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ssh https://www.cnblogs.com/yolanda-lee/p/4975453.html ...
转载 2021-09-24 23:16:00
67阅读
2评论
VXLAN网络打通是指通过使用VXLAN技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与通信。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网络性能和可扩展性的需求越来越高,VXLAN网络打通成为了一个解决网络隔离和跨网络通信的重要技术。 华为作为国内领先的网络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将VXLAN技术融入到自身的网络产品中,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网络解决方案。通过VXLAN技术,用户可以在不改变物理网络的情况下,实现虚
原创 2024-02-27 12:20:13
106阅读
# UVM Python 打通指南 随着现代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与 Python 的结合使得设计和验证更加高效。然而,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如何实现“UVM Python 打通”可能会感到有些迷茫。本文将为你详细讲解实现过程的每个步骤,包括必要的代码示例和注释,帮助你顺利完成这一任务。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
原创 2024-09-18 07:09:18
59阅读
一、编译Atlas1、源码包下载地址 https://archive.apache.org/dist/atlas/2、将下载好的2.1.0源码包apache-atlas-2.1.0-sources.tar.gz上传至/opt/soft并解压 tar -zxvf apache-atlas-2.1.0-sources.tar.gz3、进入解压目录,修改pom文件中的组件版本号以及Mavne版
### 一、整体流程概述 在Kubernetes中打通网络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涉及到了容器的网络互通、服务的访问和通信等方面。本文将教会你如何使用Kubernetes打通网络,并通过以下流程详细介绍每一步的操作和所需的代码。 #### 整体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创建Kubernetes集群 | 使用Kubernetes相关工具或云服务,如Min
原创 2024-01-25 20:18:05
79阅读
Linux 下实践 VxLAN:虚拟机和 Docker 场景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 Linux云计算网络(id: cloud_dev),专注于干货分享,号内有 10T 书籍和视频资源,后台回复 「1024」 即可领取,欢迎大家关注,二维码文末可以扫。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探讨了 VxLAN 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本文就基于 Linux 对 VxL
转载 2024-07-15 22:35:16
62阅读
用命令ssh-keygen -t rsa在serverA中生成密钥对,-t rsa表示采用RSA算法来生成密钥对.生成的密钥对默认存放在~/.ssh/目录中,id_rsa.pub中存放公钥,id_rsa存放私钥.(注:在生成密钥对的时候系统会提示输入密钥对的密码,这里请直接回车,不要输入密码,否则后面打通通道之后仍然需要密码,只不过是用这里设置的密码而已)将id_rsa.pub中的公钥拷贝出来,追
推荐 原创 2009-05-08 20:02:26
10000+阅读
3评论
Wi-Fi网络经常遭到吐槽:数据传输速率过低、客厅中没有信号、楼上电视播放视频卡顿。 Wi-Fi低信号不稳定怎么办? 幸运的是,有许多简单方法可以提高Wi-Fi网速。首先,如果能使用以太网连接设备,尽量使用网线,尤其是在传输高清视频方面,例如Apple TV、Roku或高清电视机。以太网速度快,不会掉线,只要网线没有损坏,以太网连接就不会出问题。另外,流量也不会通过Wi-Fi网络传输。其次,通常情
为了降低单台服务器压力,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首先想到的是负载,多台服务器共享部署同一个系统,利用F5(硬件)或nginx等(软件)来实现请求分发。这样可以达到负载提高系统承载能力的目的,但是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服务器之间session无法共享。比如说:用户发起登录请求,nginx分发到了A服务器,用户登录成功,A服务器用户分配了一个sessionId。然后用户发起了访问个人信息请求,这个时候ngin
转载 11月前
57阅读
#ssh-keygen -b 2048 -t rsa #for i in $(cat 1.txt) ;do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i;done1.txt的内容192.16.1.211 192.16.1.212 192.16.1.213 192.16.1.214 192.16.1.216 192.16.1.240 192.16.1.
