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SCI期刊?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 )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
在写博士基金的时候,涉及到要著名期刊的影响因子,遂扫盲式的了解了下期刊论文中的一些知识,慢慢积累扩展,做成一个自己备忘录的小帖子。1.如何查询文章是否被SCI收录以及获取SCI索引号以前多次帮人查询过SCI收录的问题。每次总是得百度半天。而且以前总是没有选对数据库,所以今天对SCI收录检索的问题进行一次详细的总结介绍。(1)登陆web of science网站查询www.webofknowledg
《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工程索引》(简称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简称ISTP)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的三大索引,被三大索引收录与否是 衡量一篇论文学术水平高低重要尺度。自2008年始,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统计本单位职工所发表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况时,相继提出了论文在三大索引中的收录 号问题。收录号能体现出该篇论文被收录情况的针对性和唯一性,也具有易于统计和管理的特点,因而被逐渐重视。
转载 2024-07-08 21:14:16
136阅读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目前,SCI的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SCI
转载 2018-08-30 10:39:05
2712阅读
科学引文索引 编辑锁定同义词SCI(科学引文索引)一般指科学引文索引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
转载 2018-05-23 22:04:00
490阅读
2评论
正确使用索引数据库表中添加索引后确实会让查询速度起飞,但前提必须是正确的使用索引来查询,如果以错误的方式使用,则即使建立索引也会不奏效。即使建立索引索引也不会生效:1 - like '%xx' 2 select * from tb1 where name like '%cn'; 3 - 使用函数 4 select * from tb1 where reverse(name)
转载 2024-04-24 10:54:17
118阅读
## 如何在JavaScript中添加单引号到数字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非常愿意教会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在JavaScript中实现“javascript number有单引号”。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份教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体的实现流程。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实现该功能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 创建一个数
原创 2023-12-22 09:09:46
39阅读
SCI/ISTP和EI论文检索号IDS number和收录号查询方法,详细使用教程和指南作者...
原创 2022-09-14 19:30:46
9070阅读
前几天在看 2018 云栖大会,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陈世敏研究员在“数据库内核专场”做了一场《NVM在数据库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的报告演讲。在30分钟的演讲中,其中有近10页PPT的内容和B+Tree这种索引有关。例如其中的两页  为此,将自己对索引相关的理解梳理如下:1.什么是索引索引是磁盘上组织数据记录的一种数据结构,它用来优化某类数据查询的操作。索引使得我们能够
目录前言一、ELK概述1、ELK日志分析系统2、ELK中日志处理步骤二、Elasticsearch介绍1、Elasticsearch的基础核心概念2、mysql关系型数据库与Elasticsearch对应的关系三、LogStash概述1、常用插件:Input、Filter Plugin、Output2、logStash的主要组件3、LogStash主机分类四、Kibana概述1、Kibana主要功
顺序索引搜索码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属性聚集索引/主索引包含记录的文件按照搜索码指定的顺序排序,有聚集索引的文件称为索引顺序文件非聚集索引/辅助索引搜索码指定的顺序与文件记录的顺序不同索引项/索引记录由一个搜索码值和指向搜索码值对应的记录的指针的集合构成稠密索引每个搜索码值都有一个索引项,稠密聚集索引中每个索引项包含搜索码值和指向第一个具有搜索码值的记录,稠密稀疏索引中每个索引项包含指向所有具有搜索码值
转载 2024-07-11 23:13:31
120阅读
上面这张图来自于首发B+树的那篇论文。分支节点只做索引,只有叶节点存储数据。索引键左侧的块都小于索引键值,右侧的都大于索引键值。今天老白以Oracle的B树索引为例,来分析一下索引的结构。实际上在老白的《DBA的思想天空》中就讨论过索引的结构,B树索引是一棵带双向叶节点链的B+树,如下图: 图1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看一棵索引树的结构(老白创建了一个索引,然后用treedump事件把索引
声明数组:名称、数据类型和数组大小1、通过起始和终止索引号定义数组大小  指定开始索引:Public | Dim 数组名称(a To b) As 数据类型, a和b为整数(不能是变量),分别表示数组的开始和终止索引号,可保存数据个个数(b-a+1)个  未指定开始索引:Public | Dim数组名称(a) As 数据类型  ,从0开始到a个元素Dim arr(1 To 100
1.索引1.1 索引概述Mysql官方对索引的定义是: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有序)。在数据库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着满足特定查找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些方式引用(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数据结构上实现高级算法的查找,这种数据结构就是索引。如下图所示: 左边是数据库,一共有两列七条数据,最左边是数据记录的物理地址,为了加快数据的查找,可以维护一个右边所示
转载 2024-04-19 13:11:04
48阅读
Python——Numpy切片和索引Python——Numpy切片和索引总结:用slice()函数创建切片对象[start:stop:step] 直接传入切片参数多维数组使用切片切片对象中包含 "..."总结: Python——Numpy切片和索引Numpy对象可以使用 索引和切片 进行访问和修改索引下标从 0 开始总结:搞懂这个总结就ojbk了。^ _ ^ []中,逗号,区分的是维度,冒号:区
一、字符串字符串的表达方式:str1 = '单引号' ===>打印结果:单引号 str2 = "双引号" ===>打印结果:双引号 str3 = '''三引号 ===>打印结果:三引号 可以实现换行输入 换行''' print(st1,str2,str3) #字符串的拼接 使用 + 号进行拼接 con =
一、索引是什么 索引是与表或视图关联的磁盘上结构,可以加快从表或视图中检索行的速度。索引包含由表或视图中的一列或多列生成的键。这些键存储在一个结构(B树)中,使 SQL Server 可以快速有效地查找与键值关联的行。 表或视图可以包含以下类型的索引:       * 聚集   &n
IDS Categories(IDS分类) 有许多不同类型的IDS,以下分别列出: ●IDS分类1-Application IDS(应用程序IDS):应用程序IDS为一些特殊的应用程序发现入侵信号,这些应用程序通常是指那些比较易受攻击的应用程序,如Web服务器、数据库等。有许多原本着眼于操作系统的基于主机的IDS,虽然在默认状态下并不针对应用程序,但也可以经过训练,应用于应用程序。例如,KSE(一个基于主机的IDS)可以告诉我们在事件日志中正在进行的一切,包括事件日志报告中有关应用程序的输出内容。应用程序IDS的一个例子是Entercept的Web Server Edition。
转载 精选 2008-04-13 22:31:09
886阅读
 1 数组的不同定义方式,会导致 index的起点不同总结,简单的说,就是VBA里的数值,index默认从0 开始,而从工作表来源的函数,默认index从1开始用VBA的一维数组函数array() 或者 dim  或者 redim 这几种方法,默认index从0开始当然 dim  或者 redim 可以声明从1开始或从其他开始比如 dim arr2(1 to 3) 或
转载 2024-04-03 06:48:39
648阅读
# 理解Python中的索引名与索引号的区别 在Python中,特别是在处理数据结构(如列表、元组和字典)时,理解索引名和索引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带你逐步了解两者的区别及其在Python编程中的应用。 ## 流程概述 为了清晰明了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整个学习过程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9月前
10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