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总结归纳1、数据管理技术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输入、存储、检索、维护和输出的技术。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3、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在数据库中的抽象,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4、数据模型通常包括3个要素:(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完整性约束。5、数据库理论领域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
MPLS是一种基于标签的多协议数据包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中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和网络性能。那么MPLS究竞是在OSI模型的第几层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MPLS的工作原理。MPLS的核心概念是在网络数据包上附加一个标签(Label),通过这个标签来指导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当一个数据包进入一个MPLS网络时,路由器会为这个数据包分配一个唯一的标签,并根据这个标签来确定数据包
原创 2024-02-28 09:27:35
75阅读
# Redis层级解析与示例 Redis是一种开源的内存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广泛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和数据库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层级架构,带你了解Redis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并通过示例来演示其使用方式。 ## Redis架构概述 Redis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1. **网络层**:负责TCP连接的创建与处理。 2. **协议层**: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与响应,采用RESP
原创 2024-10-03 04:00:30
7阅读
在网络通信领域中,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中。那么,OSPF究竟属于网络的哪一层呢? OSPF是一种属于网络层的协议,也就是说它工作在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而OSPF的作用正是在这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的。 作为一种动态路由协议,OSPF的主要功能是使网络中的各个路由器之间能够实现路由表
原创 2024-02-21 16:31:24
193阅读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中进行路由选择的动态路由协议。它被设计用于在大型网络中优化数据包的转发,提供更快的转发速度和更高的带宽利用率。OSPF是在TCP/IP协议栈中的哪一层呢? 根据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网络通信可以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原创 2024-02-04 11:51:06
174阅读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用于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它主要用于在大型企业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和路由信息的分发。那么,OSPF在计算机网络的哪一层工作呢?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它工作在网络层(第三层)。在七层OSI模型中,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路径选择。OSPF通过在网络中广播链路状态更新消息来选择最佳路径,并构建一个路
原创 2024-02-01 11:33:07
449阅读
BGP(边界网关协议)和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是互联网中常用的网络协议,它们在不同的层级上工作。那么,BGP和MPLS分别处于第几层呢? BGP是一种运行在网络层(第三层)的协议,用于在不同自治系统(AS)之间进行路由选择和交换信息。它的主要作用是让不同的AS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并且能够选择最佳的路径来传输数据。BGP使用TCP作为传输协议,通过与相邻的路由器建立连接并交换路由信息,实现了互联
原创 2024-02-05 13:55:35
193阅读
MPLS协议是第几层?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协议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常用于构建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和实现基于IP的跨域服务。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分为多个层级,每个层级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那么MPLS协议是处于网络协议模型的哪一层呢? 为了更好地了解MPLS协议所处的层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O
原创 2024-02-02 15:35:37
120阅读
                                                       &nbsp
OSPF是一种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常用于Internet和企业网络中。它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可以根据链路状态信息计算最短路径,实现快速的路由收敛。那么,OSPF到底工作在网络的哪一层呢? OSPF是一种网络层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在OSI模型中,第三层是网络层,负责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OSPF通过洪泛更新,建立邻居关系,交换链路状态信息,计算最短路径等过程,
原创 2024-02-23 11:43:32
156阅读
在计算机网络中,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都是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两者在实现原理和运行机制上均有一定差异,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位置。 首先来说RIP协议,RIP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传递路由信息来决定数据包传输的最佳路径。RIP协议是一个较为简
原创 2024-02-20 10:24:49
204阅读
一、实验拓扑:二、实验场景如图所示,拓扑为某个大型企业的网络结构,骨干网络接了电信和联通两个运营商。要求10.1.x.x/24的业务通信走的是A平面;10.2.0.x.x/24的业务通信走的是B平面。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实现备份,保障网络畅通,要求网络有高实用性、扩展性。三、实验步骤1、配置各个路由器的底层IP地址(以R1为例,其余的类似)配置略 2、AS内部起一个ospf,保证AS内部全网可达
协议一提到协议,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 TCP 协议、UDP 协议等等,并且这些网络传输协议的实现有点晦涩难懂。虽然在 RPC 中我们也会用到这些协议,但这些协议更多的是对我们上层应用是透明的,我们 RPC 在使用过程中并不太需要关注他们的细节。那RPC 协议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我举个例子,你立马就明白了。HTTP 协议是不是很熟悉(本博客里面所说的 HTTP 默认都是 1.X)? 这应该是我们日常工作
转载 10月前
37阅读
一:简单介绍防火墙,其实说白了讲,就是用于实现Linux下访问控制的功能的,它分为硬件的或者软件的防火墙两种。无论是在哪个网络中,防火墙工作的地方一定是在网络的边缘。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需要去定义到底防火墙如何工作,这就是防火墙的策略,规则,以达到让它对出入网络的IP、数据进行检测。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3、4层的防火墙,叫网络层的防火墙,还有7层的防火墙,其实是代理层的网关。对于TCP/IP的七层模
转载 2024-06-14 20:16:20
53阅读
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通信技术公司,其产品线涵盖了多个领域,其中路由器和交换机是其重要的产品之一。在网络通信中,路由器和交换机通常被用于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它们在整个网络架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网络通信中,路由器和交换机通常被称为网络设备,它们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路由器主要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它可以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转发,帮助不同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而交换机则主要用于内部网络中进
原创 2024-02-23 13:03:54
62阅读
Servlet实战-菜单数据查询1.菜单表的设计菜单表的创建表数据drop table if exists t_menu; /*==============================================================*/ /* Table: t_menu */ /*=
转载 2024-10-18 20:53:46
39阅读
# MySQL递归查询:当前第几层 在MySQL数据库中,递归查询是指在一个表中查询出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据,包括子级、子子级等多层级数据。递归查询在处理树形结构、层级关系等数据时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获取数据的层级信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来进行递归查询,并找出当前数据所在的层级。 ## 什么是递归查询 递归查询是指在查询过程中引用了自身的查询方式,通过不断迭代
原创 2024-05-09 06:30:04
118阅读
# 获取Python当前递归是第几层 ## 概述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通过`sys`模块来获取当前递归的深度。这对于一些递归函数的调试和优化非常有帮助。在本文中,我将向你展示如何实现获取Python当前递归是第几层的功能。 ## 实现步骤 下面是整个实现过程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1 | 导入sys模块 | | 步骤2 | 创建一个
原创 2024-06-04 03:49:01
114阅读
前言自定义View是Android开发者必须了解的基础;而Canvas类的使用在自定义View绘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上有大量关于自定义View中Canvas类的文章,但存在一些问题:内容不全、思路不清晰、简单问题复杂化等等今天,我将全面总结自定义View中的Canvas类的使用,我能保证这是市面上的最全面、最清晰、最易懂的文章较长,建议收藏等充足时间再进行阅读阅读本文前请先阅读 
编程语言,你学到第几层了?
转载 2021-07-26 16:45:41
7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