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定位是什么原理?实时动态工程测量是什么原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手机定位,在工程测量里用的RTK定位比较多,我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基本原理。截图:科普中国(李永乐老师讲手机GPS定位)如图辅助立方体,右上角A为卫星(x1,y1,z1,t1),坐标通过卫星星历可知,左下角为人(x,y,z,t),s为卫星与人距离,c为光速,t为时间。图下方方程四个未知数,需要四个方程才可解。截图:科普中国(李永
转载
2024-01-21 08:19:07
40阅读
前言昨天小仙女看了一篇关于华为河图技术的文章,河图技术可以实现厘米级3D地图,1:1还原真实世界。小仙女不由为之震撼,虽然功能还未正式上线,但以华为的发展速度应该也不远了吧。说到实景3D,小仙女想到的当时苹果刚上线AR测距时,大家各种量呀量,好像多么神奇似的。但其实我们国内很多厂商也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目前小仙女知道的有OPPO和华为部分手机已经可以使用。相信之后AR测距一定是很普遍的功能了,重点
转载
2023-09-13 18:31:42
464阅读
Advanced Ruler Pro是一个Android手机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摄像头量出比手机尺寸大得多的物体的长度。
它支持三种测量方式,距离、高度、长度,前两种都非常容易使用,长度测量比较难用一些。
一、Distance Ruler
用距离尺测量房间的长:
(1)测量自己站立时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身高*92%)
转载
2023-06-30 16:40:38
933阅读
一. 激光测距仪望远镜概述 激光测距仪望远镜是 的一种,或者叫做测距望远镜。另外一种短距离测距仪,叫手持测距仪。手持测距仪一般测量距离为0-200米,多为室内使用。而望远镜测距仪的测量距离一般是6-3000米。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原理有脉冲式跟相位式两种,脉冲式是利用已知光速测定它在两点之间传播时间来计算间距,相对来说测的更远,但精度只能达到米级,多用于测量建筑物或者大型远距离目标,相位式是利用周期
MOBILEYE: Vision-based ACC with a Single Camera 车辆测距测距测速通过尺度改变计算速度计算速度误差 本文为基于MobliEye的论文理解。文中将路面是平的和相机水平(光轴平行于路面)安装作为假设条件,但可以在文章的基础上,对摄像机角度和道路坡道进行补偿。 测距单目相机测距的方法通常有两个: 1.车辆在图像中的大小 2.车辆底部在图像中的位置 由于车
转载
2024-02-23 19:19:11
88阅读
一直以来,传统测量物体长度、距离的工具都是钢卷尺、皮尺之类,它们不但携带不便,而且量程也很有限,碰到量程内的物体还好说,若是碰到量程外的,那势必要花费更多时间分好几次进行测量,整个过程并不愉快。但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激光测距仪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切,它将会让您丈量物体距离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再也不必携带厚重的钢卷尺、再也不用担心量程不够了。 上图中,发出红外射线的产品叫:杜克LS-P激
EverestAndroid 手机拍照测距村花测距: Android 手机拍照测距知识背景利用器具测距的方式方法较多, 手机拍照测距从类别来分应该是属于单目测距, 这是需要使用到具体的参数物作为参考的来作比对的,目前一些手机测距应用是使用到内置的感应器, 使用具体的方向、旋转角度来作为参考指标推算的,有些应用则是简单地使用到成像图片与已知实物大小的比例来作推算。在 村花测距 应用中, 仍然是利用成
转载
2023-10-18 08:17:26
175阅读
软件简介村花测距: Android 手机拍照测距知识背景利用器具测距的方式方法较多, 手机拍照测距从类别来分应该是属于单目测距, 这是需要使用到具体的参数物作为参考的来作比对的,目前一些手机测距应用是使用到内置的感应器, 使用具体的方向、旋转角度来作为参考指标推算的, 有些应用则是简单地使用到成像图片与已知实物大小的比例来作推算。在村花测距应用中, 仍然是利用成像大小与实物的比例关系来估算, 不过
转载
2023-09-07 21:46:01
1810阅读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机器视觉的快速发展,激光测距技术凭借其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等优势,在检测、测量和控制等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激光测距仪概述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激光测距仪分为手持激光测距仪和望远镜式激光测距仪。
转载
2023-07-24 13:53:42
302阅读
苹果IOS 12推出的测距仪功能,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能够粗略的利用手机获得距离长度,获得用户的好评。请利用所学的桌面应用开发知识,仿照完成一个类似测距仪功能的小软件,功能要求如下所示,最终效果见Demo文件夹:软件需求及编码提示: 该软件只需要一个窗体,该窗体名称为FrmDistanceMeasure, 该窗体标题为“测距仪”, 窗体大小为500*780。 首先利用Graphics对象的Draw
转载
2023-09-16 17:17:19
