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我们讨论下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它给每台机器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然后通过时间戳+标识+自增实现全局唯一ID。这种方式好处在于ID生成算法完全是一个无状态机,无网络调用,高效可靠。缺点一:如果唯一标识有重复造成ID冲突。缺点二:如果系统时间回拨, 造成ID冲突。Snowflake算法采用41bit毫秒时间戳,加上10bit机器ID,加上12bit序列号,理论上最多支持102
雪花算法是twitter开源的一个算法。由64位0或1组成,其中41位是时间戳,10位工作机器id,12位序列号,该类通过方法nextID()实现id生成,用Long数据类型去存储。我们使用idworker不建议每次都通过new的方式使用,如果在Spring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将该bean注入到Spring容器中 <bean id="idWorker" class="utils.IdWo
转载 2024-08-09 15:56:53
2273阅读
雪花算法是解决分布式id的一个高效的方案,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在使用雪花算法,当然还有公司自己实现其他的方案。该算法生成的是一个64位的ID,故在Java下正好可以通过8字节的long类型存放。所生成ID结构如下所示:但雪花算法依然存在id重复的问题:1、时间回拨产生的id重复 由于雪花算法严重依赖时间,所以当发生服务器时钟回拨的问题是导致可能产生重复id。当然几乎没有公司修改服务器时间,修
雪花算法产生一个类型为long的且全局唯一的数值,通常用于流水号的创建或者用户id的创建。实现原理核心表达式:long res = (assignedTimestamp << 31) + (machineTag << 26) + cnt;res即为输出的流水号。assignedTimestamp为分时时间戳,每隔1024秒更新为当前最新的时间戳(秒为单位),类型为long。
转载 2023-11-13 16:00:12
264阅读
背景分布式系统机构下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组件就是分布式id发号器,这个选择就比较多了,有uuid,美团开源的Leaf,有数据库自增序列,但是个人认为比较简单而且高效的方案就是推特开源的snowflake(雪花算法),并且现在也有应用比较广泛的工具类hutool的支持,使用方法相当简单//参数1为终端ID //参数2为数据中心ID Snowflake snowflake = IdUtil.getSnow
背景基于雪花算法生成ID,在for循环里面,产生重复ID,如下测试代码利用Snowflake生成10000个Id,在打印Idpackage com.example.java.test; import com.example.java.util.SnowFlakeUtil;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
转载 2023-08-12 12:11:34
675阅读
记一次雪花算法造成的生产事故的排查记录你好,我是悟空。最近生产环境遇到一个问题:现象:创建工单、订单等地方,全都创建数据失败。初步排查:报错信息为duplicate key,意思是保存数据的时候,报主键 id 重复,而这些 id 都是由雪花算法生成的,按道理来说,雪花算法生成分布式唯一 ID,不应该生成重复ID。大家可以先猜猜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学可能对雪花算法不熟悉,这里做个简单的说明。一、
雪花算法工具什么是雪花算法算法优缺点优点:缺点:代码1、工具类使用方式2、springboot中依赖注入方式 什么是雪花算法SnowFlake 中文意思为雪花,故称为雪花算法。最早是 Twitter 公司在其内部用于分布式环境下生成唯一 ID雪花算法的原理就是生成一个的 64 位比特位(即64位二进制)的 long 类型的唯一 id。最高 1 位固定值 0,因为生成id 是正整数,如果是
转载 2023-08-23 18:12:58
110阅读
1.背景:公司的分布式应用部署了多个pod,  利用雪花算法生成id, 然后用来保存数据, 但是生产上跑久了之后,偶尔间就会出现id碰撞的事情, 出现的概率非常小,但是一出现就会导致该笔业务处理失败。2.研究风险:雪花算法10位标识符使用的是 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 1. public static long getDataCenterId(long maxDa
