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单片机移植TencentOS-Tiny 文章目录华大单片机移植TencentOS-Tiny一、参考链接:二、资料准备三、开始移植四、移植完成-测试五、总结 一、参考链接:1.Tiny的有关概述我就不说了。直接上官网看就可以了。2.(1)TencentOs官网(2)其他参考链接:杰杰博主(3)API说明和demo二、资料准备1.要先移植TencentOS,肯定必须要有Tiny的源码,下载源码有两
文章目录0 前言课题简介设计框架3 硬件设计4 软件设计* 对被测物体的识别判断被测物体所在区域5 最后0 前言? 这两年开始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毕设题目缺少创新和亮点,往往达不到毕业答辩的要求,这两年不断有学弟学妹告诉学长自己做的项目系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为了大家能够顺利以及最少的精力通过毕设,学长分享优质毕业设计项目,今天要分享的是? 基于stm32与openmv的目
转载 2024-03-27 11:17:36
468阅读
51单片机复位原理【个人解读】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图复位原理单片机里面,复位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上电的时候;第二种是已经上电了,按下S1可以复位。 复位的原理是,RST保持一定时间的高电平,就可以将单片机复位,这个时间比如是2微秒(实际上是根据晶振和电容电阻的参数综合计算得出的)总结一下,即有两种情况会发生复位单片机上电瞬间上电后按下 RST下面分别对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做解释1. 单片机上电瞬间那么针
1、microPython简介Damien George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他每天都要使用Python语言工作,同时也在做一些机器人项目。有一天,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否用Python语言来控制单片机,进行实现对机器人的操控呢?要知道,Python是一款比较容易上手的脚本语言,而且有强大的社区支持,一些非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人都选它作为入门语言。遗憾的是,它不能实现一些非常底层的操控,所以在硬件领域
前边似乎我们许多次提到了上拉电阻,下拉电阻,详细究竟什么样的电阻算是上下拉电阻,上下拉电阻都有何感化呢?上拉电阻就是将不肯定的旌旗灯号经过一个电阻拉到高电平,同时此电阻也起到一个限流感化,下拉就是下拉到低电平。比方我们的 IO 设置为开漏输入高电平或许是高阻态时,默许的电平就是不肯定的,内部经一个电阻接到 VCC,也就是上拉电阻,那么响应的引脚就是高电平;经一个电阻到 GND,也就是下拉电阻,那么
原创 2016-08-29 14:16:25
2216阅读
上面是我创建的群聊,欢迎新朋友的加入。最近使用到json数据解析,百度一圈发现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库。git链接:https://github.com/DaveGamble/cJSON现在身边没有板子,直接在Ubuntu上使用了,用法都是一样的。1.获取源码git链接:https://github.com/DaveGamble/cJSON当前版本是1.7.12。参与的人...
原创 2021-07-16 15:12:49
1872阅读
# 在单片机上运行JavaScript的详细教程 ## 引言 在当今时代,JavaScript不仅仅是浏览器中的语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已经能够在单片机等嵌入式设备上运行。这为开发者在物联网(IoT)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将带领你通过一系列步骤来实现“单片机上运行的JavaScript”。 ## 流程概述 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将JavaScript运行在单片机上
原创 10月前
194阅读
# 单片机与上位机Java通讯实现指南 在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如Arduino、STM32等)常用于控制硬件,而上位机(PC)则负责数据处理和用户交互。实现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控制与监控硬件设备。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实现“单片机上位机Java”通讯。 ## 流程概览 以下是实现单片机与上位机Java程序的具体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原创 2024-09-27 03:42:01
96阅读
1 引言     CRC(循环冗余码)检验技术广泛应用于测控及通信领域。在很多情况下,CRC计算是靠专用的硬件来实现的,但是对于小型低成本的单片机系统来说,若要在没有这些硬件的支持下实现CRC检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软件高效快速地完成CRC计算的问题,也就是CRC算法的问题。     这里将提供两种算法,它
转载 2024-09-06 06:15:17
67阅读
本程序所用的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VE,晶振:8MHz文件存储器:容量为16MB的W25Q128开发工具:Keil MDK 5程序实现了用C语言<stdio.h>里面的fopen,fread,fwrite,fclose等标准库函数打开W25Q128中的文件。当然还是用到了FatFS库,通过重写Keil的_sys_open、_sys_close、_sys_write、_sys_
