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angular4.0.0发布时的公告,译者:niithub原文发布时间:Thursday, March 23, 2017翻译时间:2017年3月24日angular4.0.0正式版现在可以使用了。这是自我们宣布angular改版后,首次发布的专业版本。它向下兼容,支持所有使用了angular2.x.x版本的应用程序。我们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这个版本,它包括最近的3个月中我们做的功能上的主要改进。
转载
2023-07-04 14:22:11
8阅读
目前,很多APP设计师小伙伴已经开始转向H5前端开发啦,但是解决所有iPhone和安卓机型的适配问题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设计APP还是写前端H5.都是要考虑移动端的兼容性。 今天跟大家来回顾一下H5页面去适配所有iPhone和安卓机型的一些技巧和办法。 回归正题,兼容iphone各版本机型最佳的方式就是自适应。 1、viewport 简单粗暴的方式:<meta name="viewp
转载
2024-01-23 22:55:23
81阅读
前言:以前做feature phone的朋友,特别是MMI的,对各公司出的分辨率适配,估计都叫烦,以为做智能机开发了,算好点了,可是,现在又涉及到各分辨率(主流)的适配了。目前,Android主流分辨率有: 1. Density 为 1.5的有:480x800, 480x854, 540x960; &nb
转载
2023-12-11 15:58:00
78阅读
# uni-app适配安卓和iOS的完整流程教程
在开发移动应用时,尤其是使用uni-app框架,了解如何同时适配安卓和iOS是至关重要的。这篇文章将指导你如何实现uni-app在两大平台上的适配,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供大家参考。
## 开发流程概述
在开始之前,我们来看看整个适配过程的步骤。以下是我们开发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描述
方案一IOS与Android共用一套效果图 1242*2208IOS与Android常用的尺寸中,最大尺寸的为i6+的尺寸,即1242*2208pxIOS常用尺寸为1242*2208 750*1334 640*1136 640*960其中750*1334 640*1136 640*960同
转载
2023-07-17 13:47:07
200阅读
一些情况下对非可点击元素如(label,span)监听click事件,ios下不会触发解决方案:css增加cursor:pointer; 三星手机遮罩层下的input、select、a等元素可以被点击和focus(点击穿透)问题发现于三星手机,这个在特定需求下才会有,因此如果没有类似问题的可以不看。首先需求是浮层操作,在三星上被遮罩的元素依然可以获取focus、click、change)
转载
2024-06-03 13:39:57
45阅读
移动平台前端开发是指针对高端智能手机(如Iphone、Android)做站点适配也就是WebApp,并非是针对普通手机开发Wap 2.0,所以在阅读本篇文章以前,你需要对webkit内核的浏览器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HTML5和CSS3有一定的了解。1、首先我们来看看webkit内核中的一些私有的meta标签,这些meta标签在开发webapp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nbs
转载
2024-05-29 01:00:11
122阅读
一、屏幕适配iOS的屏幕适配可以分为3大块,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屏幕适配主流:
AutoResizing:
在iOS6之前,完全能够胜任,因为当时苹果只有3.5寸屏,加上比较少的支持横屏,它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只能相对于父控件布局
AutoLayout:
在iOS6之后,苹果多了几个尺寸屏幕,AutoResizing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时候苹果推出了AutoLayout,功能十分强大,可以再任意两个控件之
index.html代码:<!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tyle>
.iphone{
margin: 100p
适配的目的就是为了app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屏幕、不同的平台中都能够平稳运行。适配从三方面考虑:1.语言适配国际化 i18N 当app发布到设备时 动态的修改设备的语言 app中的文本跟随语言改变project res values strings.xml values-en strings.xml values-fr strings.xml注意:1.values下的strings.
