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如何实现 FCE 模糊评价代码(Python) ## 引言 FCE(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评价决策中的模糊逻辑方法。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实现 FCE 模糊评价的过程可能会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步骤和代码,就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本文将帮助你理解 FCE 模糊评价的实现过程,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 ## 整体流程 在
原创 8月前
57阅读
FCE Knowledge points Author: Rex 主要看看use of English,阅读部分我简短的介绍了一下,干货满满,希望对你有帮助。 Reading and Use of English Use of English Part 1 8 questions, chooose ...
转载 2021-08-07 23:38:00
649阅读
2评论
python实现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原创 2022-11-21 13:27:21
1237阅读
本章概要数据加载、存储与文件格式   数据加载、存储与文件格式读取文本格式数据read_csv 默认是按照逗号分割,也可设定其他分割符df = pd.read_csv('file', sep='|')也可以使用read_table,但是必须要指定分隔符df = pd.read_table('examples/ex1.csv', sep=',') 一些参数设置
以下文章来源于CAE数值优化轻量化,作者方永利前面讲到了基于meta和hypergraph进行NVH分析(IPI、VTF、NTF)自动后处理,包括结果提取和自动出报告等功能。基于META自动后处理:Python二次开发在整车NVH分析后处理中的应用Python二次开发在NVH分析VTF、NTF后处理中的应用上面的后处理过程都是基于商业软件进行的,很多数据加工的功能受限于软件的函数接口,因此不够丰富
 前言  目前,中国大力推广的物联网是zigbee 应用的主战场,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我还特意申请了个域名psjs.vip)、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如果你想在物联网上有所作为,那现在就开启Zigbee 学习的大门吧! 1、ZigBee产生的背景  某些领域对数据吞吐量的要求很低,功率消耗也比现有标准提供的
小米是这么选的:1) 插电的设备,用WiFi;2) 需要和手机交互的,用BLE;3) 传感器用ZigBee。 WIFI,WIF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距离在100-300M,速率可达300Mbps,功耗10-50mA。Zigbee,传输距离50-300M,速率250kbps,功耗5mA,最大特点是可自组网,网络节点数最大可达65000个。蓝牙,传输距离2-30M,速率1Mb
转载 2024-04-11 12:47:57
847阅读
Bluetoth学习笔记前言    蓝牙技术其实包括BR/EDR、LE以及AMP三种。其中BR是传统的蓝牙技术,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LE是低功耗模式,是目前流行的模式。三种模式RF都使用2.4GHz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频段,频率范围是2.400-2.4835 GHz。1、BR/EDR(Basic Rate/Enhanced
转载 2024-01-11 00:11:24
923阅读
1.GAP概述GAP 协议层定义了 BLE 设备的发现流程,设备管理和设备连接的建⽴。 BLE GAP 协议层采⽤ API 调⽤和事件 (Event) 返回的设计模式,通过事件返回来获取 API 在协议栈的处理结果。当对端设备主动发起请求时,也是通过事件返回获取对端设备的状态。BLE 设备定义了四类 GAP ⻆⾊:• ⼴播者 (Broadcaster):处于这种⻆⾊的设备通过发送⼴播 (Adver
转载 2024-06-16 20:25:45
274阅读
BLE 4.2 比 BLE4.1 多了一些新的特性。 Low power IP (IPv6/6LoWPAN) Bluetooth Smart Internet Gateways (GATT) https://www.semiconductorstore.com/blog/2015/BLE 4 2 v
转载 2018-01-29 12:31:00
277阅读
2评论
一.BLE和BT区别其实我知道许多程序员不太喜欢阅读除了代码以外的文档,因为有时这些过于冗长的文档对编程并没有更多的好处,有了协议,接口,demo差不多很多人就能写出很好质量的代码了。但其实更深入的编程是少了阅读的,阅读文档可以解决很多编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在大数据大流量情况下,很多正常的程序会表现...
