载 2024-05-10 18:21:53
222阅读
(1)领着选举过程是集群中所有master参与,如果半数以上master节点与master节点通信超过(cluster-node-timeout),认为当前master节点挂掉. (2)什么时候整个集群不可用(cluster_state:fail),当集群不可用时,所有对集群操作做都不可用,收到((error) CLUSTERDOWN The cluster is down)错误  
转载 2023-08-03 17:48:46
1061阅读
**实现K8S Cluster Nodes步骤及代码示例** 在Kubernetes(K8S)中,"cluster nodes"指的是集群中各个节点,包括Master节点和Worker节点。在集群中管理节点是非常重要,通过节点管理可以监控节点健康状态,并做出适当调整以维护整个集群稳定性。 下面是实现"cluster nodes"一般步骤及对应代码示例: | 步骤 | 操作
原创 2024-05-28 11:34:11
31阅读
20220714在git上面查原始建表语句20220308rebuilding Selector io.netty.channel.nio.SelectedSelectionKeySetSelector@2f312c56. 操作次数太大可能上亿Failed to connect to master k8s04:7077 org.apache.spark.SparkException: Excep
转载 5月前
52阅读
文章目录1. 环境介绍2. 异常信息3. 分析问题3.1 kubernetes 健康检查3.1.1 存活探针3.1.2 就绪探针3.1.3 启动探针3.2 检测方法4. 解决办法 1. 环境介绍组件版本kubernetes1.24.2docker18.03.1-cecri-docker0.2.62. 异常信息  最近监测到 kubernetes 集群上 calico-node Pod 运行 2
前言Redis Cluster 是 Redis 3.0 版本正式推出,用来解决分布式需求,同时实现了高可用。跟 Codis 不同是,它是去中心化,客户端可以连接任意一个 Redis 节点。Redis Cluster 模式具备如下特点:操作步骤参考 redis cluster 集群搭建与重新分片、redis-cli --cluster命令明细、redis cluster 扩容与缩容。工作流程
转载 2023-06-26 14:57:36
259阅读
笔记:尚未解决问题 :     1. 只支持二维,而不支持三维或更高,需要模板元     2. 尚未实现如何删除极端点, 即预处理     3. 尚未可视化编译环境 Ubuntu gcc 5.4 编译选项  g++ -std=c++14#include <iostream> #incl
聚类算法聚类算法是一种非监督学习算法,根据数据集分布特征,将其聚集为相互比较近多个集合,集合数量通常指定。经典算法 k-meansk-means是经典聚类算法,其算法流程如下:随机或者有区分选取k个点作为k个种类中心分别计算所有点到每个中心距离,并将其归入最近类再次计算每个类中所有点平均中心将每个类中心位置更新,重复2,3直到每个点所属类不在变化,或者达到设定条件 例如下图
# Redis 集群重新启动与节点管理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键值存储数据库,常用于缓存和实时数据处理。在实际使用中,Redis 支持配置为集群模式,以便将数据分片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然而,在节点故障或需要维护时,如何优雅地重新启动 Redis 集群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讨论 Redis 集群重新启动过程,并提供相应代码示例。 ## Redis 集群结构
原创 2024-08-11 04:13:20
171阅读
介绍完Redis集群分区规则之后, 下面我们开始搭建Redis集群。 搭建集群工作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1) 准备节点。 2) 节点握手。 3) 分配槽。 10.2.1 准备节点 Redis集群一般由多个节点组成,节点数量至少为6个才能保证组成完整高可用集群。每个节点需要开启配置cluster-enabled yes,让Redis运行在集群模式下。建
转载 2024-05-06 11:54:28
580阅读
集群通过分片(sharding)来进行数据共享,并提供复制和故障转移功能。 1.节点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运行在集群模式下Redis服务器。启动Redis服务器时,通过判断cluster-enabled选项,选择是否开启集群模式。(Yes开启集群,No则单机模式普通服务器) 一个Redis集群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使用端口各不相同,可以设置。每个节点最开始可以看做一个只有自己节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