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TIM输出比较输出比较简介PWM简介输出比较通道(高级)输出比较通道(通用)输出比较模式控制器工作原理PWM基本结构参数计算三、PWM驱动LED呼吸灯电路设计关键代码关键函数与参数引脚重映射取消默认调试功能函数极性选择决定占空比,周期的三个函数四、PWM驱动舵机硬件介绍电路设计关键代码五、PWM驱动直流电机硬件介绍电路设计关键代码六、定时器库函数(tim.h) 一、TIM输出比较输出
STM32有四个通用定时器,现在介绍TIM4输出4路PWM的方法 TIM4可以选择不用重映射或者重映射 一、没有重映射 下面展示主要的time.c、main.c函数的代码#include "timer.h" void TIM4_PWM_Init(u16 arr,u16 psc)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NVIC_InitTypeDef
  Ⅰ、概述上一篇文章关于STM32基本的计数原理明白之后,该文章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讲述关于STM32比较输出的功能,以输出PWM波形为实例来讲述。提供实例工程中比较实用的函数:只需要调用该函数,参数为频率和占空比void TIM2_CH2_PWM(uint32_t Freq, uint16_t Dutycycle); 先看一下实例中1KHz、20%占空比波形图
STM32 定时器除了基本计数定时功能外,还对外扩展了输入、输出通道,从而可以实现输入捕获、比较输出功能。比较输出[Compare Output]功能:定时器通过对预设的比较值与定时器的值做匹配比较之后,并依据相应的输出模式从而实现各类输出。如PWM输出、电平翻转、单脉冲模式、强制输出等。一般来说,STM32的通用定时器和高级定时器都具有比较输出功能,不同的定时器可能通道数量上有差异。或者,我们可
目录 前言准备nucleo-g070RB开发板的简单介绍cube配置IAR工程配置执行程序整个移植工作总结前言   RT-thread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嵌入式开发者的视野中,他们的大力推广以及技术支持受到了很多人的广泛支持与关注。本人在去年(还是一个职业小白)也参加了rt的教学实验,体验过env工具的方便以及如何结合stm32cubemx实现快速建立rt工程。不过,rt
上午花了半天时间熟悉了stm32的PWM模块。中午利用午饭时间把PWM功能调试成功。当然,很简单的东西,也许很多前辈估计都不屑一顾的东西。今天最大的感叹就是网络资源实在是个巨大的宝库,真的很庆幸,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在一个到处充斥着私心、私利的时代,各个网站,各个论坛上的众多网友都时刻保持着开源的氛围。学习一定要和他人交流,而网络提供了这么一个极好的平台。废话少说,言归正传。实现功能:采用定时
转载 6月前
144阅读
一、新建工程1. 打开 STM32CubeMX 软件,点击“新建工程”2. 选择 MCU 和封装3. 配置时钟 RCC 设置,选择 HSE(外部高速时钟) 为 Crystal/Ceramic Resonator(晶振/陶瓷谐振器) 选择 Clock Configuration,配置系统时钟 SYSCLK 为 72MHz 修改 HCLK 的值为 72 后,输入回车,软件会自动修改所有配置4. 配置调
使用STM32CubeMX生成项目首先我们点击CubeMX,进入芯片选择页面,这里根据自己的开发板的芯片型号,自行选择。这里选择自己的芯片双击即可这里我们首先配置系统时钟RCC,时钟是单片机运行的基础,时钟信号推动单片机内各个部分执行相应的指令。时钟系统就是CPU的脉搏,决定cpu速率,像人的心跳一样 只有有了心跳,人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单片机有了时钟,才能够运行执行指令,才能够做其他的处理 (点
使用不同版本的标准库导致了不同的现象,内部晶振最大64M所以分频是64'000'000/64 = 1'000'000;周期定为1000;则可以生成1kz的pwm,占空比0‰到1000‰void TIM1_PWM(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转载 2天前
393阅读
相比于一通道,原子的例程里因为清了计数时间,所以要对程序进行修改。记录上升沿后的计数,然后记录下降沿的计数。相减后计算高电平时间,对于定时器中断间隔的边界要分开处理。这里因为我的接收机时间是1ms~2ms,而中断时间设置为20ms。所以根本不需要考虑时间延迟超过计时器时间。 下面是我的代码//arr:自动重装值 psc:时钟预分频数 //定时器溢出时间计算:Tout=((arr+1)*(
转载 5月前
35阅读
目录1. Cortex-M 中断1.1 中断简介1.2 中断管理简介1.3 优先级分组定义1.4 优先级设置1.5 用于中断屏蔽的特殊寄存器1.5.1 PRIMASK 和 FAULTMASK 寄存器1.5.2 BASEPRI 寄存器2. FreeRTOS 中断配置宏2.1 configPRIO_BITS2.2 configLIBRARY_LOWEST_INTERRUPT_PRIORITY2.3 c
一、STM32如何实现一个PWM波形内具有2个周期答:在不需要波形输出时关闭GPIOF使能;或者开个定时器定时触发pwm使能实现波形设计为代码实现:1、PWM.c和PWM.h#include "pwm.h" #include "led.h" #include "usart.h" //TIM14 PWM部分初始化 //PWM输出初始化 //arr:自动重装值 //psc:时钟预分频数 void
转载 7月前
172阅读
前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PWM 的概念,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即为脉冲宽度调制。放到我们这里,简单点说,就是利用单片机产生指定占空比和指定频率的方波。例如,单片机输出了一个高电平 0.5s,低电平 0.5s 的方波。那么,这个方波的占空比为 0.5/(0.5+0.5)=50%,高低电平各占一半,频率为周期(0.5s+0.5s)的倒数,即为 1Hz。如果高电平为 0.
