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误差分析(Bias and Variance)当我们以非常复杂的模型去进行测试的时候,可能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 影响结果的主要有两个因素:Bias 偏差、Variance 方差Bias 偏差在这里,我们定义偏差是指与目标结果的偏移量,这个偏移量是我们选出来的函数的期望 。如图所示:与目标距离远的是大偏差,与目标距离近的是小偏差Variance 方差 而方差描述的的是我们选出来的函数,他的稳定性,
差错从何而来?概括来说,传输中的差错都是由于噪声引起的。全局性1.由于线路本身电气特性所产生的随机噪声(热噪声),是信道固有的,随即存在的。解决办法:提高信噪比来减少或避免干扰。(对传感器下手)局部性2.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造成的冲击噪声,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解决办法:通常利用编码技术来解决。!image.png(https://s2.51cto.com/images/202210/16ead6
原创
2022-10-09 22:29:20
194阅读
点赞
android 问题分析解析,有你想要的吗序正文系统错误一.常见错误二.其他错误程序错误运行前错误运行后错误一 logcat查看二 通过第三方友盟记录错误三 错误上传四 debug追踪结尾 序很久没有写文了,之前一段时间都在忙,所有一直没有时间写,今天闲下来了,打算写一篇。
期间有很多人问了我问题,然后发现,其实在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其实都可以解决,今天我来写一篇关于如何分析
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OSPF路由协议漏洞的说明。OSPF是动态连接状态路由协议,其保持整个
网络的一个动态的路由表并使用这个表来判断网络间的最短路径,OSPF路由协议是内部使用连接状态路由协议,协议通过向同层结点发送连接状态信息(LSA)工作。 当
路由器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它就可以根据SPF算法计算出到每个结点的最短路了。其他相临路由器通过使用OSPF路由协议的H
转载
2024-06-12 22:00:30
31阅读
TCP差错控制1.关于累积确认IP属于网络层协议,只提供最基本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更高级的差错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是由位于更 高一层传输层的TCP协议来提供的。 TCP是基于连接的,UDP是基于无连接,分别采用流模式与数据报模式,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 可能丢包,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TCP使用确认分组,超时和重传来完成差错控制。 UDP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差错控制。如果UDP检测出在收到的分组中有差错,它就悄悄地丢弃这个分组。UDP对应的协议DNS:用于域名解析服务
原创
2021-10-14 16:57:13
1045阅读
摘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被广泛用于数据通信过程中的差错检测,具有很强的检错能力。本文详细介绍了CRC的基本原理,并且按照解释通行的查表算法的由来的思路介绍了各种具体的实现方法。1.差错检测----------数据通信中,接收端需要检测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差错,常用的技术有奇偶校验(Parity Check),校验和(Checksum)和CRC(Cyclic R
转载
2023-07-19 14:54:27
87阅读
差错控制编码也称为纠错编码。在实际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加性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所收到的数字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
转载
2023-07-31 20:42:12
84阅读
在网络传输中,由于噪音和信号衰减等,经常会在链路中发生比特翻转、丢失等·。为此在信息接收方常常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错和纠错。常用的几种检错和纠错方法有奇偶校验,校验和,循环冗余编码等。1、奇偶校验利用在信息后面附加一个奇偶校验位来进行校验事先通信双方约定是采用奇校验还是偶校验,假设采用偶校验,则发送方在信息后面附加一位使所有信息(包括校验位)中一共有偶数个1,在接收方检
原创
2021-07-13 17:33:51
10000+阅读
1. 差错检测
奇偶校验:数数; 奇偶校验是信息完好无损的必要条件,也即通过奇偶校验未必就表示信号无误,但未通过奇偶校验信号传输一定出现差错;
CRC:Cycle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以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否完好无损;
2. CRC(循环冗余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同其他差错检测方式一样,通过在要传输的 k 比特数据 D 后添加 (n-k) 比特冗余位(又称帧检验序列,F
转载
2017-10-13 22:11:00
217阅读
2评论
TCP差错控制1.关于累积确认IP属于网络层协议,只提供最基本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更高级的差错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是由位于更 高一层传输层的TCP协议来提供的。 TCP是基于连接的,UDP是基于无连接,分别采用流模式与数据报模式,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 可能丢包,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TCP使用确认分组,超时和重传来完成差错控制。 UDP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差错控制。如果UDP检测出在收到的分组中有差错,它就悄悄地丢弃这个分组。UDP对应的协议DNS:用于域名解析服务
原创
2022-01-20 14:13:43
463阅读
Java 最基本的设计宗旨之一便是组织错误的代码不会真的运行起来。编译器会尽可能捕获问题。但某些情况 下,除非进入运行期,否则问题是不会被发现的。这些问题要么属于编程错误,要么则是一些自然的出错状 况,它们只有在作为程序正常运行的一部分时才会成立。Java 为此提供了“违例控制”机制,用于控制程序
转载
2018-08-07 17:22:00
167阅读
2评论
3.3.1 奇偶检验 因为奇偶校验的误差比较大,所以计算机网络不采用这种检验方法
原创
2022-09-28 10:47:28
85阅读
循环冗余检验(Cycle Redundancy Check):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在发送端,我们把数据划分为组,每个组K个比特, 现假定待传送的数据M=101001(k=6)。CRC运算就是在数据M的后面添加供差错检测的n为冗余码,然后构成一个帧发出去,一共发(k+n)位。在
差错控制(纠错编码)1.概述2.确定校验码位数r3.确定校验码和数据的位置4.求出检验码的值5.检错并纠错6.总结
原创
2021-08-14 09:46:23
211阅读
差错控制(检错编码)1.差错从何而来2.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3.奇偶校验码4.CRC循环冗余码
原创
2021-08-14 09:46:27
450阅读
差错控制(检错编码)
原创
2021-08-19 10:34:04
227阅读
目录1.写在前面2.奇偶校验码2.1偶校验2.2水平垂直奇偶校验3.循环冗余校验基本思想实际操作4.海明码(汉明码) 1.写在前面在使用编码技术进行差错控制的技术中分为了 ARQ(自动请求重传)和 FEC(前向纠错)。而前向纠错不仅能发现错误还能确定具体的二进制错误位置,因而广泛使用。前向纠错又可以分为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检错编码中,常用的是奇偶校验码和循环冗余校验,而纠错编码中,常用的是海明码
项目场景:提示:本人打算将这个问题记录作为以后面试时HR问的项目难点,并且本篇文章后面会接着完善项目难点网页与linux板子上运行的进程的通信问题:问题1
提示:这里描述项目中遇到的问题:1、使用cgiFormString("led",buf,N);函数从网页上获取到控制信号之后,将控制信号赋值给数据结构体,然后通过 msgsnd(msgid, &msg_buf,sizeof(msg_bu
原创
2022-08-18 17:28:01
132阅读
当I P数据报应该被发送到另一个路由器时,收到数据报的路由器就要发送ICMP重定向差错报文给I P数据报的发送端。这在概念上是很简单的,正如图9 - 3所示的那样。只有当主机可以选择路由器发送分组的情况下,我们才可能看到ICMP重定向报文(回忆我们在图7 - 6中看过的例子) 1)
转载
精选
2008-10-25 22:01:05
6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