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命令   1. 建立数据库DB2_GCB CREATE DATABASE DB2_GCB ON G: ALIAS DB2_GCB   USING CODESET GBK TERRITORY CN COLLATE USING SYSTEM DFT_EXTENT_SZ 32   2. 连接数据库   connect to sample1 user db2admin using 830
转载 2024-05-03 22:21:15
55阅读
在使用Linux系统中,常常会涉及到对数据库的操作,而DB2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也会经常使用。有时候我们需要删除数据库,这个过程可能对于一些新手来说会比较困惑。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在Linux系统中如何删除一个DB2数据库。 首先,在Linux系统中删除DB2数据库需要使用到DB2的命令行工具,一般情况下这个工具会在安装DB2时自动安装在系统中。首先需要确定我们要
原创 2024-05-15 11:09:20
96阅读
1. DB2数据处理不记录事务日志步骤:  建表需要添加属性“NOT LOGGED INITIALLY”  在大批量更改操作的同一个事务开始时执行:“ALTER TABLE tabname ACTIVATE NOT LOGGED INITIALLY”  执行更新sql  提交,一个事务完成,后续sql为下一个事务,默认记录事务日志  但是根据IB
前言: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的存储空间很大,可以存放百万条、千万条、上亿条数据。但是数据库并不是随意地将数据进行存放,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否则查询的效率会很低。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数据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即这个互联网世界就是数据世界。数据的来源有很多,比如出行记录、消费记录、浏览的网页、发送的消息等等。除了文本类型的数据,图像、音乐、声音都是数据数据库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
DB2数据库日志文件管理 DB2日志模式 1.1循环日志  当循环日志生效时,事务数据将通过循环的方式写入主要日志文件。当存储于某个日志文件中的所有记录都不再需要用于恢复时,该日志文件将被重用,并且可以在以后再次成为活动日志文件。这意味着在循环日志模式中,日志文件的内容最终将被新日志条目重写。由于日志文件的内容被重写覆盖了,因此我们只能将数据库恢复到最后一次完整的数据库备份。不
0:前言DB2日志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文件系统中,分为两种模式:循环日志和归档日志。当创建新数据库时,日志的缺省模式是循环日志。在这种模式下,只能实现数据库的脱机备份和恢复。如果要实现联机备份和恢复,必须设为归档日志模式。在 DB2 UDB 中,脱机备份也是最简单的备份。脱机备份要求采取完全数据库备份,显然,在备份的过程中,数据库是脱机的。换言之,当执行脱机备份时,用户无法访问数据库。 如果您正在
某公司财务人员将公司所有员工 1 月份的工资计算出来并整理到对应的工作表中,为了避免在计算工资时重复计算了某些员工的工资,现在需要检查表格中是否存在重复的数据记录,并将重复记录删除。面对这种删除表格中的重复数据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 Excel 软件的“删除重复项”命令。使用该命令时,我们可以指定某些列的数据完全相同的记录即为重复数据,并且可以删除这些重复数据。1. 选中表格中存在数据的任意单元格
下图显示了并发事务条件下,日志使用的示意有3个并发的程序Process 1、Process 2、Process 3。每一个程序都有两个事务。蓝块代表SQL语句,红块代表commit操作,绿块代表rollback操作。每一个向下的箭头都代表日志缓冲区的数据被刷新到日志磁盘上(默认是每一次提交操作都会导致日志缓冲被刷新到磁盘上)。在T1时刻,事务A commit,日志缓冲区被刷新到磁盘上。 在T2时刻
转载 2024-05-20 20:41:11
105阅读
新的对象生命周期管理规则有助于保护数据并降低总拥有成本。随着越来越多的组织转向云存储其文档和其他重要文件,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中,管理云存储成本和降低超支风险已变得至关重要。为了帮助保护业务数据并降低Google Cloud Storage中的总拥有成本(TCO),Google向客户提供了两个新的对象生命周期管理(OLM)规则。许多利用OLM的组织都使用对象版本控制来防止意外删除数据。但是,
