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1.引言2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2.1 硬件架构2.2 软件架构3 嵌入式程序设计思路4 一个引以为戒的实例5、嵌入式项目也来分个层 1.引言【问题】 嵌入式架构有多重要? 要做到嵌入式应用的代码逻辑清晰, 且避免重复的造轮子, 没有好的应用架构怎么行?如果没有好的架构, 移植将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没有好的架构, 复用是最大的难题, 没法更大限度的复用原有的代码。如果没有好的架构,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接口,由于我们学习的软件构造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所以我们这里的接口是指Java语言的接口。一、接口 1.定义:接口(软件类接口)是指对协定进行定义的引用类型。其他类型实现接口,以保证它们支持某些操作。接口指定必须由类提供的成员或实现它的其他接口。与类相似,接口可以包含方法、属性、索引器和事件作为成员。而在Java中:Java里面由于不允许多重继承,所以如果要实现多个类
如何设计一个数据层
在现代软件工程的开发应用和系统设计中,我们一般把软件系统的逻辑层次分为三层:展示层,处理层和数据层。数据层又可细分为缓存层,数据库层和文件存储层,如图: 鉴于创建高性能程序的关键是多花时间在系统设计上,本文主要对软件系统的数据层优化设计做一些阐述和归纳总结。 缓存 在互联网系统中,缓存技术对高并发,高性能的帮助起着
转载
2024-05-19 02:17:46
14阅读
一、萌芽作为一只编程经验并不怎么丰富的程序猿来讲,我一直觉得架构师是一个比较神秘的职业,架构设计就更加的高大上了。经过今年的几个项目,之前曾发文叙述我的从MVC到MVP项目重构实战经验,也曾说过我准备对目前手底下的项目进行重构。但是,前段时间,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开发模式的重构,仅仅只是换了一个套路,也许在重构的过程中对业务的逻辑进行了一次梳理,也是在基于前人的代码设计上进行了一些优化。但是,这远远
上次有幸参加了高焕堂老师的软件架构的讲座:
总结了下面几点:
1.做框架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所谓的雕刻之道,软件就如一块大理石,把多余的部分去掉,那就可以了
再比如如何做汽车的框架,为了满足汽车能在沙滩上,地面上,山坡上跑,我们只要把轮胎去掉,那么
剩下的就是框架,做软件完整的API不要写,留给空位就行了。
2.麦肯锡的思路(反向思维):当需要想完成某个目标的时
# 构建软件架构的步骤和代码实现
## 引言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非常乐意教会新手如何构建软件架构的数据层和算法层。在本文中,我将首先介绍整个构建过程的步骤,并使用表格形式展示每个步骤。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每个步骤需要做的事情,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和注释。最后,我将用旅行图的形式概括整个过程。
## 构建软件架构的步骤
下表展示了构建软件架构的数据层和算法层的步骤: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1-16 11:05:28
41阅读
网络层能够被分为两个相互作用的部分: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数据平面:即网络中每台路由器的功能,该数据平面决定到达路由器输入链路之一的数据报如何转发到路由器的输出链路之一。控制平台:即网络范围的逻辑,该控制平面能控制数据报沿着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到端到端路径中路由器之间的路由方式。数据平面的主要作用是从其输入链路向其输出链路转发数据报,控制平面的主要作用是协调这些本地的路由转发动作,使得数据报沿着源和目的之
转载
2024-07-08 20:23:46
69阅读
数据层(Data Link Layer)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层,位于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数据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对物理层的透明度,使得网络层可以透明地传输数据。同时,数据层还负责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进行分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处理。数据层通常被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LLC子层主要负责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错误检测和重传控制等操作。MAC
原创
2023-03-20 20:02:54
490阅读
1、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分别是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针对接入层而言,其本质就是接入终端。接入层交换机接口多,以24和48口为主,功能局限于二层设备。接入层设备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机制,以保证下行链路间通信的安全性。针对汇聚层而言,一般会配置各种策略和IP一级路由等各种配置。减少核心层的配置,保证核心层交换机对数据的转发能力不会变弱。针对核心层而言,保证高速转发功能就可以,充当于二层设备2、二层架构 将
转载
2023-08-21 10:24:38
753阅读
引言大家也许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软件=数据结构+算法”,这句话也许不容易理解,转化为更易理解的方式,也许可这么说:一个软件系统包括系统的业务逻辑以及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或数据流,打个比喻的话,业务逻辑就如同动物的骨骼,而数据则是动物身上的肌肉;而在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说的软件的分层化、组件化,更多描述的是软件业务逻辑,数据被我们人为的忽略了,其实数据也是存在分层的,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深入的阐述一下数据的分
