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端工资比后端低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据我所知,至少在杭的网易、阿里,前端跟后端是一个批发价。关于以上,我说的是业务层的。假如你非得说开发Web 3D引擎的前端比一个普通的Java价格贵,或者玩hadoop的数据研发比一个普通前端高这就是属于杠精了。我们指的前后端,一定是web开发的前后端,属于web业务开发。不然写中间件、大数据的后端,写web 3D引擎、前端框架设计的前端,都属于脱离
转载 2023-07-17 21:52:08
50阅读
1点赞
偶然间看到一篇博客写的 就转载一下。服务框架:Dubbo,zookeeper,Rest服务 缓存:redis,ehcache 消息中间件:ActiveMQ,kafka 负责均衡:Nginx 分布式文件:FastDFS 安全框架:Apache shiro 任务调度:quartz 持久层框架:mybatis 日志:log4j 项目基础搭建。spring,springmvc, 环境搭建:linux下,
转载 2023-06-27 23:00:24
204阅读
后端的应用架构经过发展,分为单一应用架构、垂直应用架构、分布式应用架构、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应用架构、微服务架构等。一、单一应用架构把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项目里面,类似于刚学习时的SSM,就把所有的功能都放在同一个项目。适用于小型网站,小型管理系统,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到一个功能里,简单易用。缺点: 1、性能扩展比较难       2、
本文为大家解析前后端分离架构的特点,通过一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清楚地了解这一趋势的发展优势。 现如今,前后端分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于前后端工程师而言是有利的,可以各司其职,做好本职位份内的事,有利于企业提升办公效率和推进数字化进程。本文就为大家解析前后端分离架构的特点,通过一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清楚地了解这一趋势的发展优势。一、关于前后端分离架构其实,前后端
转载 2023-05-25 08:35:47
417阅读
1. 概述本文以淘宝作为例子,介绍从一百个并发到千万级并发情况下服务端的架构的演进过程,同时列举出每个演进阶段会遇到的相关技术,让大家对架构的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文章最后汇总了一些架构设计的原则。欢迎扫一扫2. 基本概念在介绍架构之前,为了避免部分读者对架构设计中的一些概念不了解,下面对几个最基础的概念进行介绍:分布式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在不同服务器上部署,即可称为分布式系统,如Tomcat和数据库
小哈项目后端--baron框架介绍工作开始前准备1.设计数据库2.Navicat建库建表3. 使用相关工具(mybatis-generator-gui)快速生成代码(实体类,dao层的接口和xml)controller层(接口层)service层(业务层)dao层(包含Mapper接口和映射XML文件) 框架介绍后端项目大概分为这么几层model(实体层)、controller(接口层)、ser
转载 2023-09-17 21:12:11
100阅读
https://github.com/xingshaocheng/architect-awesome/blob/master/README.md#kafka
转载 2023-07-07 10:01:23
78阅读
本文将介绍简单的支持较高性能的后台架构,由于笔者仍是学生,还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业界的后台架构与实现,所以仅凭个人学到的一些知识完成本文的编写。个人愚见,若有不足,敢请教导,不胜感激。 项目整体架构部署如下:由上图可看到后台总共有四种服务器:用于分配处理请求实现负载均衡的代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Redis缓存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当然了,静态资源可以存放于Nginx服务器本地也可以再添加静态资源服务
单体架构所有的代码操作,都集成在一个服务里,并且只使用这个服务进行维护开发,只需要部署在一台服务器即可,也就是共同使用同一个WEB服务器运行。 图片示例:优点:容易部署与维护小型服务容易开发与上线缺点:耦合度极大,如果后期需要扩展,基本扩展不了。一个地方出问题,其他地方一样受到牵连。垂直架构将单体架构中的每个模块分成多个模块运行在多个服务器,一个单体项目就是一个模块。例如:当前有两个模块分别是首页
转载 2023-08-10 16:29:22
89阅读
1.应用场景无论面试还是工作当中总能听到一些专有术语,而不知其意,这里帮助我们简要了解其含义,或者说作为一个引子,查询手册作用。 2.学习/操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一. 系统开发高内聚/低耦合高内聚指一个软件模块是由相关性很强的代码组成,只负责一项任务,也就是常说的单一责任原则。模块的内聚反映模块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
