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拍摄或者扫描图像不是规则的矩形,会对后期处理产生不好的影响,需要通过透视变换矫正得到正确的形状方法二值化形态学操作,去噪点进行轮廓查找, 通过 矩形的长款过滤较小和图片的大边框霍夫直线变换,查找直线过滤直线,通过直线位置和长度确定上下左右四条直线求出四条直线得到四条直线的交点,这就是物体原始四个角点把原始的四个角点,变换到图片的四个角落,透视变换会把相对位置的像素通过线性插值填充相关api
文章题目:Robust Reflection Removal with Reflection-free Flash-only Cues文章链接:arxiv.org/pdf/2103.04273代码链接:https://github.com/ChenyangLEI/flash-reflection-removal本文是港科大陈启峰老师组的一篇文章,不得不说,从learning to see in t
## Python OpenCV实现图片反光 ### 引言 在现代生活中,拍摄照片成为了人们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拍摄时出现了反光现象,使得照片无法清晰地呈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Python的OpenCV库进行图片反光处理,使得照片更加清晰美观。 ### OpenCV简介 OpenCV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可以用于图像和视频处理。它提供了许
原创 2024-01-18 09:09:14
766阅读
# 使用Python OpenCV去除图片反光 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反光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难题。反光会造成图像的某些部分显得过于明亮,从而影响整体的成像效果。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Python中的OpenCV库来去除图片反光,并提供一些示例代码,帮助大家快速上手。 ## OpenCV简介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
原创 8月前
914阅读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光,平凡的照片,不同的光。如何让自己的照片,创意元气满满,今天的交流,我希望大家也可以留下你的意见。 效果效果图 如何添加特效光1.导入图片,“Ctrl+J”复制图片备份,用“快速选择工具”选取图中的玻璃球,然后“Shift+F6”打开“羽化”选项,设置2个像素的羽化(为了防止边缘生硬),再次“Ctrl+J”后,形成玻璃球的新图层。 2.选中玻璃
文章目录1. 效果展示2. 算法流程3. 算法分析(带示例)1)对比度亮度调整2)滤波降噪3)反二值化4)腐蚀膨胀处理5)Canny边缘检测6)Hough算子拟合直线7)计算二维码四个顶点坐标8)利用顶点坐标进行仿射变换4. 完整代码(cpp)5. 测试图片6. 参考资料 1. 效果展示首先先展示一下效果,左边是原图,右边是通过矫正后的图片。该算法适用于黑白较为分明的图像,但对于一些极端情况(比
转载 2024-01-04 17:08:02
1354阅读
PS基础操作之图像处理(一)动感模糊阳光投影颜色变换局部修改蒙版设置马赛克图片融合 动感模糊1、打开图片并复制图层,选择属性栏中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再选择画笔,画出要设置模糊的区域。 2、在菜单栏中点击选择-反选,再点击滤镜,选择模糊-动感模糊。 3、调整模糊的角度和距离,并可以使用橡皮擦进行修改。阳光投影1、在图层界面选择通道,并新建一个通道。 2、点击矩形选择工具,画出阳光区域,再使用油漆桶
文章目录1.灰度处理2.颜色反转3.马赛克4.毛玻璃效果5.图像融合7.边缘检测 1.灰度处理1.将cv2.imread()方法的第二参数设为0即可得到灰色图像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g0 = cv2.imread('img.jpg', 0) img1 = cv2.imread('img.jpg', 1) print(img0.shape) print(i
亮度调整实现原理   利用公式:g(i,j) = contrast*f(i,j)+brightness。在原图像基础上,根据拖动条的数据大小,整体的加上或者减去不同的brightness。 实现图像的亮度调整。 具体代码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com_example_myadjust_MyPicAdjust_changePicBrightness (JNI
暗通道去雾算法(CVPR 2009最佳论文)以下内容引用:https://www.yanxishe.com/columnDetail/16970前言这篇论文的灵感来自于作者两个观察,第一个是在 3D 游戏中的雾使得作者坚信人眼有特殊的东西去感知雾,而不仅仅是靠对比度。第二个是作者阅读了之前的一篇去雾方面的论文《Single Image Dehazing》,发现这篇论文中的 Dark Object
