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记录一套标准的、无侵入的的容器化应用日志收集方案:什么样的日志应该被收集?如何输出为结构化日志?使用EFK无侵入的收集分析日志定制ASP.NET Core日志; 将结构化日志输出到stdout;  
转载
2024-04-23 19:51:27
34阅读
近年来,传统电信运营商正迎来一个最具挑战的时代。曾为电信运营商带来高利润收益的业务规模正不断缩水;曾以引为傲的管理模式、业务推广模式也渐渐成为运营商变革的核心。外有OTT厂商入侵,内有虚拟运营商竞争,随着一个业务应用上线时分秒必争来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以此快速占领市场的新时代的到来,传统运营体系已然很难匹配这一市场变化,运营体系重构也必将重建。 市场变局 语音业务逐渐被数据业务所代替。运营商的网络
转载
2024-03-25 09:33:30
79阅读
一、为什么要进行业务容器化改造1.1 传统业务面临的问题 世界著名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因此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在IT领域也是如此,对于一个业务系统来说,是否需要作出改变,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业务的需求变化,这里的需求包含业务功能的需求、支撑更多用户访问量的需求、应用部署运维和升级的需求、业务开发管理的需求等;一个是技术的发展变化,即
转载
2024-02-25 18:45:24
141阅读
当代开发的最佳实践要求采用 Docker、Kubernetes 和其他容器技术,尤其是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企业应用程序部署和使用正在因容器而发生变化。容器本身的移动性和更高的效率是它们的两个关键优势。软件可以在容器中执行,而不必担心依赖性或操作系统。因此,容器简化了您的软件架构,并使您能够放弃创建具有适当设置和库的生产环境,因为容器默认配备了此类功能。关于容器中的 Java 应用程序,您需要了解什
转载
2024-08-06 19:20:48
31阅读
导读:本文以“实践过程中问题与思考”为主体,与大家分享其中的过程和经验,希望大家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避免相关问题,形成更佳实践。首先简单说下我们要做什么,不谈理念,不谈哲学,我们要做一款基于微服务架构,可以同时运行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的容器云平台,以DevOps为目标,提升协作效率,快速交付。为什么选择阿里云现在的公有云如雨后春笋,国外如AWS、Azure、Bluemix,国内如BAT、DaoClou
转载
2024-04-15 20:59:39
61阅读
一、应用容器化改造四大难点应用容器化改造难点1:容器化后核心系统和非核心系统如何共存在同一主机,兼顾成本和安全性?容器的隔离性没有虚拟机强,他们共享同一主机内核,如果一个核心系统和非核心系统共存在一台主机运行,可能非核心服务因为某种缘故导致内核crash,所在主机所有的服务都回收到影响,我们也不可能一个物理机只跑一个核心服务,那样的话成本太高。@gxcornflakes:首先,对于银行业,容器技术
原创
2021-04-22 13:11:14
1731阅读
本文是基于 apache dubbo 2.7.0 版本的源码和参考官网的集群章节而成。 为了避免单点故障,现在的应用通常至少会部署在两台服务器上。对于一些负载比较高的服务,会部署更多的服务器。这样,在同一环境下的服务提供者数量会大于1。对于服务消费者来说,同一环境下出现了多个服务提供者。这时会出现一个问题,服务消费者需要决定选择哪个服务提供者进行调用。另外服务调用失败时的处理措施也是需要考虑的
写在前面拉勾网于2019年3月份开始尝试将生产环境的业务从UHost迁移到UK8S,截至2019年9月份,QA环境的大部分业务模块已经完成容器化改造,生产环境中,后台管理服务已全部迁移到UK8S,部分业务模块也已完成容器化。迁移过程遇到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同时深刻体会到K8S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像资源使用率的提升,运维效率的提升,以及由于环境一致性带来的业务迭代的加速。本文从拉勾网的业务
转载
2024-04-04 09:42:06
87阅读
Kubernetes是一个用于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开源平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Kubernetes对应用程序进行容器化改造。我将通过以下步骤来帮助你理解这个过程:
步骤 | 描述
------------- | -------------
步骤 1:准备环境 | 安装Kubernetes集群并配置相关的工具和依赖。
步骤 2:创建Docker镜像 | 创建应用程序的Doc
原创
2024-01-23 10:10:08
155阅读
本文只是使用dom4j与反射技术,模拟spring容器从配置文件读取配置信息,进而为用户提供实体bean,并且解析了使用了setter进行依赖注入的属性.首先看看正版的spring所做的事情,如下junit case test代码SpringTest.javapackage com.undergrowth.test;
import static org.junit.As
容器化后无损上下线解决方案说明: 本文主要以 Spring Cloud 应用举例1. 背景绝大数事故发生在应用上下线发布阶段,所以要尽可能避免发布过程中由于应用自身代码问题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业界发布规范:可灰度(可以通过 Argo Rollout/OpenKruise 支持)可观测(容器状态、容器速查大盘、发布/配置变更/K8s 事件、业务日志/业务埋点、jstack/jvm/gc、链路,主要是通
