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融合 根据文献【1】,对于平行光轴的红外可见光双目配置进行图像配准,主要的限制是图像配准只是对特定的目标距离(Dtarget)有效。配准误差 x(以像素单位)的数学表达式为: &n
转载
2023-12-04 14:20:36
991阅读
摘要 对于非平面场景可见光-红外视频配准是视觉监控的一个新领域。它使用两种光谱信息的结合来更好的行人检测和分割。这里,提出一个新的用于非平面场景的可见光和红外配准的在线框架,这个框架包括前景分割、特征匹配、修正和差异计算。提出的方法基于稀疏轮廓点相关性。这个框架的关键想法是在视频的开始移除错误的区域和用于非平面场景的配准方法。1. 介绍 红外和可见光(TIR-Vis)视频内容配准问题是计算
转载
2024-04-08 20:56:17
417阅读
最近一直在做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光图像的配准和融合研究,阅读了很多文献后发现在这一领域有很多很不错的工作都没有公开代码,因此希望写一整个系列来分享一些比较有趣的研究,并尝试复现这些论文。这篇推文要复现的论文是Huafeng Li等人的《Feature dynamic alignment and refinement for infrared-visible image fusion: Translat
首先波长决定落地面,决定了光波谱特性 人类肉眼可见的光波谱称为可见光谱(390-780nm):基础由三原色构成,红黄橙绿青蓝紫都由RGB(红绿蓝)混色而成,紫色属于标准伪色。8位色/16位色/24位色均对应至混色的深度与精度,目前主流为32位/64位色,8位色可参考电子游戏历史经典红白机FC。比可见光波长较短的部分很好理解,如紫外线可用于验钞,美黑,以及一些特殊的探测与检测,X光普遍用于
随着红外光谱应用范围的扩大,几乎每一个实验室都会配有红外光谱,所以,精心整整理了红外吸收光谱图解析实例,希望对你在红外吸收光谱的解析上有所帮助。利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有机化合物定性分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官能团定性分析,主要依据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频率来鉴别含有哪些官能团,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类别; 二是结构分析,即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提供的信息,结合未知物的各种性质和其它结构分析手段(如紫外吸收光谱、核磁
转载
2023-08-02 21:32:27
532阅读
【浅读论文-VIF-CNN】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using a Deep Learning Framework一 概述二 介绍三 融合方法图像分解图像融合基本部分融合细节部分融合多层融合策略图像重建四 实验结果五 总结 一 概述1.这篇是2018年ICPR会议上发表的一篇文章1。博主个人觉得这算比较早期在VIF(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融合)中加入了深度学
写在前面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metry,IR说到分子光谱法就不得不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前一篇 【必看宝典】史上最全紫外学习贴 , 我们已经详细地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今天咱们再具体说一说红外光谱法以及红外光谱图解析的基础知识。谱图解析基本知识1、基团频率区中红外光谱区可分成4000cm-1~1300(1800)cm-1和1800(1300)cm-1~600c
转载
2023-12-21 09:32:11
168阅读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是一种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信息进行结合,以产生一幅包含两者优点的新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场景信息,因此在军事、航空航天、环境监测、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点红外图像主要通过捕捉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获取图像,因此能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提供较好的目标检测和识别能力。然而,红外图像的分辨率通常较低,且色彩信息有限。相比之
⛄一、小波变换彩色图像融合简介0 引言 目前在各种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彩色CCD数码相机, 但是由于其视野有限, 常常获得的只是局部图像, 如果要保证一定的分辨率的前提下采集整体彩色图像, 只能先拍摄具有重叠部分的局部彩色图像, 随后对其进行手工或自动拼接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该技术在机器视觉、遥感、虚拟现实、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图像融合包括图像配准和彩色图像融合。目前图像处理
由于研究需要,在非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对《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using total variation model》进行了翻译,有翻译不对之处,还望指教!原文地址: (也可自己下载)采用全变差模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 摘要: 图像融合是将来自多个相同的场景的图像的互补信息合成到
# 使用 OpenCV 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
在许多计算机视觉应用中,我们需要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对齐,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本文将指导你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提供完整的流程、代码示例以及重要的知识点。
## 流程概述
配准的整个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基本方法:一、基于传统方法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多尺度变换的融合方法、基于稀疏表达的融合方法、基于显著性检测的融合方法、基于空间转换的融合方法和其他方法。①基于多尺度变换的融合方法原理:通过相应的分解规则对源图像按照不同的尺度分别分解,再 按照一定的融合策略对分解结果融合,最后利用反变换得到融合结果。常见的变换策略包括 金字塔变换、小波变换、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边缘保持滤波等常见的融合规则
转载
2024-08-17 09:03:57
1113阅读
互动投影最近一直比较火,价格却是不菲,最近研究了一下,其实原理是很简单的。 我们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人眼可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称其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分为红、橙、黄、绿、青、兰、紫光,波长比紫光短的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外光长的称为红外光。普通的摄像头感光芯片分为CCD或者CMO
1 简介图像融合是将多个不同传感器对同一场景采集的多幅图片结合起来生成一幅图片更清晰,信息更丰富,包含所有源图像重要特征的图像,有助于人类和机器的理解以及后续的处理.目前图像融合技术在遥感,医学,军事,交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它的原理是将经过配准的,描述同一场景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处理,综合有用信息,剔除冗余信息,方便进一步的观察和处理.这样的融合
# 大疆可见光和红外图像配准
在现代技术中,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无人机技术领域,大疆(DJI)无人机所采集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配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环境信息。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通过 Python 实现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配准,并提供详细的示例代码。
## 什么是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是指将两幅或多幅图像对齐到同一坐标系统的过程。这在遥感、医学成像等领域尤为
摘 要: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异类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重要分支,在军事、遥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点出发,介绍了两种图像融合的现状,归纳了常用的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图像融合方法,简要阐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规则和评价指标,为多尺度分析技术在图像融合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引 言:图像融合旨在结合不
转载
2024-01-08 13:19:13
142阅读
最近使用到人体感应模块HC-SR501,这个模块使用十分简单,看下面代码就可以看出了,而且应用广泛,在家里厕所搞一个感应灯的不二之选。 目录1. 使用代码2. HC-SR5013. 两种触发模式4. 两个调节引脚说明存在一个小问题: 1. 使用代码from machine import Pin
import time
p13 = Pin(13, Pin.IN) # 构建人体红外对象
led
转载
2023-10-19 12:32:01
224阅读
???本文目录如下:????1 概述?2 运行结果?3 参考文献?4 Matlab代码实现?1 概述随着红外成像技术快速发展,红外目标识别系统在导弹精确制导、夜间导航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红外小目标识别算法是红外成像检测系统的核心之一。红外小目标信噪比低,往往淹没于自然背景和系统噪声之中,如何快速、精确地识别红外小目标非常重要。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目标是获得具有完整场景表达能力
转载
2024-04-30 02:37:03
301阅读
已更新Github地址。若觉得有用,欢迎使用、引用和进一步联系交流。谢谢!----一、背景介绍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 fusion)是图像融合领域的一个分支。其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跟踪(RGB-T tracking)、人脸识别、人耳识别、SLAM、国防领域。因此,多年以来,一直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从方
转载
2024-09-03 20:13:01
224阅读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 fusion)是图像融合领域的一个分支。其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跟踪(RGB-T tracking)、人脸识别、人耳识别、SLAM、国防领域。因此,多年以来,一直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从方法上来讲,主要包含基于空间域的和基于变换域的方法。
原创
2021-07-09 14:46:27
45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