转载 8月前
248阅读
明确几个点:STM32的四个通用定时器:TIM2、TIM3、TIM4、TIM5。定时器输出PWM波的几种方式:PWM输出模式输出比较模式。每个通用定时器有4路捕获/比较通道,可产生四路PWM波。利用TIM2的通道1和通道2产生PWM波的代码(PWM模式产生PWM波):void PWM2_Init(u8 duty1, u8 duty2)//利用TIM2的通道1(左电机)和通道2(右电机)产生PWM
转载 10月前
286阅读
前言:本系列教程将外设原理,HAL库与STM32CubeMX结合在一起讲解,使您可以更快速的学会各个模块的使用 所用工具:1、芯片: STM32F407ZET6/STM32F103ZET62、STM32CubeMx软件3、IDE: MDK-Keil软件4、STM32F1xx/STM32F4xxHAL库 5知识概括:通过本篇博客您将学到:SMT32定时器输入捕获&nbs
我使用的库函数下面我们介绍输入捕获的配置步骤:1)开启TIM5时钟,配置PA0为下拉输入。要使用TIM5,我们必须先开启TIM5的时钟(通过APB1ENR设置)。这里我们还要配置PA0为下拉输入,因为我们要捕获TIM5_CH1上面的高电平脉宽,而TIM5_CH1是连接在PA0上面的。2)设置TIM5的ARR和PSC。在开启了TIM5的时钟之后,我们要设置ARR和PSC两个寄存器的值来设置输入捕获的
概述:stm32的每个引脚都有其自带的特殊功能,有定时器输出功能的引脚可以输出pwm。如果没有的也可以io口模拟输出,如果非要较真的话,理论上可以算是每个引脚都能输出PWM,但一般我们都使用带定时器输出功能的io。此文章来详述使用stm32F051R8T6型号单片机,带有定时器输出功能的引脚来输出pwm波形,同理其他型号的单片机也可实现。并同时来控制直流电机转速,本文以adda公司生产的AD021
定时器应用之PWM输出 1.1 TIM1_CH1N 与 TIM1_CH1 的区别 在刚准备使用定时器的时候,我看了下原理图,发现对于定时器1,它的每一个输出通道都是成对的,即TIM1_CH1N与TIM1_CH1两个一组,通过网络查询后,明白了芯片这样设计的原因。 TIM1是一个完整的电机控制用定时器外设,TIM1_CH1和TIM1_CH1N,用于驱动上
转载 8月前
1380阅读
今天内容为使用STM32CubeMX配置STM32单片机的外部中断首先:STM32含有一共20条中断/事件线,前面0-15条是供给IO用的,后面四条是有特殊用处的:16:PVD输出 17RTC:闹钟事件 18:USB唤醒事件 19:以太网唤醒事件,而对应IO的16条线就对应的IO的相应编号,比如PA0,PB0,PC0…这些都是零号中断线上的。第二:中断发生的原理顺序,这点很重要,比如设置PA0(中
转载 2024-09-10 22:03:06
115阅读
前言在前面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如何使用CubeMX来建立一个简单的TCPEchoserver工程。但是在新建CubeMX项目时,是通过直接选择ST的开发板的方式实现的。对于大多数实际的开发场景,可能并不是在ST的开发板上进行的,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以太网工程。 今年ST推出的Nucleo-144板子上集成了以太网接口,所以在本文中,将以STM32F746-Nucelo板为例
转载 2024-06-21 12:55:42
25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