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校正遥感所利用的各种辐射能均要与地球大气层发生相互作用:或散射、或吸收,从而使能量衰减,并使光谱分布发生变化。大气的衰减作用对不同的波长的光是有选择性的,因而大气对不同波段的图像的影响是不同的。另外,太阳-目标-遥感器之间的几何关系不同,则所穿越的大气路径长度不同,使图像中不同地区地物的像元灰度值所受大气影响程度不同,且同一地物的像元灰度值在不同获取时间所受大气影响程度也不同。2.是否大气
every blog every motto: The more people you love, the weaker you are.0. 前言上课需要,在此特对辐射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正射校正的概念及流程进行梳理。 感谢好友西红柿炒豆腐的指导和博文。1. 正文1. 辐射校正辐射校正,包含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辐射校正(radiometric correction):定义1: 一切与辐射相
Landsat8 L1 T数据是辐射校正数据使用地面控制点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精确校正后的数据产品,还需要做辐射校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一、辐射定标 辐射亮度L=DN*Gain+Bias from osgeo import gdal from osgeo import gdal_array ...
转载 2021-09-11 12:38:00
3286阅读
1评论
采样方法      栅格/影像数据进行配准或纠正、投影等几何变换后,像元中心位置通常会发生变化,其在输入栅格中的位置不一定是整数的行列号,因此需要根据输出栅格上每个像元在输入栅格中的位置,对输入栅格按一定规则进行采样,进行栅格值的重新计算,建立新的栅格矩阵。通过下图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图像校正之后采样点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位置没有相对应的像素值只能通过临近像素
1.功能概述电磁波在大气传输时,由于大气分子、气溶胶的散射以及臭氧、水汽等气体的吸收,均会影响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导致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地表特性。要获得地表的准确信息,就必须尽量消除大气影响,大气校正的目的就是将获取的遥感数据定标后的表观反射率转换为能够反映地物真实信息的地表反射率。  大气校正分为绝对大气校正和相对大气校正。 绝对大气校正遥感图像的DN值转换为
1. 算法功能简介    大气校正的目的消除大气对太阳和来自目标的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的 影响,从而获得目标反射率、辐射率、地表温度等真实物理模型参数。大多数情 况下,大气校正同时也是反演地物真实反射率的过程。    PIE 的大气校正模块是基于 6S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6S 模型假定无云大气的 情况下,考虑了水汽、 CO2
转载 2023-07-02 22:39:54
1402阅读
1点赞
1评论
MODIS数据是著名的大尺度低空间分辨率数据源,一般用于大范围监测、宏观信息的快速提取。在MODIS数据预处理时,最常做的是几何校正。对MODIS数据进行几何校正的工具很多,诸如MCTK工具,或者直接使用ENVI提供的Georeference MODIS、Reproject GLT with Bowtie Correction等工具进行。在一些定量、半定量的监测中,诸如参数反演、植被指数计算时,需
由于输出图像的像元点在输入图像中的行列号不是或不全是整数关系,所以需要根据输出图像上的各像元在输入图像中的位置,对原始图像按一定规则重新采样,进行亮度值的插值运算,建立新的图像矩阵.最邻近法:将最邻近的像元值赋予新像元.优点: a 不引入新的像元值,适合分类前使用;b有利于区分植被类型,确定湖泊浑浊程度,温度等;c 计算简单,速度快缺点:最大可产生半个像元的位置偏移,改变了像元值的几何连续性,原图
本文以环境一号卫星HJ-1A星上搭载的超光谱成像仪(HSI)数据数据源,介绍航天高光谱数据的FLAASH大气校正过程。HSI超光谱成像仪能完成对地刈宽为50公里、地面像元分辨率为100米、光谱范围(0.45-0.95µm)和115个光谱谱段的推扫成像。第一步:图像打开与数据准备(1)         &nb
转载 2024-04-25 08:53:23
37阅读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  之前对遥感中影像的几何校正、几何纠正、正射纠正等概念一直模糊不清,今天在这里做一个概念性的总结。1.概念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也称几何纠正。当遥感影像在几何位置上发生了变化,产生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畸变时,即说明遥感影像发生了畸变,几何校正即是对这种畸变的校正。同时,几何校正是一个将影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