无论是在分布式系统中的 ID 生成,还是在业务系统中请求流水号这一类唯一编号的生成,都是软件开发人员经常会面临的一场景。而雪花算法便是这些场景的一个解决方案。以分布式 ID 为例,它的生成往往会在唯一性、递增性、高可用性、高性能等方面都有所要求。并且在业务处理时,还要防止爬虫根据 ID 的自增进行数据爬取。而雪花算法,在这些方面表现得都不错。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及类库有如下 4
转载 2023-09-06 13:53:38
97阅读
8.1 为啥这样做1.全局唯一性,不会出现重复id。 如果通过id自增来保证id重复,则该表 无法分表操作 例如 服务器A的数据库的user表 数据如下 1 小明 男 2 小红 女 2 张三 男 此时 进行分表 服务器B,C的数据库中创建user表 分别存储第2,3条数据 B 1
雪花算法的使用1、雪花算法简介2、哪些业务需要实现雪花算法3、雪花算法怎么使用 1、雪花算法简介雪花算法(Snowflake)是一种分布式唯一 ID 生成算法,能够生成唯一的、有序的、高可用的 ID,常用于分布式系统中作为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雪花算法生成ID 是一个 64 位的整数,其中高位是时间戳,中间位是机器 ID,低位是序列号。雪花算法生成ID 包含以下信息:1 位符号位:
项目中使用的是hutool工具类库提供的雪花算法生成id方式,版本使用的是5.3.1<dependency> <groupId>cn.hutool</groupId> <artifactId>hutool-all</artifactId> <version&gt
转载 2024-08-20 20:16:06
823阅读
1.1 概述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因为Cassandra没有顺
转载 2023-10-09 15:41:34
189阅读
分布式ID生成策略-雪花算法Snowflake一、其他分布式ID策略1.UUID2.数据库自增与优化2.1 优化1 - 共用id自增表2.2 优化2 - 分段获取id3.Reids的incr和incrby二、雪花算法Snowflake1.雪花算法的定义2.基础雪花算法源码解读3.并发1000测试4.如何设置机房和机器id4.雪花算法时钟回拨问题 这里主要总结雪花算法,其他的分布式ID策略不常用
实战:10 分钟掌握分布式 ID雪花算法 一个在生产每天经过1亿+数据量验证的id生成器背景1.为什么要使用雪花算法生成 ID-- 保证 id 全局唯一-- 保证 id 自增长-- uuid 无序且过长雪花算法 ID 组成 1: 1位标识部分:--- 在 java 中由于 long 的最高位是符号位,正数是 0,负数是 1,一般生成ID 为正数,所以为 0;2: 41 位时间戳部分:--
转载 2023-08-24 13:20:11
411阅读
 一、介绍雪花算法的原始版本是scala版,用于生成分布式ID(纯数字,时间顺序),订单编号等。自增ID:对于数据敏感场景不宜使用,且不适合于分布式场景。GUID:采用无意义字符串,数据量增大时造成访问过慢,且不宜排序。1 由于在Java中64bit的整数是long类型,所以在Java中SnowFlake算法生成id就是long来存储的。SnowFlake可以保证:所有生成id按时
SnowFlake 算法,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其核心思想就是:使用一个 64 bit 的 long 型的数字作为全局唯一 id。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且ID 引入了时间戳,基本上保持自增的,后面的代码中有详细的注解。  这 64 个 bit 中,其中 1 个 bit 是不用的,然后用其中的 41 bit 作为毫秒数,用 10 bit 作为工作机器 i
一般情况,实现全局唯一ID,有三种方案,分别是通过中间件方式、UUID、雪花算法。方案一,通过中间件方式,可以是把数据库或者redis缓存作为媒介,从中间件获取ID。这种呢,优点是可以体现全局的递增趋势(优点只能想到这个),缺点呢,倒是一大堆,比如,依赖中间件,假如中间件挂了,就不能提供服务了;依赖中间件的写入和事务,影响效率;数据量大了的话,你还得考虑部署集群,考虑走代理。这样的话,感觉问题复
在上一篇文章中通过PowerMockito来模拟时钟回拨, 验证改进版雪花算法是否起效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时针回拨, 怎样去解决它, 但是像雪花算法这种高性能的id生成器, 比较娇贵, 比如在我将这个算法投入到生产之前, 发现这个算法在重启之后再压测的时候, 会出现大量重复id, 当时就猜测可能算法本身有一个记载状态的属性, 去读源码, 果然找到了, 这个属性叫epoch.Id重复发生原因:epo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