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   1、基尔霍夫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仕兰微电子)   2、平板电容公式(C=εS/4πkd)。(未知)   3、最基本的如三极管曲线特性。(未知)   4、描述反馈电路的概念,列举他们的应用。(仕兰微电子)   5、负反馈种类(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
四、电压及它怎样影响超频:  在超频时有一个极点,不论怎么做或拥有多好的散热都不能再增加CPU的速度了。这很可能是因为CPU没有获得足够的电压。跟前面提到的内存电压情况十分相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提高CPU电压,也就是vcore就行了。以在RAM那节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完成这个。一旦拥有使CPU稳定的足够电压,就可以要么让CPU保存在那个速度下,要么尝试进一步超频它。跟处理RAM一样,小心不要让
笔记本CPU英文称Mobile CPU(移动CPU),它除了追求性能,也追求低热量和低耗电,最早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但是随CPU主频的提高, 笔记本电脑狭窄的空间不能迅速散发CPU产生的热量,还有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也无法负担台式CPU庞大的耗电量, 所以开始出现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Mobile CPU,它的制造工艺往往同时代的台式机CPU更加先进,因为Mobile CPU中会集成台式
CPU,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为“中央处理器”,在大多数网友的印象中,CPU只是一个方形配件,正面是金属盖,背面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针脚或触点,可以说毫无美感可言。但在这个小块头的东西上,却是汇聚了无数的人类智慧在里面,我们今天能上网、工作、玩游戏等全都离不开这个小小的东西,它可谓是小块头有大智慧。  作为普通用户、网友,我们并不需要解读CP
目录分段机制特权级检查GDT和LDT堆栈切换分页机制中断 分段机制  实模式中cs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段首地址,ip为cs所指向段的偏移,所以cs<<4+ip是当前cpu执行的指令。我自己学汇编的时候,整天念叨着段地址左移4位加上偏移才是实模式的地址,但到了实际的代码中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左移指令时候还是没想到这点。  保护模式中的cs是对一个数组的索引,也就是对GDT或者LDT表
CPU的核心电压是指CPU核心芯片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压CPU的I/O电压则指驱动I/O电路时所需要的工作电压。为了保证低功耗,驱动能力。从奔腾开始,CPU就采用双电压供电,并且都采用内核低电压,I/O电压的模式,这就保证了低功耗,驱动能力的要求。CPU的工作电压(Supply Voltage),即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任何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电,自然也有对应额定电压CPU也不例外。目
转载 2023-11-30 15:40:20
245阅读
Z790主板之间的区别? 很多朋友可能看着一堆参数容易迷糊,可以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Z790主板之间的差别大概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关键词:供电、散热、BIOS、拓展性 z790主板组装电脑怎么搭配更合适这些点很重要 http://www.adiannao.cn/du 供电:供电主要决定了CPU满负载时的下限,供电不足的话,CPU可能在满载的时候降频,低于标称的功率,俗称带不动。CPU超频也看供电,喜
转载 2023-11-17 19:37:14
194阅读
  适当给cpu减压可以延长cpu的寿命,cpu寿命的主要因素:工作温度,CPU占用率,过高的电压,过高的主频,工厂生产波动带来的个体差异,下面来看看怎么给cpu减压。    PLC一般采用市电(220V、50Hz),电网和频率波动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实时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电网的冲击会给整个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电网经常发生瞬时变化,可能对PLC系统造成干扰。为了提高系统
台式机和笔记本的CPU温度多少合适,过高会怎样,cpu温度跟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夏天的时候会高一点的。一般CPU空闲的时候温度在50°以内,较忙时65°以内,全速工作时75°以内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夏天环境温度过高,电脑最好不要长时间的开着,以免影响cpu的寿命;冬天由于环境温度很低,我们会发现cpu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度左右,。cpu温度过高会造成重新启动或蓝屏死机等现象。pu的耐收温度