ssh
原创 2013-08-28 11:02:19
588阅读
概述多云管理集群分为两类,主集群和子集群。各个集群需要打通实现一个集群的pod能够访问到另一个集群的pod。这样才能实现应用的跨云部署。主机群一般会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子集群的pod一般会去使用,这样就需要实现主子集群的网络互通。实现方式就是端口固定,通过LB暴露,然后绑定域名,通过将主集群上的域名加端口暴露服务出来,子集群上的pod能够访问这个服务。另外,子集群的监控也需要被主集群的服务访问。这种
原创 2023-12-01 16:19:39
129阅读
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技术的涌现给软件开发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变革。然而,为了满足快速交付和高质量的需求,软件开发团队需要采用一些高效的工具来提高生产力和协作效率。而DevOps工具链的打通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DevOps是开发和运维的结合,致力于消除开发与运维之间的隔阂,使得软件开发团队更加高效的交付软件。而打通DevOps工具链就是将开发、运维和测试等不同环节的工具有机结合起来
原创 2024-02-22 11:23:47
132阅读
实现Docker之间的SSH连接 在Docker中,要实现容器之间的SSH连接,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完成: 1. 创建一个新的网络(network)来让容器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创建一个网络,命名为my_network: ```shell docker network create my_network ``` 创建网络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网络是否创建成功: ```
原创 2024-01-21 04:13:22
257阅读
我们在构建基于容器的私有云以及相应的持续发布时,遇到并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郑昀编著,文字资料来自于张帆、白俊华、刘飞宇以及网络资料 创建于2015/10/21 最后更新于2015/10/29 关键词:Docker,容器,持续集成,持续发布,CI,私有云本文档适用人员:广义上的技术人员提纲:集装箱还是卷挂载?Host Networking 还是 Bridg
转载 9月前
25阅读
support tools中专有AD工具在support tools中,有很多的工具,也有专用于检查和排除AD故障的工具,1:命令行,2:MMC,3:GUI工具;>;       acldiag.exe (ACL诊断,1,确定用户对AD资源是什么权限;也可重置ACL为默认状态)       a
转载 11月前
82阅读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QZ3lh9C-1666269158597)(http://techgogogo.com/wp-content/uploads/2015/12/devops.jpg)]###历史回顾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DevOps,我们很有必要对当时还只有程序员(此前还没有派生出开发者,前台工程师,后台工程师之类)这个称号存在的历
转载 2024-08-22 10:43:20
67阅读
前言协助公司招聘网络工程师几个年头了,面试过不少网络工程师,也不缺CCIE或HCIE,甚至还有CISCO与华为的双IE,有的IE还不错,当然也有一些IE完全是Paper IE,问一些基本的二三层网络技术问题,回答得也不是让人很信服。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详解一下计算机终端如何运用TCP/IP的二三层协议来转发数据。同一网段的计算机终端互访不需要经过三层路由直接二层转发,不同网段的计算机互访需要
我们都喜欢工具,这个是正确的。工具能让我们编程,构建,测试,打包,版本发布,配置,监控我们的系统和服务。随着DevOps兴起,免费,开源,和商业的工具呈现大爆炸式的出现。这些新工具中的许多功能,特别是在服务周期方面的功能,带来了惊人的效果和效率。我们经常参考DevOps工具链,没有任何一种工具可以满足你的所有要求。您想要的是一系列工具,可以组成工具链来满足您的需求。但是,你想要这些工具集成在一起使
原文地址:://github./wireghoul/dotdotpwn/blob/master/EXAMPLES.txt [b]= Module[/b] ./dotdotpwn.pl -m -h 192.168.1.1 -x 8080 -f /etc/hosts -k "localhost" -d 8 -t 200
转载 2024-07-22 16:45:36
35阅读
NAT、V*N、隧道技术一、NAT介绍私有IP地址NAT技术NAT存在的问题与NAPT的提出二、V*N介绍V*N使用技术隧道技术NAT和V*N的区分 一、NAT介绍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网络地址转换私有IP地址IPv4的地址危机,地址有限,所以划了一些私有地址/专用地址供机构内网使用,这些地址只能和机构内部主机通信,不能和公网上的其他主机通信。NAT技术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