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第一节 目标代码生成概述1.1 目标代码生成的任务1.2 主要问题1.3 GAM第二节 简单代码生成2.1 x=y2.2 x=-y2.3 x=y+z2.4 转移语句第三节 寄存器分配3.1 合理分配寄存器3.2 变量的访问和回写3.3 寄存器分配实例3.4 寄存器分配方法第四节 存储空间分配4.1 程序的存储空间4.2 活动记录4.3 参数传递4.4 非局部变量 第一节 目标代码生成概述
编译(compilation,compile)          利用编译程序从源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过程。 2、用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动作。 编译就是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2进制语言,计算机只认识1和0,编译程序把人们熟悉的语言换成2进制的。 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
文章原理https://gitee.com/fakerlove/fundamentals-of-compiling文章目录10. 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10.1 代
原创 2023-05-10 16:16:51
638阅读
这里的解释执行是相对于编译执行而言的。我们都知道,使用C/C++之类的编译性语言编写的程序,是需要从源文件转换成计算机使用的机器语言,经过链接器链接之后形成了二进制的可执行文件。运行该程序的时候,就可以把二进制程序从硬盘载入到内存中并运行。但是对于Python而言,python源码不需要编译成二进制代码,它可以直接从源代码运行程序。当我们运行python文件程序的时候,python解释器将源代码
程序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部署给用户使用,一般我们都会将其打包。比如大家在使用windows系统时,安装QQ、微信、除IE外的各种浏览器、看视频软件、word等,都会先下载一个安装包,一般是都是一个EXE或者有多个文件夹的文件,里面包含了一个exe。我们点击exe后,按照提示一步一步,往下安装。Python中其实也可以按这种打包的。有一个工具是Distutils。我们来看看它的使用。在我的工程目录下
编译原理课设(NEU)代码exe2.h代码有几处bug,另外当时开发的时候心太急,理论基础没有做好,导致代码有不可逆性的缺陷:符号表,大家可以将符号表结构修改一下 代码是分为多个文章中存放的 VS 2017 VC++环境 代码是分为6个部分,在个人主页中都可以找到#pragma once #include"Symbol_table.h" #include<vector> #includ
代码生成1. 代码生成的相关问题2. 简单的计算机模型3. 简单的代码生成器3.1 基本块、流图与循环3.2 下次引用信息与活跃信息3.3 简单的代码生成 代码生成是编译器的最后一个阶段,它以中间代码和符号表信息为输入,生成最终可以在机器上运行的目标代码。1. 代码生成的相关问题中间代码形式 中间代码有多种形式,其中树与后缀式形式适用于解释器,而对于希望生成目标代码编译器而言,中间代码多采用与
  近来复习编译原理,语法分析中的自上而下LL(1)分析法,需要构造求出一个文法的FIRST和FOLLOW集,然后构造分析表,利用分析表+一个栈来做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递归下降/预测分析),可是这个FIRST集合FOLLOW集看得我头大。。。  教课书上的规则如下,用我理解的语言描述的:任意符号α的FIRST集求法: 1. α为终结符,则把它自身加入FIRSRT(α) 2. α为非终结符,则: (
转载 10月前
83阅读
1点赞
编译原理中的词法分析是编译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源代码分解为基本的词法单元(token)。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系统性地展开关于Python实现词法分析的过程,探讨其背景、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背景描述] B --> C[技术原理] C --> D[架构解析]
1、何谓源程序、目标程序、翻译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它们之间有何种关系?源程序 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目标程序 用目标语言所表示的程序 目标语言: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翻译程序 将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程序称为翻译程序。它是指各种语言的翻译器,包括汇编程序和编译程序,是汇编程序、编译程序以及各种变换程序的总称。编译程序: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程序,再结合运行子程序执行出
转载 2024-07-15 23:00:04
59阅读
代码生成器的主要任务一、指令选择选择适当的目标机指令来实现中间表示(IR)语句,例如:三地址语句 x = y + z目标代码: LD R0, y /* 把y的值加载到寄存器R0中*/ ADD R0, R0, z /* z加到R0上*/ ST x, R0 /* 把R0的值保存到x中*/如上,直接进行生成,会产生一些冗余指令。目标代码需要进一步优化。二、寄存器分配和指派:把哪个值
