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演变:1. 单体应用All in one ,一个系统包含所有的功能。项目比较大。eg:一个商城系统,系统中包含了很多功能,订单功能,用户功能,物流功能,购物车功能。刚开始,打成一个war包,部署服务。网站访问量小,流量少,完全可以支撑。随着流量越来越多,已经不足以支撑流量,我们需要进行优化和扩展单体应用。怎么扩展呢。分为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水平扩展:就是多搞几台机器,多部署几台机器,起到分流的
转载
2024-09-23 06:16:03
44阅读
聊聊服务架构从单体架构如何逐渐演变为现在流行的微服务架构,这些架构之间的差别。本文只有一个目的:了解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一、单体架构单体架构:将业务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中开发,打包成一个包部署。 单体架构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架构简单、部署成本低 缺点:耦合度高(维护困难、升级困难) 二、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架构:根据业务功能对系统做拆分,每一个业务功能模块单独作为独立项目开发,成为一个
转载
2023-11-25 07:21:03
118阅读
在我的IT生涯中,“单体项目技术架构”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用户数量的增加,我们面临着种种挑战,从代码的复杂性到技术债务的累积。这篇文章记录了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的思路、设计和实施策略,包括业务场景的分析,以及我们如何将一个单体项目演进为可扩展的架构。
## 背景定位
### 业务场景分析
我们所在的公司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的业务增长,用户量翻了几番。在此
文章目录微服务对应的是单体服务单体式应用程序单体应用程序的优点单体应用程序的缺点微服务举例微服务与SOA微服务架构微服务优点微服务缺点微服务框架DubboTarsMotangRPCthrift微服务框架和RPC什么是RPC两者关系下一代微服务架构特点Why Service Mesh 微服务对应的是单体服务微服务架构区别于传统的单体软件架构,是一种为了适应当前互联网后台服务的「三高需求:高并发、高
SpringCloud1.认识微服务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架构也从单体架构逐渐演变为现在流行的微服务架构。这些架构之间有怎样的差别呢?1.0.目标了解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1.1.单体架构单体架构:将业务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中开发,打成一个包部署。单体架构的优缺点如下:优点:架构简单部署成本低缺点:耦合度高(维护困难、升级困难)1.2.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架构:根据业务功能
转载
2024-04-30 20:59:51
135阅读
@TOC(目录)微服务技术栈从单体架构过度到微服务架构,需要一系列中间技术支撑,其中重要的部分包括:注册中心:Eureka、Zookeeper、Nacos服务网关:Zuul、Gateway微服务远程调用:RestTemplate、Feign容器化技术Docker消息队列MQ(多种实现方式)负载均衡Ribbon、Nginx分布式搜索技术:ElasticSearch!image202211070957
推荐
原创
2022-11-07 10:11:51
1537阅读
点赞
在GIS管理和应用中,若实景三维模型不能进行对象的单独选中和查询,就只能和影像一样作为底图浏览,无法进一步深入应用,由此引出了倾斜摄影的单体化技术。 为什么需要单体化? 无人机倾斜摄影具有采集成本低、机动灵活、速度快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倾斜摄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一项便是如何实现单体化。“单体化”其实指的就是每一个我们想要单独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个单
转载
2024-06-27 18:04:33
78阅读
微服务项目搭建先了解一下单体、集群、分布式和微服务概念单体、集群、分布式和微服务概念1.单体:就是把项目都部署到同一机器上优点:项目架构简单,小型项目的话, 开发成本低项目部署在一个节点上, 维护方便缺点:全部功能集成在一个工程中,对于大型项目来讲不易开发和维护项目模块之间紧密耦合,单点容错率低无法针对不同模块进行针对性优化和水平扩展2.集群:把同样的服务部署到多台机器形成多节点的集群,多节点提供
转载
2023-11-09 08:34:44
464阅读
# 单体应用架构技术特点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中,架构设计是决定软件系统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单体应用架构是一种最基础的架构模式,在小型项目中尤为常见。本文将详细探讨单体应用架构的技术特点,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理解。
## 什么是单体应用架构
单体应用架构是指将所有功能模块封装在一个单一的代码库中,构建成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与微服务架构不同,单体应用通常都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中
