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经常要在Linux下收取组播数据,特将一些异常情况记下:1.没有添加组播路由 Linux下没有添加对应组播路由的情况时,是无法用程序收到组播数据的,这是出现问题时要检查的第一条。2.组播路由添加错误 添加组播路
转载
2013-08-17 21:39:00
321阅读
个人认为,理解报文就理解了协议。通过报文中的字段可以理解协议在交互过程中相关传递的信息,更加便于理解协议。因此本文将在IGMPv2协议报文的基础上进行介绍,以详细介绍主机-路由器IGMP组播协议。IGMPv1和IGMPv3则只进行比对介绍。关于IGMPv2相关内容,可参考1997年发布的RFC2236。关于路由器组播路由协议相关内容,可参考博客 – 组播PIM-原理介绍+报文分析+配置示例。关于域
转载
2024-07-23 10:27:05
237阅读
1. 组播1)概念 1. 广播方式是发送给同一网段下的所有主机,过多的广播会占用大量网络带宽,会造成广播风暴,影 响正常通讯; 2. 主机之间一对一组的通讯模式,也就是只有加入了同一个组的主机可以接收到此组内的所
转载
2023-12-01 12:41:51
208阅读
12.1 组播技术基础在IPv4中有三种通信方式:单播、组播、广播。但因为广播非常容易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所以在IPv6中取消了广播,以前通过广播实现的功能由组播代替。如上图所示,Server是一台多媒体服务器,PC1、PC2、PC3都期望实时的收看Server播放的视频。采取单播方式:Server需要在本地分别为三台PC发送数据包,接收者不能随意的离开或变更IP。当接收者规模比较庞大时,尤其会对
转载
2024-10-20 13:57:51
26阅读
Tcpdump详解
实用命令实例
默认启动
tcpdump
普通情况下,直接启动
tcpdump
将监视第一个网络接口上所有流过的数据包。
监视指定网络接口的数据包
tcpdump -i eth1
如果不指定网卡,默认tcpdump只会监视第一个网络接口,一般是eth0,下面的例子都没有指定网络接口。
监视指定主机的数据
一.为什么需要组播IPV4包含三种数据传送方式:单播,广播和组播。其中单播在传送数据时,主机和客户端之间进行一对一的通信,如果有多台客户端请求相同的数据,主机需要逐一发送多次。在客户端数量较少时,这种重复是可以接受的,当客户端数量过多时,网络带宽将无法支撑。而广播在传送数据时,不管接受者是否需要,都将收到主机广播的数据。在浪费了网络带宽的同时,也有可能造成数据的泄露,增加网络安全风险。但是由于组播
转载
2024-09-10 11:38:32
24阅读
# Android 组播包接收指南
在Android开发中,接收组播包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但对于某些应用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带领你一步步实现Android应用接收组播包的功能。文章首先将给出一个流程框架,然后详细分析每一步的具体实现。
## 流程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申请权限 | 在AndroidManifest.xm
原创
2024-10-23 03:41:49
68阅读
在Android开发中,发送组播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网络通信功能。本博文将详细记录解决“android 发送组播包”这一问题的全过程,涵盖环境预检、部署架构、安装过程、依赖管理、版本管理和最佳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 环境预检
在进行组播包发送之前,首先需要对环境进行预检。为了便于分析,我将环境的兼容性与支持状况使用四象限图示意。
```mermaid
quadrantChart
t
单播单播的每个数据包都有特定的目的地址,对于同一份数据,有多个接收者,那么单播服务器就要创建多份相同的数据,会消耗网络资源,适用于用户稀少的网络。主要应用有电子邮件,网上银行业务。网络视频用的是单播转发,而不是组播,因为不是每个人点开网络视频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广播(Broadcast)是在一台源IP主机和网络中所有其它的IP主机之间进行,属于一对所有的通讯方式,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不管
转载
2024-07-26 09:44:38
21阅读
PIM利用单播路由表的路由信息进行组播报文RPF检查创建组播路由表转发组播路由器需要依据哪些信息进行转发各接口所在网段有无潜在接收者接收者需要接收哪些组的数据PIM运行与组播路由器之间负责建立和维护组播路由器 并正确 高效地转发组播数据包建立从组播源到多个接收端的无环转发路径 即组播分发树(SPT RPT)工作原理给组播提供路由信息可是任何一种单播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器和单播路由协议无关 (这无关是指
之前有写过c#局域网桌面共享软件制作(),完成了一个简易的点对点的桌面共享demo,使用的就是Tcp协议,当时由于接收端接收数据用了一个比较大的byte数组来一次性接收完整张图片数据,所以有人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用“循环接收数据以节省内存分配”呢?的确,固定缓冲区大小这种方式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所以我们参考RTP包的方式对图片数据进行分包传输。这样做也避免了出现大