一直不清楚单片机中程序的执行过程,就是知道一个程序总是从一个main函数开始执行,然后把程序段存放在ROM里面,动态数据存放在RAM里面,而单片机的RAM资源又是及其的稀少,所以要省着用,但是到底怎么个省着用法,我也是云里雾里,这可能就要涉及到具体代码的优化,而且建立在对单片机系统和C的深入理解基础上。这些将在日后逐渐学习。在这篇文章里面提到,我们用单片机编程然后在硬件上跑程序都是裸机编程,这和我
首先,我使用STM 32单片机有2 年左右的时间了,但是openmv却不足一个月的时间,由于近几天问我关于两者之间如何进行通讯问题的人比较多,所以特地写这样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如果有什么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指正。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得必须明白一件事,我们要干什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任务。openmv与单片机通讯,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只发送一两个字符或数字,一般都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传输,将识别到的图像,
文章目录前言一、无条件转移指令LJMP addr16AJMP addr11SJMP relJMP @A + DPTR关于SJMP、AJMP、LJMP的选择二、条件转移指令JZ relJNZ relCJNE XXX, XXX, relDJNZ XXX, rel三、调用和返回指令ACALL addr11LCALL addr16RETRETI四、位条件转移类指令JC relJNC relJB bit,
定时器产生音乐的基础:声音的频谱范围约在几十到几千赫兹,利用单片机定时器的定时中断功能,可以从一个I/O口线上形成一定频率的脉冲,经过滤波和功率放大,接上喇叭就能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若再利用延时程序控制输出脉冲的频率来改变音调,即可实现音乐发生器功能。要让单片机产生音频脉冲,只要计算出某一音频的周期,在将此周期除以2得到半周期,利用定时器对此半周期进行定时,每当定时时间到,将某个I/O口线上的电平
为了加深初学者对51单片机指令的理解,现在把指令执行的过程在此详细说明,希望对你有启发! 单片机执行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执行我们所编制程序的过程。即逐条指令的过程。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取指令的任务是:根据程序计数器PC中的值从程序存储器读出现行指令,送到指令寄存器。 分析指令阶段
# 在单片机上运行Java程序 在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器,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然而,单片机资源有限,无法直接运行Java虚拟机(JVM)。但是可以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将Java程序转换为适用于单片机的机器码,从而在单片机上运行Java程序。 ## 实际问题 假设我们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连接到一个单片机,并且我们希望编写一个Java程序,以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在LCD显示屏上显示当前
原创 2024-07-13 07:11:32
129阅读
 单片机C语言code是什么作用?  code的作用是告诉单片机,我定义的数据要存储在ROM(程序存储区)里面,写入后就不能再更改,其实是相当与汇编里面的寻址MOVC(好像是),因为C语言中没办法详细描述存入的是ROM还是RAM(存储器),所以在软件中添加了这一个语句起到代替汇编指令的作用,对应的还有data是存入RAM(存储器)的意思。  程序可以简单的分为code
每次写Python,是否都会走点弯路,出点错误?这是因为有一些Python的编程窍门你还没有掌握。今天这10个Python编程窍门,可以帮你减少犯错,提高效率。 1、正交性正交性是编程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设计优良的系统中,数据库代码与用户界面之间是正交的,替换数据库也不会影响用户界面,调整用户界面不会对数据库有影响。实践时要记住,A和B不应该互相影响,否则容易失去控制,系统将变得无法管理。
文章较长,大家可选择性阅读,嘎嘎细计算机结构CPU的运行原理CPU的控制单元在时序脉冲的作用下,将指令计数器里所指向的指令地址(这个地址是在内存里的)送到地址总线上去,然后CPU将这个地址里的指令读到指令寄存器进行译码。由运算器执行对应的机器指令,并将结果通过地址总线写回数据段CPU中间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中的控制核
# 如何在单片机上实现机器学习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希望将机器学习应用到单片机上。然而,由于资源限制,这一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本文将带领你从头到尾完成在单片机上实现机器学习的项目。 ## 整体流程 为了简化理解,下面是整个任务的主要步骤: | 步骤编号 | 步骤描述 | |----------|------------| | 1 | 确定项目目标 | | 2
原创 10月前
27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