  写完语义分析的代码后感觉语义分析只是为了进行类型检测(后来才发现,这只是语义分析的一部分)。词法分析注重的是每个单词是否合法,以及这个单词属于语言中的哪些部分。语法分析的上下文无关文法注重的是一个一个的推导式,是将词法分析中得到的单词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组合。那么,语义分析就是要了解各个推导式之间的关系是否合法,主要体现在推导式中使用的终结符和非终结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它们的类型。所以语义分析注重
编译原理概述编译,就是一个把源代码变成目标代码的过程。 如果源代码编译后直接在操作系统上运行,那目标代码就是汇编代码,再通过汇编和链接的过程形成可执行文件,然后通过加载器加载到操作系统里执行 如果编译后在解释器中执行,那目标代码就可以不是汇编代码,而是一种解释器可以理解的中间形式的代码即可。编译的各个阶段图示: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将字符串转换为Token的这个过程就叫做词法
安全性是自动驾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算法层面,无人车对周围环境的准确感知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因此感知算法的精度十分重要。现有感知算法的思路一般通过某种数学模型对现实世界的某个子集进行拟合。当情况足够简单的时候,算法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例如现在很多无人驾驶公司有在限定的时间段和限定的场地内,用单一传感器的算法就可以得到非常高的精度。但是自动驾驶中的实际问题非常复杂,各种天气、路况和障碍物的组合非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编译链接这个过程,顾名思义,编译链接是编译和链接两个过程组成的,其中,编译又可以细分为预编译编译和汇编。这两个步骤让我们编写的.cpp文件能够让电脑看懂,变成一个可执行文件。下面我将展开讲一下他们都做了什么。编译过程预编译:也叫做预处理,是编译阶段的第一步。再这个过程,会对程序做一些简单的处理1.删除#define,并展开宏定义2.处理条件预编译指令,如#if、#endif、#e
Python编译器GDB跟踪python编译器的执行过程,在tokenizer.c的tok_get()函数中打一个断点,通过GDB查看python的运行,使用bt命令打印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整理后可得到:该过程就是运行python并执行到词法分析环节的一个执行路径:1.首先是 python.c,这个文件很短,只是提供了一个 main() 函数。你运行 python 命令的时候,就会先进入这里。2.
转载 2023-06-15 11:30:31
236阅读
2点赞
前面提到了经过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优化,最后的阶段便是在目标机器上运行的目标代码的生成了。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的任务是:将此前的中间代码转换成特定机器上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这种转换程序便被称为代码生成器。 1. 程序移植性和编译器模块设计的关系 之所以将编译原理分成这种多阶段多模块的组织形式,本质的考虑其实只有两个方面: 一、代码复用:尽可能在不增加程序
1.自底向上的分析法(移进-归约分析):就是对输入符号串从左向右进行扫描,逐步进行“归约”,知至归约到文法的开始符符号。2.体系结构:移进:无句柄的时候移进。归约:有句柄的时候归约。接受:acc,分析成功。出错3.LR分析法(一种有效的自底向上的分析法,可以用于大多数的上下无关的文法)规范归约的关键问题就是寻找句柄。而分析表其中的核心,包括goto表和action表(LR分析法不同的分类也是有这个
转载 4月前
36阅读
1.编译原理学什么?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2.为什么学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及技术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算法问题而已,当然由于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其解决算法也相对
转载 2024-02-27 21:33:26
73阅读
1点赞
写在前面编译器也是一个程序:输入字符串,输出目标代码(有没有人会想编译器是用什么编译的)。从总体上看有如下过程:词法分析:读入源码字节,将其组成有意义的TOKEN流。语法分析:根据TOKEN流构建树形的中间表示。语义分析:检查是否和语言的定义一直,并且会收集信息放入语法树中以便在随后的代码生成过程中使用。中间代码生成:根据语法树生成低级的中间表示。代码优化:优化中间代码。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用的最多
转载 2024-04-12 23:30:23
16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