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在STM32上移植Linux?超详细的实操经验分享刚从硬件跳槽为嵌软时,没有任何一丝的准备。一入职,领导就交代了一项特难的任务——在stm32上移植linux!瞬间我就懵了,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先搜集资料,我之前跑的是ok6410的板子上运行的linux,现在是在stm32上移植,以前stm32倒是玩过,研究生期间就捣鼓过它,但现在还没从抓烙铁的硬件当中缓过神来,就转到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前言硬件:单片机:stm32f072CB,sram大小16k。(其他单片机只要sram>8k即可通用)SPIFlash:W25Q128FV,16Mbyte,单次擦除最小4k。程序使用Keil编译器,C99标准。程序已经全部完成并测试通过,目前没出现明显问题。程序使用的FatFs库版本:R0.13b。下文所有内容仅保证在此版本可行。添加文件获取FatFs库(官网)将source文件夹全部复制到
转载
2024-05-10 18:59:12
427阅读
STM32F407 Bootloader Ymodem 协议实现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不开盖就可以对固件进行升级吧,就像手机那些。下文中的bootload就来实现这样的功能。 根据Ymodem协议,实现了一个STM32F407的Bootloader,该Bootloader能使用SecureCRT8中的Send Ymodem协议进行固
转载
2024-03-01 10:52:37
653阅读
1.引言本文章基于stm32官方例程实现,详细代码可下载例程。在RT-thread系统上实现1588协议,网络驱动上需要做较多的修改。 2.代码修改
2.1驱动分析
当Accumulator register,溢出之后,会增加subsecond register一个步长,这个步长为constant value;每个时钟周期 Accumulator regis
文章首发于://forum.butian.net/share/169目录起因挖掘sboot_stm32tinyusbdfu_moded_control_xfer_cb 越界访问netd_xfer_cb 整数溢出导致堆溢出lufa数据入口RNDISEthernet 控制请求处理溢出CCID_Task 栈溢出IP_ProcessIPPacket 越界访问TeenyUSB数
先在本地创建文件夹以保存keil的工程同时在该目录下创建一下文件1.User(存放stm头文件配置文件终端文件,已经自己写的函数) 进入官方库\stsw-stm32054\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Template,复制以下四个文件到User下。 main 主函数 stm32f10x_conf.h 包含外设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不开盖就可以对固件进行升级吧,就像手机那些。下文中的bootload就来实现这样的功能。 前段时间有项目关于Bootload设计。所以就仔细的去了研究了一翻。以前都是用的stm32官方的,没有去深入了解。这次做完了过后,发现官方的版本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YModem传送过程中,完全
转载
2019-02-11 16:55:00
1642阅读
2评论
目前我总结了两种串口通信时用到的串口协议程序。均学习的原子哥的。一、定义某个字符为一次接收数据完成,如/n/r。二、定义两个字符接收时间间隔,如10ms。超过即为第二次接收。一、程序示意:二、程序示意、#include \"delay.h\"
#include \"usart2.h\"
#include \"stdarg.h\"
#include \"stdio.h\"
0 keil5库函数配置1、建立工程文件夹,Keil中新建工程,选择型号
2、工程文件夹里建立Start、Library、User等文件夹,复制固件库里面的文件到工程文件夹。 Start文件夹中:复制 \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DeviceSupport\ST\STM32F10x\startup\arm下,8个启动文件之
转载
2024-07-11 05:32:40
231阅读
STM32中的RTC51单片机通常是外置的RTC芯片如DS1302,那么STM32的RTC是什么情况呢?STM32芯片自带RTC,因此不须像其他MCU需外接RTC模块。先读一读单片机的数据手册。实时时钟是一个独立的定时器。RTC模块拥有一组连续计数的计数器,在相应软件配置下,可提供时钟日历的功能。修改计数器的值可以重新设置系统当前的时间和日期。RTC模块和时钟配置系统(RCC_BDCR寄存器)处于
多年前在使用STM32中的硬件SPI通讯过程中,发现所给的例程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最近我的学生跟同事总跟我反映:“SPI通讯他们调试速度总是上不去,芯片支持到25MHz,我们只能做到1M左右。” 今天台式SPI的时候,我将这个问题放上来说一下。 在STM32的SPI通讯过程中,非DMA模式下,每发送一个数据后,我们的代码是这样写的:void SPI1_Send_Byte(unsigned char
升级方式启动方式在STM32F10xxx里有三种启动方式:BOOT0BOOT1启动模式说明0X用户闪存存储器用户闪存存储器,也就是flash启动10系统存储器系统存储器自动,用于串口下载11SRAM启动SRAM启动,用于再SRAM中调试代码系统存储器是厂家固化好的一片存储区,地址为0x1FFFF000,具有串口升级的功能,并把程序引导至用户闪存存储区。用户闪存存储区是保存用户代码及数据的存储区吗,
转载
2024-10-24 14:32:46
386阅读
源:stm32 Bootloader设计(YModem协议)相信很多人都希望,不开盖就可以对固件进行升级吧,就像手机那些。下文中的bootload就来实现这样的功能。 前段时间有项目关于Bootload设计。所以就仔细的去了研究了一翻。以前都是用的stm32官方的,没有去深入了解。这次做完了过后,发...