什么是单体模式一讲到概念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WTF 其实单体模式是最常用,也是最有用的一种模式。而我们也会在项目中不知不觉的写一些单体模式,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设计模式。看一个简单的例子:var zoom = {
bird: 10,
monkey: 10,
play: function() {},
eat: functio
1.学习/操作打卡021. 构建分布式系统的目的是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转换成技术方面,也就是完成下面两件事。-- 大流量处理。通过集群技术把大规模并发请求的负载分散到不同的机器上。-- 关键业务保护。提高后台服务的可用性,把故障隔离起来阻止多米诺骨牌效应(雪崩效应)。如果流量过大,需要对业务降级,以保护关键业务流转。 说白了就是干两件事。一是提高整体架构
目录设计原因架构流程图架构分析设计模式ApiFactoryAbstractApiTemplate二、问题记录缓存线程池RedisthreadlocalrabbitMQdocker三、总结 设计原因前几个月,公司有一个新项目的对外api接口需求,我在里面扮演api的架构设计。起初,拿到需求并不急于编写代码,而是从软件工程的设计角度出发,满足可扩展和开闭原则,设计了这个api的接口。架构流程图架构分
转载
2024-06-13 15:12:21
64阅读
# 实现SpringBoot单体技术架构图
## 引言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一个SpringBoot单体技术架构图。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组织你的项目结构。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整个过程,并提供每一步所需的代码示例。
## 流程图
下面是实现SpringBoot单体技术架构图的流程图:
```mermaid
erDiagram
技术架构图 --> 创建S
原创
2024-06-05 05:01:35
84阅读
单体是一个用来划分命名空间,并将一批相关方法和属性组织在一起的对象,如果它可以被实例化,那么它只能被实例化一次。单体模式,就是将代码组织为一个逻辑单元,这个逻辑单元中的代码可以通过单一的变量进行访问。单体基本结构是这样:var Singleton = {
attribute1:true,
attribute2:10,
method1:function(){},
me
java高级-深度-设计篇断章 java包含定制与非定制化且可同步分布式的单体boot架构设计思路 文章目录java高级-深度-设计篇前言一、什么是架构?二、java包含定制与非定制化且可同步分布式的单体boot架构设计思路1.说明1.1 背景1.2 目的1.3 扩展2.架构设计排版图3.架构补充说明总结 前言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处理的编程语言,虽然Java编译后的文件运行速度性能不及C语言编译
转载
2024-10-15 22:41:10
33阅读
# 如何实现 JEECGBoot 单体技术架构图
在软件开发领域,构建一个清晰的技术架构图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将向你介绍如何实现 JEECGBoot (一个快速开发平台)单体技术架构图。整个过程将分为几个步骤,您将了解每一步背后的逻辑和实现代码。我们还会通过表格展示具体步骤,并在最后用饼状图概述架构的组成部分。
## 流程步骤
以下是实现 JEECGBoot 单体技术架构图的步骤表: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技术栈与技术架构”是每个开发团队不可回避的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技术栈,不仅关乎项目的成功与否,还深刻影响团队的效率与可维护性。本篇博文将详细探讨技术栈与技术架构的相关问题,并提供从背景描述到案例分析的完整过程。
### 背景描述
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开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云计算的兴起,传统的软件架构理念也经历了多次演变。如下是我整理的技术栈与技术架构演变的时间线:
```me
JavaSE:这个是Java的核心技术,必须熟练掌握才行。(绝对的重点)
初学的话可能有点难,但是这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据结构简单的算法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容器/集合AarryListHashMapAWT/SWING 做界面IO流多线程网络编程(服务器的由来)JDBC(与数据库进行交互)附加:正则表达式/注解/反射/XML/设计模式(23)前端:核心掌握js(
转载
2023-07-19 16:42:59
137阅读
# 从零开始构建 Node.js 全栈技术栈架构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Node.js 作为一种高效的 JavaScript 运行时环境,已经广泛应用于全栈开发。本文将指导你如何一步步实现一个 Node.js 全栈技术栈架构,适合刚入行的小白们。
## 流程概述
以下是构建 Node.js 全栈应用的步骤概览:
| 步骤编号 | 步骤名称 | 描述
一、设计模式的分类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其实还有两类:并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