转载 2015-07-25 10:14:00
290阅读
2评论
目录1. 功能部分1.1 BLE简介1.2. 详细流程1.3 几个注意点:2. 界面部分3. 遇到的坑:4. 推荐学习资料即将迈入新阶段,贼开心,总结下。如果有误,麻烦指出。先看下最终效果(图中的“刷新”只是方便测试,表明从硬件接收到了新的数据包而已):1. 功能部分1.1 BLE简介核心功能使用的是Android官方提供的BLE SDK。在BLE协议中,有两个角色——周边和中央。周边用来提供数据
转载 2023-07-09 15:20:03
153阅读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BRAS)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接入网关,它位于骨干网的边缘层,可以完成用户带宽的IP/ATM网的数据接入(目前接入手段主要基于xDSL/Cable Modem/高速以太网技术(LAN)/无线宽带数据接入(WLAN)等),实现商业楼宇及小区住户的宽带上网、基于IPSec(IP Sec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方便没接触过Android上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的同学快速上手使用的简易教程,因此对其中的一些细节不做过分深入的探讨,此外,为了让没有Ble设备的同学也能模拟与设备的交互过程,本文还提供了中央设备(central)和外围设备(peripheral)的示例代码,只需2部手机大家就可以愉快的“左右互搏”了。准备工作角色上面我们提到了中央设备(centr
转载 2024-01-24 13:07:59
202阅读
Mesh设计出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呢?在我看来比较适合的场景为数据量小,对可靠性或者实时性要求不高,但规模较大的场景。 我们知道BLE 5.0出现的多连接理论上可以支持一个蓝牙设备连接无限制个设备,但实际上由于芯片资源限制,一个设备能连接10个设备就算极限了,而且对于成本来说极不划算。在这种情况下,mesh的优势之一就在于不需要建立连接,因此发送消息的步骤相对来说要少一点,可以试着比较一下广
转载 2024-04-27 08:47:04
115阅读
一、前言在上一篇文章Android 蓝牙BLE开发从官方源码demo开始(一)我们已经看了官方的demo,知道了怎么开始配置Android蓝牙4.0,并且也成功地进行扫描并获取回调的蓝牙设备参数,然后对参数进行处理展示,其中第一个参数device,表示一个远程蓝牙设备,里面有它独有的蓝牙地址Address和Name;我们要拿到这个设备Address进行蓝牙连接和读写操作。谷歌给我们提供了官方源码d
转载 2023-10-25 11:42:56
617阅读
TI的蓝牙4.0BLE协议栈为BLE-CC254x-1.4.0,即现在的版本是1.4版本的。可以从TI官方下载或从附件中下载安装,默认是安装在C盘中。因为上一篇博文提到进行空中固件升级,当时没有安装在C盘下,死活生成不了bin文件,改在C盘下生成了。所以,我个人建议,还是默认安装吧,也占不了多大空间。TI蓝牙4.0BLE协议栈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由控制器和主机两部分构成,分层的思想很明晰。控制器包括
转载 2024-01-13 21:29:30
314阅读
1. 蓝牙绑定   绑定真正来说属于通用访问规范的讨论范畴。绑定指的无非是将密钥及相关身份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如果设备不保存这些值,他们虽然能匹配,但不能绑定。   只要当中某一个设备不保存,重新连接后,只有一个设备拥有LTK,因此加密的启动将会失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两个设备在最初配对时就会交换绑定信息,从而能够清楚地知道对方是否保留了该绑定信息。 &nbsp
转载 2023-12-24 11:01:05
339阅读
1.BLE通信中主要有两对角色:在GAP通信过程中是以Central和Peripheral角色存在的:Peripheral发起广播, Central发起扫描请求。Central收到Peripheral的扫描回复后建立连接。在GATT通信过程中是以Server和Client角色存在的:serve端用于提供数据,Client端用于使用Server提供的数据并完成处理。*在GAP中的Central和Pe
转载 2023-11-14 06:55:31
280阅读
这篇博客主要讲解AndroidBLE蓝牙4.0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础用法。 BLE 即 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功耗技术,是蓝牙4.0引入的新技术,在安卓4.3(API 18)以上为BLE的核心功能提供平台支持和API。与传统的蓝牙相比,BLE更显著的特点是低功耗,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使用了BLE,比如满大街的智能手环,还有体重秤、血压计、心电计等很多BLE设备都使用
转载 2023-08-20 20:51:42
51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