需求描述: 由于使用了LOGRETAIN=ON数据库配置,所以数据库日志文件将不会被数据库从活动日志目录中自动删除或循环利用,活动日志目录中的日志文件将会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对该目录下的日志文件进行归档。 问题分析 将LOGRETAIN设置为ON后,数据库将支持前滚恢复。此时,系统中将会存在三种类型的日志文件: 活动日志:该日志包含尚未提交或回滚的事务单元的相关信息,以及已提交但尚未写入数据库文件的
在linux系统上安装DB2是比较简单的,使用安装向导默认安装就能够安装上DB2了,介绍下如何卸载DB2,如果DB2不能正确卸载的话,就不能重新安装DB2。 1、 在linux上卸载DB2的一般过程如下所示:a.可选:删除所有数据库。可以使用“控制中心”或drop database命令删除数据库。b.停止DB2管理服务器。c.停止DB2实例。d.除去DB2管理服务器。e.除去DB2实例。
转载 2024-03-17 00:42:43
150阅读
 由于某种原因,要卸载DB2再重新安装,一定要完全卸载DB2,否则不能重新安装或安装后的DB2不可用。 因为卸载步骤比较复杂,我建议在虚拟机上安装该软件的朋友,应该先做一个快照,然后方可进行,出错就恢复快照,重新来过。在主机上卸载则最好先做一个备份,以防万一。 为了操作方便,可以同时打开几个Shell,分别属于不同用户,配合完成下面的操作。   1、在linux上卸载DB2的一
转载 2024-04-28 08:34:19
100阅读
Windows 平台 从 Windows 操作系统中彻底除去 DB2产品时需要执行的步骤。仅当不再需要现有 DB2 实例和数据库时,才应执行此任务。 如果正在卸载 DB2 的缺省副本,并且您有其他的DB2 副本在系统上,则应使用db2swtch命令以在继续卸载之前选择一个新的缺省副本。还有,如果数据库管理服务器(DAS)正运行在要除去的那个副本下,则应将 DAS 移到不会除去的副本下。否则,您将
转载 2024-04-07 12:04:39
36阅读
  读者定位为具有一定开发经验的 DB2 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  读者可以从本文学习到如何编写稳定、高效的存储过程。并可以直接使用文章中提供的 DB2 代码,从而节省他们的开发和调试时间, 提高 效率。  本文以 DB2 开发人员的角度介绍了在 DB2 存储过程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新手如果能够按照本文介绍的最佳实践来开发存储过程,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从而编写出高效的程序
转载 2024-05-09 23:13:32
136阅读
DB2中服务器,实例,数据库,表空间|缓冲池|日志文件,表的关系图如下:1.DB2服务器所有的 DB2 服务器版本都包含相同的核心组件;用户可根据各自所需来选择不同价格的组件配置。图 1.1 图示了 DB2 产品的不同版本 所有 DB2 服务器拥有相同的核心组件,如果您愿意,您可以将 DB2 Express-C 升级到任何 DB2 服务器版本。这也意味着基于某一 DB2版本的应用程序可以无修改地运
                       今天在进行网店登录的时候,突然报错,也看不见错误的信息。就是登不上去,于是把网站和数据库都down下来,在本机登录都是好的,如果用本
与往常一样,这不会太深入谈到技术点。数据库日志最好的学习是,读Oracle 8/9的日志原理。所有的系统都是程序员写出来的,因此,所有的IT系统,都是源于生活。我接触最早的是Dbase II,那时是单文件版本,单用户操作。到后来FoxPro 2 时结合NetWare386+DOS无盘站,就变成多用户系统(可参考当时订单处理系统,出入库系统等,证券网点大厅也有应用),那时有两个痛点:1,某个用户电脑
转载 2024-10-16 06:29:25
56阅读
DB2数据库中,编目(catalog)这个单词很难理解,我自己当初在学习DB2的时候也常常被这个编目搞的很不明白,直到现在我个人也感觉到DB2中编目(catalog)这个术语用的不是很好,具体来说编目有编目节点,编目数据库等如果要理解编目我先简单讲一下DB2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在DB2数据库中最大的概念是系统(节点)也就是主机,下面是实例,实例下面是数据库
转载 2024-05-08 11:46:55
123阅读
数据库日志记录是高可用的数据库解决方案设计的重要部分,因为从故障中恢复过来,以及同步主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都需要用到数据库日志。 所有数据库都有相关的日志。这些日志保存了有关数据库更改的记录。如果需要将数据库复原至上一完整、脱机备份之前的一个点,那么需要日志才能将数据前滚至故障点。
原创 2011-03-15 13:27:18
4791阅读
1、db2 list database directory 查看系统数据库目录,看不到要找的数据库,表示该数据库不在系统数据库目录中2db2 list database directory on c:(在系统数据库目录找不到的情况下执行该指令,这里是盘符d),然后发现有sample和source的别名。说明在本地数据库目录中。3、db2 catalog database 数据库名 o..
原创 2023-10-10 16:52:51
12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