转载
2023-07-13 17:49:42
0阅读
目前常用的三层构架即: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概述1、表示层:提供用户交互的界面。GUI和Web页面是表示层最典型的两个例子。2、业务层:也称之为业务逻辑层,用于实现各种业务逻辑。如处理数据验证,根据特定的业务规则和任务来响应特定的行为。3、数据访问层:也称之为数据持久层,负责存放和管理应用的持久性业务数据。二、分层架构应遵循的原则 (1)每个层的代码必须包含可以单独维
转载
2023-07-27 15:35:31
92阅读
下图是DW系统的一个基本的层次结构.划分了三部分 1> 抽取加载区 2> 整合模型层 3> 应用层 抽取加载区包括源事务系统,临时区与ODS 源事务系统是所有数据的来源. 临时区与ODS组成了贴源区,这两部分的表结构与源系统基本一致,都会有相应的技术字段,但在数据范围上会有所区别,比如说对同一张源表, 临时区可能只会
转载
2023-12-25 06:33:13
55阅读
软件架构就是软件的基本结构。 合适的架构是软件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共分为五种。一、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是最常见的软件架构,也是事实上的标准架构。这种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水平层,每一层都有清洗的角色和分工,不需要知道其他层的细节。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软件一定要分成多少层,四层的结构最为常见。表现层:用户界面,负责视觉和用户互动。业务层
转载
2023-07-28 15:53:12
783阅读
准备期间,发现根本搜不到"软件文档期末XX”的文档。把当时总结的发出来,希望能对以后考软件文档的小伙伴一些帮助叭一、名词解释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包括一组部件以及部件之间的联系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是指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元素的集合,它是指单独命名的可通过名字来访问的过程、函数、子程序或宏调用。三层结构 三层架构(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
软件架构是在架构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组合,形成系统整体结构和属性。架构不是一次性工作,是一个持续的工作和决策,架构关心很多非功能性需求,性能指标,可靠性,可测试性,可扩展性,成本,版权问题(在自研,商业软件和开源软件上的选择)。架构是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技术的不断革新,团队开发分工,团队人员的整体素质层次不齐。不做架构还是不好的架构可能导致项目后期不可控,成本剧增;或者过
转载
2023-07-17 10:24:09
39阅读
这学期学习学习软件架构,对架构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刚开始以为架构就是项目的框架、结构,这样概括其实是不全面的。架构不仅是结构,架构的产生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每个人的能力、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但是他们要完成的项目却是复杂、精确的,这就要求从架构的角度来提高项目的质量,提高个人的时间效率。因此架构对提高生产力是有帮助的,可以缩短项目的时间,并会
转载
2023-07-18 11:33:06
36阅读
“数据驱动”描述了一种业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数据被用于实时有效地推动决策和其他相关活动。对于企业来说,达到数据驱动的状态就像是开车和骑马旅行的区别。数据驱动的业务能够更快、更高效地达到目标。数据驱动特征包括质量良好的数据整合和算法自动化,包括人工智能(AI)。成为数据驱动是对正在进行的重大文化和经济转型的回应,这种转型被称为工业4.0。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商品、效率和可能性,同时也会
转载
2023-10-11 22:22:07
67阅读
目的: 解决软件的重用,质量和维护问题。研究内容:软件架构描述,软件架构风格,软件架构评价,软件架构方法 定义: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软件架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而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定位:需
转载
2023-07-10 21:11:31
94阅读
# 软件架构中数据层设计指导
## 流程概述
为了实现软件架构中的数据层设计,我们需要依次完成以下步骤。具体步骤和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如下表所示: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定义数据模型 |
| 2 | 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
| 3 | 实现数据访问层 |
| 4 | 测试数据访问层 |
## 操作指南
### 步骤1:定义数据模型
在这一步,我
原创
2024-03-29 04:18:05
55阅读
一,前言高校校园网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可缺少的支撑环境。校园网一方面为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应用,另一方面是沟通学校内外部网络的桥梁。建立起可运营、可管理的校园网可以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重要业务稳定地运行,可以让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网带来的便利。随着校园网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教学、科研、办公、生活对于校园网平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国内众多高校校园网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