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IP头部校验和的方法及实现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IP头部校验和是一种用于检测IP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损坏的一种校验方法。校验和是通过将IP头部中的各个字段相加并取反得到的,接收方在接收到IP数据包后也会重新计算校验和,然后将计算出的校验和与数据包中的校验和进行比较,以判断数据包是否经过了修改或损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来计算IP头部的校验和,并提供一个简单的代码
原创
2024-06-23 04:44:46
50阅读
DPDK从网卡直接取数据到用户空间,需要有数据转发的规则才能通信。也就是说需要用户实现相关通信网络协议实现相关数据包的转发(有些协议栈不转发ICMP报文那就Ping不通),例如腾讯的fstack,爱奇艺的DPVS等。这里仅以简单的2层和3层通信实例。l2fwd Sample运行./build/l2fwd -l 0-3 -n 4 -- -q 8 -p 0x03
或者
./build/l2
转载
2024-09-11 21:01:46
222阅读
greenplum中实现teradata同样的sql时常常会遇到csum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供一个解法
原创
2013-07-29 10:21:45
3884阅读
SGISTL源码阅读五 迭代器上(迭代器的五种相应型别associated types)前言之前在对STL的简介中说到过,迭代器的作用是将数据结构(容器)和算法粘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将它理解成smart pointer,它是一种行为类似指针的对象。什么是相应型别?最初看到这个翻译觉得这个概念特别高大上,但是我们不要把它想得太复杂。 相应型别其实就是其字面意思,它可以指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但是它又不
ext4write Unsupported feature metadata_csum found, not writing 解决方法
原创
2023-03-06 15:54:53
767阅读
c#题目如下:要求输出:1,2,3,5,8,13,21,34,55,89写法一:public class My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int[] cSum = new int[10]; string sSum=""; for (int i = 0; i < cSum.Length; i++) { if(i==0) { cSum[i...
原创
2021-09-02 17:08:26
150阅读
需求:为实现cumsum累计求和的功能。一张视图。SELECT 日期, 净利润 FROM daily_pnl_view; 现在希望得到,每天累计的利润是多少。SET @csum := 0;
SELECT 日期, 净利润, (@csum := @csum + 净利润) AS 累计利润
FROM daily_pnl_view;
转载
2023-06-14 06:40:16
145阅读
TDengine 时序数据库特有函数 csum dreivative diff irate mavg twa
原创
2023-09-07 15:32:18
748阅读
最近研究宋体生成,稍微总结一下,以后继续补充:selecta,b,sum(c)csumfromcollwhereactive=1group bya,bdb.coll.group( {key: { a:true, b:true },cond: { active:1 },reduce:function(obj,prev){prev.csum+=obj.c; },initial: {csum: 0 }});数参解释:Key:group字段Reduce :合聚函数,典范的有 sum 和 count 操纵,含包两个数参,以后遍历对象以及合聚计数器Initial :初始化计数器值Cond :查询件条筛选选
转载
2013-04-27 19:22:00
105阅读
2评论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原理:
阈值将原图象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象。
前景:用n1,csum, 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
后景:用n2, sum-csum, m2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背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
当取最佳阈值时,背景应该与前景差别最大,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衡量差别的标准
而在ot
转载
2014-04-03 15:51:00
251阅读
2评论
//2-6简单otsu的背景差分法,这是摄像头实现的效果最好的
/*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原理:
阈值将原图象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象。
前景:用n1,csum, 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
后景:用n2, sum-csum, m2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背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
当取最佳阈值时,背景应该与前景
转载
2024-09-19 18:34:34
36阅读
OTSU算法是由日本学者OTSU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的高效算法。(大津算法)。不过OTSU比较适合前景和背景像素值差距比较大的图像,如果图像复杂、细节多、近色的话,OTSU算法效果不好。阈值将原图像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像。前景:用n1,csum,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背景:用n2,sum-csum,m2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背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
文章目录otsu 大津算法介绍otsu 大津算法原理 otsu 大津算法介绍OTSU算法是由日本学者OTSU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的高效算法。
利用阈值将原图像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象。
前景:用n1,csum,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
背景:用n2, sum-csum,m2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背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
当取最佳阈值时,背景应该与前景
最近研究宋体生成,稍微总结一下,以后继续补充: select a,b,sum(c) csum from coll where active=1 group by a,b db.coll.group( {key: { a:true, b:true },&nb
转载
2024-08-06 10:51:56
68阅读
Linux内核中UDP数据包的计算由函数udp_send_skb完成。根据代码可见,存在4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对于IPv4协议来说,UDP的校验和是可选的,用户可通过setsockopt(SO_NO_CHECK)系统调用关闭校验和计算。 if (is_udplite) /* UDP-Lite */
csum
转载
2023-12-25 22:02:06
98阅读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原理: 阈值将原图象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象。 前景:用n1, csum, 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
转载
2024-08-14 16:16:55
207阅读
int ihist[256] = {0}; // 图像直方图,256个点int otsu (unsigned char *image, int rows, int cols, int x0, int y0, int dx, int dy, int vvv){ unsigned char *np; // 图像指针 int thresholdValue=1; // 阈值 int i, j, k; // various counters int n, n1, n2, gmin, gmax; double m1, m2, sum, csum, fmax, sb; //初始化灰度直方图// f... Read More
转载
2013-05-06 20:19:00
95阅读
2评论
%matlab2019b串口功能%matlab:注意是2019B 版本;%数据格式,format%帧头'S'(十进制83)%+TleftdataH+TleftdataL+TrightdataH+TrightdataL%+ VleftDataH+VleftDataL+VrightDataH+VrightDataL%+角度左边数据H+角度左数据L+角度右边数据H+角度右边数据L%+csum%+0x0D(十进制13)%+0x0A(十进制10)%数据长度为16close all;clear
原创
2021-08-31 17:40:54
138阅读
今天调试bug时, 忘了将原始的check_sum值reset,导致发包-抓包后发现。check-sum 错误。 来看一看check-sum:简单讲就是对要计算的数据,以16bit为单元进行累加,然后取反 在内核中构造数据包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校验和:分别是sk_buf中的csum,ip_sum
原创
2022-09-22 16:22:46
1443阅读
定义:校验和是针对IP报头的纠错字段。校验和不计算被封装的数据,UDP、TCP和ICMP都有各自的校验和。报头校验和字段包含一个16位二进制补码和,这是由数据包发送者计算得到的。接受者将连同原始校验和重新进行16位二进制补码和的计算。如果数据包传输中没有发生错误,那么结果应该16位全部为1。代码:unsigned short csum(unsigned char *addr,int count)
原创
2016-10-08 15:41:04
7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