我遇到的图片是黑底白色字符外加各种不同颜色的像素点,为了更好测试多多上次几张如下图所示:     引用的头文件: # 以下为图像识别引用 import Image,ImageEnhance,ImageFilter import sys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pytesser import * 经过在网上多次搜索和查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学习计算机视觉中常用的颜色空间,并使用它进行基于颜色的分割。我们还将共享c++和Python的演示代码。我们在许多计算机视觉应用中都遇到了这个问题,包括肤色检测、交通灯识别等基于颜色的分割。让我们看看如何帮助他为他的机器人建立一个强大的颜色检测系统。文章组织如下:首先,我们将看到如何读取OpenCV中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不同的颜色空间,并看看每个颜色空间的不同通道为我们提供了什
# 常见问题:如何在Python中去除图片反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拍摄一些照片,例如在玻璃表面或水面上,反光不可避免,影响我们的视觉体验。如何在拍摄后对图片进行处理,以去除或减少反光,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问题。本文将从原理、方法、代码示例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去反光。 ## 一、理解反光 反光现象可以简单理解为光在镜面或光滑表面上的反射。光线的反射可能会导致图片中某
原创 10月前
273阅读
Mat中像素的获取与赋值 计算机视觉中,图像的读取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图像就是一系列像素值,OpenCV使用数据结构cv::Mat来存储图像。cv::Mat是一个矩阵类,矩阵中每一个元素都代表一个像素,对于灰度图像,像素用8位无符号数,0表示黑色,255表示白色。对于彩色像素而言,每个像素需要三位这样的8位无符号数来表示,即三个通道(R,G,B),矩阵则依次存储一个像素的三个通道的值,然后
(1)红外辐射被像元中的红外吸收层吸收后引起温度变化,进而使非晶硅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 (2)非晶硅热敏电阻通过MEMS绝热微桥支撑在硅衬底上方,并通过支撑结构与制作在硅衬底上的COMS独处电路相连。 (3)CMOS电路将热敏电阻阻值变化转变为差分电流并进行积分放大,经采样后得到红外热图像中单个像元的灰度值。为了提高探测器的响应率和灵敏度,要求探测器像元微桥具有良好的热绝缘性,同时为保证红外成像的
腐蚀和膨胀是最基本的形态学运算。腐蚀和膨胀是针对白色部分(高亮部分)而言的。膨胀就是对图像高亮部分进行“领域扩张”,效果图拥有比原图更大的高亮区域;腐蚀是原图中的高亮区域被蚕食,效果图拥有比原图更小的高亮区域。膨胀膨胀就是求局部最大值的操作,从图像直观看来,就是将图像光亮部分放大,黑暗部分缩小。#include<opencv2\opencv.hpp> #include<op
转载 2024-09-24 10:25:26
39阅读
# 使用Python消除图片反光的实用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拍摄照片以记录美好的时刻,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反光问题可能会影响照片的质量。尤其是在照明条件复杂的环境中,例如窗口、镜子、金属表面或者其他光滑物体,反光现象往往对拍摄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介绍如何借助Python编程语言中的图像处理库,消除或降低图片中的反光。 ## 反光问题的形成 反光现象通常是由于光线直接照射到光滑的
原创 2024-10-24 03:43:16
341阅读
git上下载慢的话,可以从此链接下载demo程序及模型 and 视频文件 以下是自动翻译的图1:能够检测人员以及他们是否在视频中佩戴安全夹克和安全帽的应用程序。它能做什么此应用程序是一系列物联网参考实现之一,说明如何为特定问题开发工作解决方案。它演示了如何使用英特尔®硬件和软件工具创建智能视频物联网解决方案。该参考实施检测人员和潜在的违反安全装备标准的行为。这个怎么运作该应用程序使用英特
转载 9月前
35阅读
1、概述  概念:反向投影是反应直方图模型在目标图像中的分布情况。简单点来说就是用直方图模型去目标图像中寻找是否有相似的对象。  ps:所以这里需要有两个输入:1.模型图片 。2.场景图片 ,即利用模型图片直方图去场景图片中搜索。 calcBackProject( const Mat* images,//const Mat类型的images,输入的数组(或数组集),它们需为相同的深度(CV_8U或
提高一些低像素、有瑕疵、模糊、高噪点图片的清晰度并不难,是自媒体人的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如果时新手小白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困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但是模糊图片修复清晰度却是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困惑。没有专业的技术,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图片修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完成图片修复。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借助工具恢复图片清晰度的方法。 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足以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方法一、A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