 我起初认为前后端分离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前后端分工就叫做前后端分离,其实是前端所有用到的数据都是后端通过异步接口的方式提供的,前端只管页面的展示及效果。 在业务逻辑复杂的系统里,我们最怕维护前后端混杂在一起的代码,因为没有约束,M-V-C每一层都可能出现别的层的代码,日积月累,完全没有维护性可言。这个时候出现了前后端分离这种模式,虽然前后端分离没办法完全解决这种问题,但是可以大大缓解。
系统架构的演变 文章目录系统架构的演变架构演变图:1.集中架构2.垂直拆分3. 分布式服务4. 面向服务架构(SOA)5. 微服务架构 架构演变图: 集中式架构 垂直拆分 分布式服务 SOA面向服务架构
一、前端高可用架构设计用户请求——>DNS域名解析(轮询)——>Nginx虚拟ip(keepalived监测心跳)——>tomcat服务 DNS轮训缺点: a.只负责IP轮询获取,不保证节点可用 b.DNS IP列表变更有延时 c.外网IP占用严重二、后端高并发架构图一、千万级用户量压力预估预估客户数量1000万,根据28法则活跃用户200万,假设平均每个用户有30次点击,共计6
转载 2023-08-21 09:44:50
536阅读
 1. 前后端分离的架构:         1.前后端不分离:页面和数据都是同一个服务器返回的。         2.前后端分离:1. 后端服务器,处理请求,加载数据,返回响应                &
在分布式、微服务盛行的今天,绝大部分项目都采用的微服务框架,前后端分离方式。题外话:前后端的工作职责越来越明确,现在的前端都称之为大前端,技术栈以及生态圈都已经非常成熟;以前后端人员瞧不起前端人员,那现在后端人员要重新认识一下前端,前端已经很成体系了。一般系统的大致整体架构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小伙伴会回复说,这个架构太简单了吧,太low了,什么网关啊,缓存啊,消息中间件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是小公司的话,培训学习、内部分享的机会会很少,一般就是拼命加班赶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年工作那段时间,太多东西不懂的,一切听从老大的安排,敲敲代码,看看数据库,测试自己和别人的代码;就这样恍恍惚惚干一年,第二年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自己还要这样吗?当然是否定的,不可能的,一年的经验自己完全可以入行了,是时候该学习怎么进行需求分析,怎么设计数据库
后端分离开发架构设计一、为什么要使用前后端分离 1.理解 MVCMVC是一种经典的设计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即模型-视图-控制器。M主要负责数据与模型,V主要负责显示,C主要负责交互与业务模型是用于封装数据的载体,其本质是一个普通的Java Bean,包含一系列的成员变量及其getter/setter方法; 2) 视图而言,更加偏重于展现,在Java中可通过JSP来充
在数据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分明的当下,前后端分离架构可以让前、后端的工程师们做好各自分内的事,专注于各自领域,从而提升整体办公效率和推进数字化进程。说到这,有不少朋友会问我们,前后端分离架构好用吗?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来了解什么是前后端分离架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一、了解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
这几年,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前后端分离模式已经是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前后端分离框架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这几年,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前后端分离模式已经是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前后端分离将是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的坚实基础。总体而言,前后端分离框架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springBoot和SpringMVC的区别: 两者联系: spring在刚开始的时候使用工厂模式(DI)和代理模式(AOP)解耦应用组件,进而开发出适用于Web开发的SpringMVC,在实际开发过程当中会使用到很多样板代码,就开发出了懒人版的SpringBoot;区别: 1、springMVC是Spring的一个模式,是一个Web框架,提供了一个轻度耦合的方式来开发Web应用;2、Sprin
转载 2023-08-24 11:12:52
15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