581阅读
目录TOF介绍 TOF工作模式modbus数据格式TOF寄存器及示例 双模块补偿测距源码例程(部分)注意 好久没更新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近期在用的TOF模块的相关原理及使用方法。话不多说,
转载
2024-06-20 17:07:00
255阅读
一个AR系统需要有显示技术、跟踪和定位技术、界面和可视化技术、标定技术构成。 跟踪和定位技术与标定技术共同完成对位置与方位的检测,并将数据报告给AR系统,实现被跟踪对象在真实世界里的坐标与虚拟世界中的坐标统一
转载
2023-12-30 22:06:26
248阅读
在项目过程中,总遇到需要单目视觉给出目标测距信息的情况,其实单目相机本不适合测距,即使能给出,精度也有限,只能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或者对精度要求很不高的情况下进行应用。该文结合SLAM方法,通过3D-2D解算相机位姿的方式给出一种另类的单目测距方法,行之有效。1相机模型 要实现单目测距,那么相机参数是单目测距所必不可少的。相机参数有内参和外参之分: 相机内参:是与相机自身特性相关的参数,比如相
WIFI无线测距技术(3)7.2.汽车行驶里程测量值8.Wi-Fi定位技术的近期创新9.高通技术的差异化10.结论 7.2.汽车行驶里程测量值为了分析Wi-Fi测距在汽车数字密钥使用例中的潜在适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广泛的测量活动,以评估一组在相当大的车辆(雷克萨斯SUV RX350,2016型号)中放置的Wi-Fi收音机的测距精度。Wi-Fi收音机被放置在车辆的以下位置:在仪表板的顶部,在刹车踏
转载
2024-07-09 15:25:33
129阅读
# 在 Android 中使用 OpenCV 实现测距功能
在现代科技中,图像处理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实践场景,而 OpenCV 是一个强大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探讨如何在 Android 应用中使用 OpenCV 实现测距功能。下面是整个流程的概述。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 Android OpenCV 测距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Android 测距代码实现
## 一、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获取定位权限) --> B(获取GPS位置)
B --> C(计算距离)
C --> D(显示距离)
```
## 二、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获取定位权限 |
| 2 | 获取GPS位置 |
| 3 |
原创
2024-04-07 06:07:27
98阅读
# Android 测距开发指南
## 简介
在本文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实现测距功能。测距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这在一些地图应用中非常常见。如果你是一名刚入行的开发者,并且对Android开发有一定了解,那么这篇指南将对你有所帮助。
## 测距开发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Android测距功能的整体流程。下面的表格展示了每一个步骤及其对应的
原创
2024-03-24 04:31:15
184阅读
关于“Android雷达测距”的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其技术背景、核心维度、特性、实战应用、选型指导和生态扩展。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以更加友好的交流语气来呈现我们的发现和分析,希望能为您带来清晰的理解。
## 背景定位
在移动设备日益广泛的今天,测距技术逐渐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尤其是在增强现实(AR)和物联网(IoT)等领域。
> 根据IEEE对雷达测距的定义,雷达测距是一种利用电磁
先说一下单/双目的测距原理区别:单目测距原理:先通过图像匹配进行目标识别(各种车型、行人、物体等),再通过目标在图像中的大小去估算目标距离。这就要求在估算距离之前首先对目标进行准确识别,是汽车还是行人,是货车、SUV还是小轿车。准确识别是准确估算距离的第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建立并不断维护一个庞大的样本特征数据库,保证这个数据库包含待识别目标的全部特征数据。比如在一些特殊地区,为了专门检测大型
Android 蓝牙测距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设备之间的距离测量,这在许多应用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实时定位、智能家居控制等。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涉及到诸多的技术细节和潜在挑战。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记录我在实施“Android 蓝牙测距”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时间轴(问题演进过程):
- **2023年1月**:起初,团队决定在项目中添加蓝牙测距功能,预计可以提升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