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pt()函数 收藏人:张岩峰 1.accept() :在一个套接口接受一个连接。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
在进入我们的正题之前,再来复习一波编写服务器的函数流程吧服务器端:
socket()-->bind( )-->listen()-->accept()-->read()/write()--->close()
socket()//创建套接字
bind()//分配套接字地址
listen()//等待连接请求状态
accept()//允许连接
read()/write()
转载
2024-06-05 13:20:00
76阅读
# 在Python中使用accept方法
在Python编程中,处理输入和事件的能力是构建用户友好型应用程序的关键。`accept` 方法通常出现在图形用户界面(GUI)编程以及网络编程中。本文将通过示例介绍 `accept` 的基本使用,解释其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应用,同时提供相应的类图和关系图以增强说明。
## 一、`accept` 方法概述
在Python中,`accept` 方法主要出
上一章了解了listen函数,这一章在学习两个函数:accept和close我们先来看下accept函数,accept函数是从监听套接字的完成连接队列中接收一个连接,如果完成连接队列为空,那么这个进程休眠。我们还是一样,先来看下它的定义:int accept (int __fd, __SOCKADDR_ARG __addr,socklen_t *__restrict __addr_len)我们来看
转载
2024-03-06 08:50:02
144阅读
socket编程之accept()函数 名称accept()接收一个套接字中已建立的连接使用格式#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accept(int sockfd,struct sockaddr *addr,socklen_t *addrlen);功能参数描述accept()系统调用主要用在基于
转载
2023-12-16 22:02:55
62阅读
1.常用的函数sk.bind(address)
s.bind(address) 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address地址的格式取决于地址族。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sk.listen(backlog)
开始监听传入连接。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
backlog等于5,表示内核已经接到了连接请求,但
转载
2023-06-04 13:40:40
376阅读
在服务器端,socket()返回的套接字用于监听(listen)和接受(accept)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这个套接字不能用于与客户端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 accept()接受一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所谓“新的”就是说这个套接字与socket()返回的用于监听和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套接字不是同一个套接字。与本次接受的客户端的通信是通过在这个新的套接字上发送和接收数
转载
2023-12-19 19:29:42
116阅读
Python网络编程注意事项Socket编程思路服务端客户端TCP编程服务器端客户端多线程创建服务器UDP编程 注意事项在python3之后,socket传递的都是byte数据,字符串需要转换string.encode()。另一端接受Byte数据想要转为字符串,需要bytes.decode()。accept()和recv()方法都是阻塞。阻塞是指,程序会停在那里,一直等到有数据过来。Socket
转载
2023-10-07 13:23:19
125阅读
作者:xiaoyu在学习爬虫的过程中,相信大家对HTTP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它好像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被迫所需,我们每次都要使用开发者工具去查看请求头,响应头,以及头中的各个字段,使用别人封装好的模块填入信息,敲几行代码就解决了。面对简单的爬取任务,我们也许根本不用管它是什么,但可能等我们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无从下手。认识并深刻理解HTTP对于爬虫的实现过程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
转载
2024-03-06 00:00:13
32阅读
1 Python for循环
for循环用于迭代序列(即列表,元组,字典,集合或字符串)。
这与其他编程语言中的 for 关键字不太相似,而是更像其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的迭代器方法。
通过使用 for 循环,我们可以为列表、元组、集合中的每个项目等执行一组语句。
转载
2023-05-28 21:20:31
355阅读
# 流程描述:
#
# 1. 服务器根据地址类型(ipv4, ipv6), socket类型, 协议创建socket;
#
# 2. 服务器为socket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
#
# 3. 服务器socket监听端口号请求,随时准备接收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这时候服务器的socket并没有被打开;
#
# 4. 客户端创建socket
#
# 5. 客户端打开socket, 根据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
转载
2023-12-26 13:42:05
48阅读
#1、python2中raw_input与python3中的input是相同的,python2中也有input但是别用(不好用,忘记它)
#密码是明文的
username=input("username:")
password=input('password:')
print(username,password)
#2、密码变成密文
import getpass
username=input("
转载
2023-06-20 23:22:00
124阅读
功能:截取列表中的任何部分。 切片适用于列表、元组、字符串、range对象等类型。。 格式:[::]切片使用两个冒号分隔的3个数字来完成。 第一个数字表示切片开始位置(默认为0)。 第二个数字表示切片截止(但不包含)位置(默认为列表长度)。 第三个数字表示切片的步长(默认为1),当步长省略是可省略最后一个冒号。 1.切片操作不会因为下标越界而抛出异常,而是简单地在列表尾部
转载
2023-07-10 14:42:05
132阅读
with/as使用open打开过文件的对with/as都已经非常熟悉,其实with/as是对try/finally的一种替代方案。当某个对象支持一种称为"环境管理协议"的协议时,就会通过环境管理器来自动执行某些善后清理工作,就像finally一样:不管中途是否发生异常,最终都会执行某些清理操作。用法:12with expression [as var]:
with_block_code当expre
转载
2023-08-31 19:51:32
147阅读
布尔操作Python支持的布尔运算符有or, and, not。如下表: 解释如下:or是一个短路操作符,所以它只在第一个参数为假的情况下计算第二个参数。and是一个短路操作符,所以它只在第一个参数为真时才计算第二个参数。优先级 not>and>or.not的优先级比非布尔运算符低,因此not a == b被解释为not (a == b),而a == not b是一个语法错
转载
2024-07-26 10:35:03
85阅读
1、查缺补漏1、Python允许用r’‘表示’’ "内部的字符串默认不转义。2、使用\n进行换行不方便的时候,使用>>> print('''line1
... line2
... line3''')
line1
line2
line33、Python提供了ord():字符转换成编码,chr()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4、字符串和字节形式1、由于Python的字符串类型是str,
转载
2023-09-21 09:59:31
246阅读
Socketsocket介绍: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对于文件用【打开】【读写】【关闭】模式来操作。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socket即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
转载
2024-03-06 17:16:59
64阅读
# Python中的accept函数
## 简介
在Python中,accept函数是一个用于网络编程的函数,它用于监听指定的网络端口,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一旦有连接请求,accept函数会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并返回新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 流程
下面是使用accept函数的一般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1 | 创建一个套
原创
2023-07-31 08:55:09
481阅读
# Python中的for-in-if语句用法
在Python编程语言中,`for`、`in`和`if`是三种常用的控制结构。理解和合理使用这些结构,可以让我们的代码更加简洁易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它们的基本用法,以及它们如何在循环中结合使用,同时提供示例和可视化关系图。
## 1. for in 语句
`for`循环用于遍历一个序列(如列表、元组、字典、集合或字符串)。其基本语法如下
# Python中的下划线用法
在Python中,下划线(_)是一个特殊的符号,有多种用法。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下划线在Python中的几种常见用法,并通过代码示例来演示其用法。
## 1. 作为临时变量
在Python中,通常使用下划线作为临时变量名,用于表示一个变量不会被使用。这在解构元组或列表时特别有用。
```python
# 解构元组
_, b = (1, 2)
print(b)
原创
2024-04-24 07:31:35
5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