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s是一个网络分布式文件系统,将文件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但呈现给客户端的事统一的内容。这里我的思路是将mfs的两台MASTER做一个高可用,首先先建立drbd,然后在挂载的目录上编译安装drbd,这样保证drbd能将mfsmaster的配置文件带过去。客户端挂载后,master实现切换,客户端依旧访问到同样的内容。环境:mfsmaster:192.168.40.12 192.168.
原创
精选
2017-10-29 23:28:39
697阅读
点赞
集群技术主要分为三类:高可用:(High Available Cluster) :Heartbeat corosync pacemaker keepalived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 Cluster):lvs nginx haproxy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
原创
精选
2017-03-04 10:05:53
6605阅读
DRBD+corosync+pacemaker实现MFS高可用 随着分布式、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很多时候大家会感觉大数据离自己很远,其实大数据就是我们身边。那我们心目中的大数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分布式、容错、大容量? 在我们运维中,最常见的文件存储系统大概就是NFS了,但是随着网站压力不断增加,NFS渐渐不能
原创
精选
2017-10-27 16:45:12
9977阅读
点赞
2评论
Corosync作为通信层和提供关系管理服务,Pacemaker来实现资源管理,crm shell 来显示并修改配置文件.
Pacemaker本身由四个关键组件组成:CIB (aka. 集群信息基础),CRMd (aka. 集群资源管理守护进程),PEngine (aka. PE or 策略引擎),STONITHd(Shoot-The-Other-Node-In-The-Head(爆其他节点的头
原创
2012-09-17 20:24:07
2208阅读
点赞
1评论
这篇博客主要就是做一下笔记,用corosync+pacemaker实现并且完善drbd的高可用,然后实现一个高可用的MFS文件系统。MFS、DRBD的搭建前前两篇博客我写到
原创
2017-11-07 00:32:45
1754阅读
iscsi是在你的集群服务器上将一块设备共享出来,在2个集群节点上挂载,当你在一个节点上做修改的的时候,在另外的一个集群节点处会产生同步的。
实验的环境条件,首先你应该确保你的selinux,iptables,是关闭的。
本次实验是基于先前做的集群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已经创建了集群westos-sushan,两个节点desktop17.example.com和desktop75.example
原创
2011-12-04 21:59:34
1187阅读
规划: vip:192.168.1.254 rs1:192.168.1.215 rs2:192.168.1.216&n
原创
2014-10-05 11:56:05
1409阅读
点赞
基于corosync+pacemaker+drbd实现moosefs高可用
原创
2017-10-28 16:43:48
6877阅读
2评论
RHCS(Red Hat Cluster Suite)是一个能够提供高可用性、高可靠性、负载均衡、存储共享且经济廉价的集群工具集合。
LUCI:是一个基于web的集群配置方式,通过luci可以轻松的搭建一个功能强大的集群系统。
CLVM:Cluster逻辑卷管理,是LVM的扩展,这种扩展允许cluster中的机器使用LVM来管理共享存储。
CMAN:分布式集群管理器。
原创
2012-03-12 12:52:13
5742阅读
点赞
MooseFS文件系统介绍MooseFS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MooseFS文件系统结构包括以下四种角色:1 管理服务器managing server (master)2 元数据日志服务器Metalogger server(Metalogger)3 数据存储服务器data servers (chunkservers)4 客户机挂载使用client computers 前面几
原创
2017-10-28 23:11:14
1679阅读
点赞
一.配置环境Redhat6.5Server1:172.25.50.1 master corosync+pacemakerServer2:172.25.50.2 master corosync+pacemakerServer3:172.25.50.3 chunkServer4:172.25.50.4 chunkServer5:172.25.50.5
原创
2017-10-24 23:49:36
1529阅读
实验用主机:提供iscsi磁盘:172.16.103.1,提供iscsi磁盘高可用主机:172.16.103.2,172.16.103.3实验拓扑:实验步骤:一、配置172.16.103.1,输出iscsi磁盘,创建的磁盘分区为/dev/sda3,在实际的使用环境中的通常为整个磁盘而非分区。# yum install -y scsi-target-utils
原创
2014-09-18 22:53:22
2653阅读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mfs的安装配置与基本维护,但mfs存在一个单点的问题,这一篇文章就来介绍利用corosync+pacemaker+DRBD解决MFS master的单点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192.168.5.71这台服务器作为metalogger server,现在把这台服务器作为元服务器的备机,把metalogger server迁移到192.1
原创
精选
2018-11-06 16:52:45
3936阅读
点赞
一、高可用集群的架构从微观上讲,高可用集群可分为4个层次1、第一层是信息和基础架构层,主要用于节点之间传心跳信息。节点之间通过UDP传递心跳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单播等方式。2、第二层是成员关系层,作用是主节点通过cluster consensus menbership service(CCM)这种服务由第一层提供的信息,来生产一个完整的成员关系。这层主要是实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将下层产生
原创
2014-03-09 20:19:45
685阅读
一、高可用集群的架构从微观上讲,高可用集群可分为4个层次1、第一层是信息和基础架构层,主要用于节点之间传心跳信息。节点之间通过UDP传递心跳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单播等方式。2、第二层是成员关系层,作用是主节点通过cluster consensus menbership service(CCM)这种服务由第一层提供的信息,来生产一个完整的成员关系。这层主要是实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将下层产生
推荐
原创
2014-03-09 20:22:11
1260阅读
点赞
1评论
本文是高可用集群第一篇,搭建pacemaker+corosync集群,下期讲解添加资源。关注"老段工作室公众号",文章更新早知道,每天几分钟,轻轻松松学知识
原创
2018-02-05 11:01:14
2854阅读
点赞
iSCSI主要是透过TCP/IP的技术,将储存设备端透过iSCSI target(iSCSI目标)功能,做成可以为服务器端提供软碟的”终端“,再通过iSCSI initiator(iSCSI 初始化用户)功能,做成能够挂载使用iSCSI target的用户端,这样就能够使用SCSI设备了。
iSCSI target:就是储存设备端,存放软碟或RAID的设备,目的在于为其他主机提供存储设备;
iSCSI initiator:就是能够使用target的用户端,通常是服务器。也就是说,想要连接到iSCSI target的服务器,必须要安装iSCSI initiator的相关功能。
原创
2012-03-09 15:40:20
1822阅读
Corosync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配置文件来定义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协议等。它是一个新兴的软件,2008年推出,但其实它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软件,在2002年的时候有一个项目Openais , 它由于过大,分裂为两个子项目,其中可以实现HA心跳信息传输的功
原创
2013-05-15 09:52:20
524阅读
本文介绍下corosync的资源监控功能:node1 node1.luojianlong.com 192.168.30.116 OS: Centos 6.4 x86_64node2 node2.luojianlong.com 192.168.30.117 OS: Centos 6.4 x86_641.定义corosync资源:[root@node
原创
2014-03-25 13:41:42
1913阅读
实验目的: 实现web服务的高可用
实验环境: 虚拟机软件为VMware6.0版. 虚拟系统为32位Redhat5.4 企业版.
实验拓补图:
说明: 新建两台虚拟机网卡使用NAT模式. VIP192.168.145.254为提供web服务的IP地址.配置时为root用户.
配置步骤:
Node1:
1.配置静态IP
#vi /etc/sysconfig/networ
原创
2011-09-15 23:19:15
15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