大气校正统计学方法辐射传递方程计算法波段对比法原理例子回归分析法暗像素法直方图法异同ERDAS 使用波段对比法进行大气校正ERDAS ATCOR大气校正扩展模块 大气校正①观测目标的光谱反射 ②地形的光谱反射到目标地物(仅限于山体) ③ 邻近物的光谱散射:进入了观测视线 ④ 大气分子散射除了①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外,②③④都是“杂质”。 大气校正即是消除由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2,3,4
辐射校正指在光学遥感数据获取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与辐射有关的误差的校正(包括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三者关系如图:大气校正的准备过程为辐射定标表观反射率:表观反射率就是指大气层顶的反射率,辐射定标的结果之一,大气层顶表观反射率,简称表观反射率,又称视反射率。英文表示为:apparent reflectance辐射定标:将记录的原始DN值转换为辐射亮度值。L=gain*DN+Bias辐射亮度值和大气表观
最近抽空造了一个数据校验的轮子 python-validator。在开发 web 应用时,经常需要校验前端传入的数据。如果使用 Django,那么可以使用自带的 forms 进行数据校验。python-validator 的灵感也是来源于 Django 的 forms (类似 ORM 的方式定义数据结构),不过 python-validator 更加纯粹,只是数据校验,另外也支持使用 dict 定
一个小测试程序开发全过程实录,完全新手入门级的实例,如果你还在为处理大影像而发愁,来试试这个称手的工具吧。Imagec 开发日记 2013-6-25 需求: 影像数据切割,采样 数据切割的要求是简单的给予矩形的等分切割,
转载 2013-07-10 11:22:00
410阅读
2评论
作者:ENVI-IDL Landsat8的OLI陆地成像仪比之前的TM/ETM+多了两个波段,0.433–0.453μm和1.360–1.390μm,怎么多的波段对于地表反演更加有利。ENVI5.1直接支持Landsat8的大气校正(2013下半年发布),利用ENVI5.1提供的Landsat8波谱响应函数在ENVI5.0SP3下也能完成大气校正大气校正之前,启动E
小编最近尝试利用SAR数据做地物变化监测,使用数据为哨兵1A数据,时间为20190105和20191231,利用强度图像进行变化监测。 首先呈现我的技术流程:数据说明:SAR数据采用哨兵1A数据,import date 后生成强度数据,对强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配,滤波处理,地理编码等操作。滤波采用均值滤波,能够有效处理噪声干扰。SAR数据和其他光学遥感图像相比,采用的坐标为SAR坐标,地物与实际
今天来介绍葵花8号卫星数据以及下载流程。 文章目录1 葵花8号卫星数据简介2 葵花8号卫星数据下载 1 葵花8号卫星数据简介JMA于2015年7月7日开始运营Himawari-8,以取代MTSAT-2(也称为Himawari-7)。 Himawari-9号卫星于2017年3月10日开始后备运行。两颗卫星都位于向东约140.7度的轨道上,并将观测东亚和西太平洋区域15年。 源自Himawari-8
辐射定标的目是消除传感器本身的误差,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大气校正目的是消除大气散射、吸收、反射引起的误差。一、实验目的(1) 熟悉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主要方法 (2) 熟练ENVI辐射校正处理步骤 (3) 掌握ENVI通用辐射定标工具和Flaash大气校正工具二、实验准备(1) 几个概念a) 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
图像倾斜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平面倾斜,这种情况下拍照设备与试卷平行,拍出来的图像只需要进行旋转即可完成矫正;另一种是Z轴倾斜,这种情况下拍照设备与试卷存在一定的角度,拍出来的图像要先进行透视变换,然后再进行旋转等操作才可以完成矫正。图像倾斜矫正关键在于根据图像特征自动检测出图像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对于平面倾斜,先利用边缘(轮廓)检测算法算法找到图像的边界,然后利用 Radon变换法(基于投影的
02-Sentinel-2 L1C级数据bat和Python脚本批量大气校正前言Sentinel-2 L1C数据大气校正方法单个Sentinel-2 L1C数据大气校正命令行方式调用Sen2Cor校正SNAP中利用Sen2Cor插件校正Sen2cor插件安装:Sentinel-2 L1C数据集批量大气校正命令行bat脚本批处理低配版命令行bat脚本批处理高配版命令行bat脚本批处理Python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