转载
2024-09-27 19:15:32
60阅读
“容器技术将一个应用程序及环境依赖(如库、配置文件)封装在一个轻便的容器镜像文件中。” 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Anna Belak说。“容器技术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关系从底层基础架构中分离出来。因此,不同的操作系统发行版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可能导致的异常问题被最大化的避免和消除,从而使软件在从一个计算环境移动到另一个计算环境时确保其环境一致性并可靠高效的部署和运行。”因此,容器化的应用能够相
转载
2024-02-28 20:37:33
44阅读
如何理解容器,容器化的由来?它有何优缺点?一、如何理解容器二、虚拟机技术的由来三、容器化技术的由来四、容器化技术的优点以及局限性 一、如何理解容器“容器”英文单词 Container ,翻译过来也可以是“集装箱”,那为什么要把容器比作集装箱呢? 首先,集装箱的作用是对商家的货物进行打包隔离,一般会将不同商家的货物打包装到不同的集装箱内,这样不管是装载还是卸货都不容易混淆。另外,集装箱还有一个更重
转载
2024-02-28 20:13:36
133阅读
大数据的需求热度,从来都是这个时代的浪尖。然而由于大数据系统的复杂性,一度导致业界大数据已死的各种声音不断。尤其是当MapR被HPE收购,Cloudera公司股票持续跌成狗,使得这种声音进一步放大。其实,大数据的需求一直在,只是传统的大数据实现系统需要考虑重新构建。而容器依靠其自身的标准化,一次构建,随处运行的能力,使得非常适合大数据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容器技术当前正是那只火遍全球的当红辣子鸡。1
我叫李小财,最近公司打算使用华为云·云容器引擎CCE来做应用容器化改造,派我来率先体验。 简单体验产品以后,我发现控制台多样庞大的功能反而让人有一些迷茫:我要怎么把原本的虚机应用容器化?我要如何部署容器化应用??我的容器化应用要如何管理??? 在我将这些问题告知华为云以后,产品经理表示:并迅速上线了新版本!体验中心新功能——快速入门,熟练使用CCE 体验中心的功能旨在
转载
2024-04-16 22:30:24
48阅读
在2019年,协作将成为一个受所有人关注的新趋势,这是由推动融合技术的普遍采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2019年的技术融合以及协作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1、容器“到2019年,我们将看到容器与云/边缘计算/物联网之间的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容器将成为主要的工作负载打包格式,(与Kubernetes一起)其执行模型将提供跨云/边缘计算甚至是一些物联网设备的一致性,”Red Hat的首席架构师
转载
2024-04-25 21:57:05
13阅读
微服务的发展微服务倡导将复杂的单体应用拆分为若干个功能简单、松耦合的服务,这样可以降低开发难度、增强扩展性、便于敏捷开发。当前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推崇,很多互联网行业巨头、开源社区等都开始了微服务的讨论和实践。微服务落地存在的问题虽然微服务现在如火如荼,但对其实践其实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中小型互联网公司,鉴于经验、技术实力等问题,微服务落地比较困难。如著名架构师Chris Richardson所言,
转载
2024-04-30 08:11:36
120阅读
“容器技术将一个应用程序及环境依赖(如库、配置文件)封装在一个轻便的容器镜像文件中。” 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Anna Belak说。“容器技术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关系从底层基础架构中分离出来。因此,不同的操作系统发行版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可能导致的异常问题被最大化的避免和消除,从而使软件在从一个计算环境移动到另一个计算环境时确保其环境一致性并可靠高效的部署和运行。” 因此,容器化的应用能够
转载
2024-04-22 21:42:55
55阅读
1. Veritas NetBackup 客户端容器简介
为保护部署在容器中的应用程序,Veritas提供了NetBackup客户端容器,NetBackup客户端容器根据NetBackup策略来响应对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备份请求,具体备份策略取决于应用程序要求满足的SLA(服务等级要求)。当前,NetBackup客户端容器可用于
转载
2024-04-23 20:39:37
47阅读
/ 从“微服务”说起 /随着微服务架构应用开发的大量应用,很多IT公司纷纷推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新产品,最开始微服务提供商把微服务部署在虚拟机里,实现微服务的隔离性。随着IT行业高速发展,虚拟机不能进行快速扩展,无法立即对瞬时突增的负载或者流量做出反应。并且从成本考虑,使用传统的虚拟机技术,为了实现隔离性,每个应用或者微服务都必须运行在一个虚拟机里,这是操作系统和资源的重复和浪费,传统的虚拟机技术
转载
2024-03-16 00:18:12
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