●频率有时自动降低开机后本来166MHz的CPU变成133MHz了,显示的信息是“Defaults CMOS Setup Loaded”,在重新设置 CMOS Setup中的CPU参数后(软跳线主板),系统正常显示166主频,但不一定哪一天,又会重复上面的过程。方法:更换CMOS电池。  步骤:关机;在主板上找到纽扣形的锂电池;取下电池;
转载 2023-12-18 22:43:36
763阅读
计算机主板上所用到的电压标准我们看一下主板上都需要哪些电压标准,这些电压标准都用于何种设备、如何得来的。VCCcore(1.3-2.0V):CPU核心工作电压,由主机电源+5V通过RC5057进行PWM变换而来。VTT(1.5V):CPU总线上拉电压。由专门的电压调整器提供。VCC2.5V:主要是CLOCK CHIP要用到,由专门的电压调整器提供。VCC1.8V:GMCH和ICH的核心工作电压,由
# 技嘉主板BIOSCPU电压图解 在电脑硬件爱好者中,超频是一种常见的提升性能的方法。而超频的第一步就是调整CPU电压。本文将通过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如何在技嘉主板的BIOS中调整CPU电压,并提供代码示例。 ## BIOS简介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启动时运行的第一个软件,它负责初始化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技嘉主板的BIOS提供了丰富的设置选项,包括CPU电压调整。 ##
原创 2024-07-18 13:30:53
1801阅读
# 更新BIOSCPU电压降低导致死机问题解析 随着主板制造技术的进步,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更新成为了电脑硬件维护和性能提升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更新BIOS能修复一些bug并提高硬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更新BIOS后,用户会遇到“CPU电压变低死机”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 BIOS的作用 BIOS的主要功能是在开机时初始化硬件
原创 10月前
1115阅读
频率有时自动降低   开机后本来166MHz的CPU变成133MHz了,显示的信息是“Defaults CMOS Setup Loaded” ,在重新设置 CMOS Setup中的CPU参数后(软跳线主板),系统正常显示166主频,但不一定哪一天,又会重复上面的过程。   方法:更换CMOS电池。   步骤:关机;在主板上找到纽扣形的锂电池;取下电池;开机,重新设置CPU等参数。   说明:这种现
   最近由于项目的需要,需要在程序中获取机器的硬盘序列号和MAC地址等信息,在C#下,可以很容易的获得这些信息,但是在C++程序中感觉比较麻烦。经过百度,发现很多大虾都是通过WMI来获取这些硬件信息的,网上也有相关的代码,通过实际调试,也发现确实可以通过WMI来获取这些信息。前两天,在网上突然搜到一位大牛写的比较完整的程序,为了以后使用方便,就转载记录一下。同时,也会在大牛的
转载 2024-07-04 15:49:13
416阅读
       最近给笔记本和台式机硬件升级固态和内存以及一些设备,但是购买前细节大意了,于是遇到很多问题,虽然大部分基本解决了,但是还是总结一下。       首先还是说内存。目前主流的内存显然是DDR4。据百度百科的表述,“DDR4采用16bit预取机制(DDR3为8bit),同样内核频率下理论速度是DDR3的两倍”
转载 2024-01-15 14:38:51
154阅读
综合起来的话,一台家用台式电脑功率大致是在230-300W之间。电脑主机功率一般多大一、一般家用电脑电量计算的构成主要是:主机内的配件CPU、主板、硬盘、光驱、显卡等150W,如果液晶显示器为17寸的,那么就是40W,合计起来就是190w。想要知道具体的台式电脑功率是多少,这个就要看自己的电脑配置,大家可以上网用功率计算器算出每个配件的耗电,然后再相加就知道总功率是多少了。二、不同配件的耗能详情如
原标题:快速判断计算机电源好坏方法电脑用上一段时间或者长时间不开机,有一天我们在使用时突然发现电脑不能点亮(显示器上显示无信号输入),有时显示出现花屏、系统不稳定等等原因,都可能是因为电脑电源出现问题而导致的。而我们要怎么才能简单又快速的判断出是因为电脑电源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呢?1按下开机键后查看电源风扇是否转动。如果不能转动那么可以拆下进行排查。2为能准确判断是电源故障,拆下电源后可以用任何导体把
转载 2023-11-04 07:21:48
552阅读
怎么通过修改 DDR3 SPD 的值修改VDD?通过修改DDR3 SPD中的值来更改VDD并不可行。因为SPD只包含有关内存模块的元数据信息,例如制造商、大小、速度和时序参数等,而内存模块的电压通常由主板和处理器控制。主板和处理器通过内存控制器来管理内存模块的电压和时序设置,这些设置通常由BIOS或UEFI固件配置,而不是通过修改SPD。 如果您需要更改内存模块的电压设置,通常需要在BIOS或UE
cycloneII器件的每个bank都有VREF引脚,可用来独立支持任一种基准电压标准,其具有两重功能,如果某一I/Obank不使用基准电压标准,那么VREF引脚作为可用的I/O引脚。每个bank也有专用的VCCIO引脚,每个cycloneII器件都支持1.5V,1.8V,2.5V和3.3V的接口,各个独立的bank也支持不同的I/O电压标准。   每个I/O bank通过多个VCCIO
转载 2024-01-02 13:03:31
31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