转载
2024-02-23 23:10:33
104阅读
Android适配是一个大坑,你可能早有耳闻。但是别人告诉你坑,然后你也说坑,肯定是无法令人信服的。我们做学问,不能光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适配问题到底有多坑,为什么坑,以及如何从坑里爬出来,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了。 这还得从Android的开放性说起。不同于iOS,Android的设备厂商可以生产任意屏幕大小的手机、平板和TV,谷歌对此并没有做任何限制。直接后果就是
转载
2023-10-30 10:21:53
96阅读
rem 作为一个低调的长度单位,由于手机端网页的兴起,在屏幕适配中得到重用。使用 rem 前端开发者可以很方便的在各种屏幕尺寸下,通过等比缩放的方式达到设计图要求的效果。rem 的官方定义『The font size of the root element.』,即以根节点的字体大小作为基准值进行长度计算。一般认为网页中的根节点是 html 元素,所以采用的方式也是通过设置 html 元素的 f
转载
2024-08-07 08:06:12
21阅读
原标题:什么是UI设计,UE设计,二者有什么区别?你是不是常常在生活中听到这些名词呢?在网路盛行的互联网时代,也因而产生了各种新兴职业,UI/UE 设计师便是现在当红的职业选择,虽然在国外已发展多年,国内UI,UE,设计领域却还尚未发展成熟,造成很多对用户体验设计有兴趣的人,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差别。下方以我的经验来归纳他们的不同点:1.UI相当于视觉设计师。制作网页,PC端和APP端视觉呈现,也会
转载
2023-12-17 11:09:59
35阅读
在《Android第一行代码》的第三章,遇到了ListView和RecyclerView两个复杂的控件,完整的一个ListView和RecyclerView需要书写4部分代码:ListView和RecyclerView的整体布局,适配器类型类,ListView和RecyclerView的子布局,适配器。其中,适配器的写法和优化相较更为复杂。一、ListView适配器的一般写法public clas
转载
2024-01-11 19:10:37
47阅读
Android设备App设计中有一个问题可能会被设计师忽略,在各种分辨率各种尺寸“杂屏”的界面适配。可能产出的界面稿在常用的720*1280的分辨率中是完美,但一到各个不同分辨率不同尺寸的设备后这里就谈谈适配,了解适配让设计从PS、sketch到移动设备上都能完美呈现。设备如此繁杂的安卓设备,采用哪个标准设计呢?1.选择一种尺寸一种分辨率作为基准。2.选择2-3款主流的Android设备,制定一套
转载
2023-10-25 22:00:39
127阅读
# CSS适配安卓与iOS
移动设备的多样性给前端开发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适配不同的操作系统,特别是安卓与iOS。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使用CSS来适配安卓与iOS的一些常见技巧和最佳实践。
## 1.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
在开始适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和限制。安卓和iOS具有不同的用户界面和默认样式,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进行适配。
###
原创
2024-02-03 05:38:02
128阅读
# iOS 快速适配 Android:从开发到部署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iOS 与 Android 是两大主流平台。为了充分利用这两者的市场机会,开发者常常需要将 iOS 应用程序高效地适配到 Android 平台上。本文将探讨如何快速适配 iOS 应用至 Android,包括比较两者的设计理念、代码示例以及应对的一些常见挑战。
## 1. 设计理念的差异
iOS 和 Android 在
移动端适配相对于PC端来说,移动端设备分辨率百花齐放,千奇百怪,对于每一个开发者来说,移动端适配是我们进行移动端开发第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在移动端我们经常可以在head标签中看到这段代码:<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user-scale=no' />通过meta标签对viewport
如何将一个应用法度适配在不合的手机上,固然这不算是一个技巧题目,然则对于方才做屏幕的开辟人员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多么简单的工作。起首:你须要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manifest>元素如下添加子元素<supports-screensandroid:normalScreens="true"android:anyDensity="true"android:sm
在开发移动应用时,安卓和iOS平台的前端适配常常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同的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设计规范、组件库以及用户体验习惯,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两个平台的适配是每一个移动开发团队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 问题背景
在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之间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安卓和iOS的用户在功能需求上可能存在相似性,但在界面和交互设计上却大相径庭。
- **业务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