转载
2015-04-16 16:30:00
256阅读
2评论
目录一、RT-Thread概述1、国产RT-Thread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2、RTT Nano的功能框架二、准备工作1、CubeMX 安装Nano pack(1)获取软件包地址(2)打开 CubeMX(3)下载安装完成后如下,前面的勾选框变为绿色2、Keil MDK安装 RT-Thread(1)打开 MDK 软件,点击工具栏的 Pack Installer 图标(2)点击右侧的 Pack三、C
转载
2024-03-07 12:38:46
501阅读
按照之前设定的计划,利用业余时间做了这么一个项目。目标是基于RT 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将Micropython、OpenMV、USB摄像头+模拟摄像头+STM32本身自带的DVP摄像头,在OpenMV框架下,全部引入进来。这样的话,该软件平台同时具备了RTOS、Python脚本、USB OpenMV串口驱动、存储设备如SPI flash驱动,SD卡驱动、U盘驱动(和OpenMV串口组成一个U
转载
2024-05-01 15:13:35
125阅读
话不多说,进入主题。 在stm与openmv进行串口通讯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openmv发送信息给stm,而stm只能接收一个字节、也就是只能进入中断一次,stm接受不到结束字符,进入不了一段字符串的结尾判断。而stm、openmv和电脑进行单独通讯的时候都能正常通讯。#OpenMv的代码: 我使用的初始代码:while(True):
uart.write("green")
ti
转载
2024-05-31 18:18:13
232阅读
作者springyyy。 最近老板想用彩屏做一款新产品,于是T宝上买了一块屏让我学学捣鼓一下。网上看到人家移植emWin也想试一下,结果还不错,成功了。其实我还移植了UCGUI,嘿嘿。不过这里只说移植StemWin。 平台:T宝上买的5寸TFT
转载
2023-12-04 23:37:37
273阅读
移植micropython的最小工程到lpc5500微控制器 文章目录移植micropython的最小工程到lpc5500微控制器概述修改Makefile,替换芯片相关文件调整linker文件将常规SRAM分成两块增大栈的大小添加micropython需要引用的变量调整必要的代码整理main()函数对接硬件UART串口驱动初始化MCU硬件的board_init()函数使用Ozone配合JLink调
转载
2024-08-15 11:49:49
660阅读
主要内容:将正点原子的STM32资料中的例程进行组装移植 步骤1:使用MDK建立自己的工程,可以模仿正点原子的内容分类:或者和我一样直接拿出一个正点原子的相关例程进行修改,如图:步骤2:在MDK中操作,在FWlib里添加所需要的固件库,如我需要将rtc、bkp、pwr固件库添加进我的工程的固件库中: ①右击FWlib,选择“将已存在文件添加进FWlib”: ②找到所需要的固件库文件将其添加,如我的
转载
2024-04-20 21:56:42
610阅读
在MDK环境下,终于将3.90版本的UCGUI移植到STM32下了,在网上看到的都是例程代码,很少看到有关于在STM32下移植UCGUI的教程方法,为了方便大家,特写此移植方法,大家可以借鉴(有错误之处,望大家指点出来共同讨论!)移植步骤:第一步:首先,得把你的TFT底层驱动写好,既在裸机下,可以正常显示。第二步:加入UCGUI程序包。第三步:配置LCDConf.h GUIConf.h GUITo
转载
2024-04-25 13:48:24
1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