/***考试周,我抓紧把ZigBee的记录补一下,其实早就做了,被学院的事情耽搁了,博客一直没写,这两天给他补上************/前言: Zigbee 的通讯方式主要有三种点播、组播、广播。点播,顾名思义就是点对点通信,也就是 2 个设备之间的通讯,不容许有第三个设备收到信息;组播,就是把网络中的节点分组,每一个组员发出的信息只有相同组号的组员才能收到。广播,最广泛的也就是 1 个设备上发
通常,在传统的网络通讯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两台主机之间进行的“一对一”的通讯方式,即单播,第二种是一台源主机与网络中所有其他主机之间进行的通讯,即广播。那么,如果需要将信息从源主机发送到网络中的多个目标主机,要么采用广播方式,这样网络中所有主机都会收到信息,要么,采用单播方式,由源主机分别向各个不同目标主机发送信息。可以看出来,在广播方式下,信息会发送到不需要该信息的主机从而浪费
转载
2023-09-04 21:22:23
154阅读
目前大多数操作系统和网络路由器均提供了组播功能,其将决定如何高效地将消息转移到各个主机。IP组播建立在UDP基础上,其比单播通信宽,但比广播通信要窄且目标更明确。组播将数据从一个主机发送给多个不同的主机,数据只传送到加入某个特定小组的客户端,这和公开会议相类似。组播节省带宽的做法:数据在每个路由干路上只有一个副本在传输,仅到达目的小组时才会进行复制分发。 组播大多数工作都由路由器完成,这
转载
2023-09-30 20:52:19
541阅读
二层组播相关协议包括IGMP 和GMRP协议。让我们从分析组播MAC地址开始,逐步而深入的了解二层组播。组播MAC地址所谓组播MAC地址,是一类逻辑的MAC地址,该MAC地址代表一个组播组,所有属于该组的成员都接收以该组对应的组播MAC地址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帧。注意的是,组播MAC地址是一个逻辑的MAC地址,也就是说,在网络上,没有一个设备的MAC地址是一个组播MAC地址。组播MAC地址跟
转载
2024-01-29 04:02:12
433阅读
组播(Multicast)传输: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如果一台发送者同时给多个的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只需复制一份的相同数据包。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骨干网络出现拥塞的可能性。单播、组播、广播的差别可以看下图:单播(unicast): 是指封包在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中,目的地址为单一目标的一种传输方式。它是现今网络应用最为广泛,通常所使用的网络协议或服务大多采用单播传输
一、组播的起源和应用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网络会议、视频点播、远程教学等服务大量兴起,这些服务大多符合点到多点的模式,特别适合于IP组播的应用。一个发送者需要同时向多个接收者发送完全相同的信息时,如果采用单播方式,则网络需要传输大量的报文,路由器性能和低速WAN链路都会成为瓶颈。若采用广播的方式,虽然源端只发送一份数据,但目标网段内的每个主机都会收到报文,并且由于路由器隔离广播
转载
2023-08-30 20:31:38
347阅读
内容: Introduction ecmh ffrouting igmpproxy mcproxy mrd6 mrdisc mrouted pim6sd pimd quagga smcroute xorpIntroduction: 互联网上充斥着许多组播路由程序的废弃遗留物。有一些正在积极发展。功能各不相同 有些人只支持IPv4。有些仅支持单个特定协议,例如PIM-SSM(单源多播)。我将尝试在此
转载
2024-01-24 21:21:15
151阅读
一、单播、广播、组播数据传输特点 单播传输:同一份流量给多个接收者,随着接收者的增多,导致服务器压力过大、链路压力过大、数据传输有效性降低广播传输:只需产生一份流量,多个接收。广播传输不能穿越路由器,安全性较低、有偿服务得不到满足组播传输:组播源仅仅发送一份流量、一条链路之间不能传递重复流量,组播源传递流量不再关注接收者的数量和位置,保证同步性(路由器会进行判断,当有接受者,会复制几份传递) 应用
转载
2023-07-24 16:39:06
3阅读
一、引言 1.1、 问题的引出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单一媒体相继成为网络传输中的数据,进而各种媒体的融合使得网络多媒体运用层出不穷。目前,在Internet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其中不少是高带宽的多媒体应用,譬如网络视频会议 (可视化IP电话会议系统)、网络音频/视频广播、多媒体远程教育、远程会诊,而传统网络最初是为数据传输而设计的,是典型的点点通信模式,是为保证数据可
转载
2023-10-04 18:13:04
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