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用户访问数据时,如果用户的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的话,数量一多数据库就很容易奔溃,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会用 Redis 作为缓存层。 Redis 是内存数据库,相当于数据缓存在内存,内存的读写速度比硬盘快好几个数量级,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性能。 但是引入了缓存层,就会有缓存异常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缓存穿透。一、缓存雪崩 通常我们为了保证缓存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会给
转载 2023-08-09 21:10:16
1095阅读
redis的缓存击穿?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数据,缓存层和存储层都不会命中,但是出于容错的考虑,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层,如图 11-3 所示整个过程分为如下 3 步:缓存层不命中存储层不命中,所以不将空结果写回缓存返回空结果缓存穿透将导致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保护后端存储的意义。缓存穿透模型缓存穿透问题可能会使后端存储负载加大,由于很多后端存储不
1、缓存穿透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被动写的,并且出于容错考虑,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的意义。在流量大时,可能DB就挂掉了,要是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频繁攻击我们的应用,这就是漏洞。小点的单机系统,基本上用postman就能搞死,比如我自己买的阿里云服务像这种你如果不对参数做校验,数据库id
一、缓存穿透 一般的缓存系统,都是按照key值去缓存查询,如果不存在对应的value,就去DB中查找 。这个时候,如果请求的并发量很大,就会对后端的DB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就叫做缓存穿透。关键点:缓存value为空;并发量很大去访问DB。造成的原因 业务自身代码或数据出现问题; 一些恶意攻击、爬虫造成大量空的命中,此时会对数据库造成很大压力。 解决方法 设置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
转载 2023-08-10 15:54:31
38阅读
一、缓存雪崩1. 什么是缓存雪崩?缓存雪崩redis中的缓存数据同一时间大面积的失效,导致请求全部去访问数据库,造成数据库短时间内承受大量请求而崩掉。2. 解决方法(1)将缓存失效时间分散开在缓存的过期时间上,加上一个随机数,避免同时失效。(2)redis高可用处理增设几台redis,一台挂掉之后其他的还可以继续工作。(3)限流降级在缓存失效后,通过加锁或者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二
Redis 缓存问题 1、缓存穿透说明: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被动写的,并且出于容错考虑,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的意义。在流量大时,可能DB就挂掉了,要是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频繁攻击我们的应用,这就是漏洞。解决方案: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缓
转载 2023-09-07 22:47:00
4阅读
redis作为高并发的基石,在各大互联网存储技术中拥有广泛的应用。而缓存雪崩击穿穿透这三个概念也许我们都听说过,但这三个概念具体含义及其却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一、缓存雪崩1、概念目前电商的首页以及热点数据都会做缓存,一般缓存都是定时任务去刷新,或者查不到后去更新,定时刷新就会存在一个问题:比如:如果所有首页key的失效时间是12小时,中午12点刷新,零点秒杀活动有大量的
转载 2023-08-10 13:06:41
51阅读
Redis基础—十、Redis缓存穿透雪崩在我们工作当中,经常需要考虑高可用性的问题。这里我们稍微介绍一下缓存的穿透击穿雪崩。一、缓存穿透概念按照正常的业务逻辑,假如说用户想要查询一个东西,redis缓存中没有,他就会去请求数据库。平常这样一个两个还好,但是当用户太多了,全都去访问持久层数据库了,这时候数据库就很有可能宕机了。这就叫缓存穿透。解决方案布隆过滤器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数据结构,对所有
Redis雪崩击穿穿透,三者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又有一些区别,因为缓存雪崩穿透击穿,是缓存最大的问题,要么不出现,一旦出现就是致命性的问题,所以面试官一定会问你。大家一定要理解是怎么发生的,以及是怎么去避免的,发生之后又怎么去抢救,雪崩:目前电商首页以及热点数据都会去做缓存,一般缓存都是定时任务去刷新,或者是查不到之后去更新的,定时任务刷新就有一个问题雪崩的案例:如果所有首页的Key失效时
转载 2019-11-13 22:14:33
779阅读
1点赞
redis缓存   缓存流程:①:用户访问前台②:前台访问redis,若redis有用户要访问的数据就直接返回③:如果没有就访问数据库,如果查到了就把数据同步到redis,并返回给用户 缓存雪崩 场景,双十一的时候淘宝将很多数据放到redis进行缓存,并设置缓存的失效时间为三小时,当缓存时间到达的一瞬间,大量的请求直接打进数据库,给数据库干崩了。 解决方案:1.生成随机失效的缓存时间数据;这样的
原创 2021-09-09 14:27:47
272阅读
博客主页:?看看是李XX还是李歘歘??每天不定期分享一些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基础、算法、后端开发相关的知识点,以及职场小菜鸡的生活。
原创 2022-06-29 17:50:07
162阅读
redis雪崩击穿穿透蜜獾互联网 2025年04月07日 10:28 山东1、前言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缓存数据库,为许多应用提供了快速的数据访问和存储能力。然而,在使用Redis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如缓存雪崩、缓存穿透和缓存击穿。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本质,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2、缓存雪崩2.1、问题描述在某个时间点,缓存中的大量数据同时
原创 2月前
78阅读
引入链接 【击穿穿透雪崩】思维导图:https://kdocs.cn/l/sv1T3ny7wRQl Redis 缓存击穿 1、形成原因: 当缓存服务器重启或者大量缓存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失效,这样在失效的时候,也会给后端系统(比如DB)带来很大压力。 2、解决方案 1、增加互斥锁:基于 redis or zookeeper 实现互斥锁,等待第一个请求构建完缓存之后,再释放锁,进而其它请求才
原创 2021-07-22 09:14:33
228阅读
雪崩 什么是雪崩 当在某个时刻大面积的key失效,此时会有大量的请求打在DB上面,造成DB的CPU和内存负载过高,甚至宕机 怎么处理雪崩 预防雪崩 对每个key的失效时间加一个随机值,保证数据库不会在同一时间大面积失效 设置热点数据不设置过期时间,有更新操作时对缓存进行更新就好了 redis宕机引起 ...
转载 2021-07-16 18:23:00
213阅读
2评论
学习于: redis雪崩击穿穿透 redis穿透什么是redis穿透?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被动写的,并且出于容错考虑,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的意义在流量大时,可能DB就挂掉了,要是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频繁攻击我们的应用,这就是漏洞。发生场景: 对于系统A,假设一秒 5000 个请求,结果其中 4
作为一个内存数据库,redis也总是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讲解: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案。这两个问题是基本问题也是面试常问问题。一、缓存穿透1、概念缓存穿透的概念很简单,用户想要查询一个数据,发现redis内存数据库没有,也就是缓存没有命中,于是向持久层数据库查询。发现也没有,于是本次查询失败。当用户很多的时候,缓存都没有命中,于是都去请求了持久层
redis并发问题1、redis穿透原因需要达到效果场景解决方法加锁过程流程击穿原因解决方法雪崩原因解决方法流量限制锁具体步骤: 1、redis穿透原因穿透的意思,我们穿过redis直接查询数据库,发现数据库也没有值,透过redis和数据库。需要达到效果发现数据没有值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再查数据,拦截这种无效的请求,给数据库带来的压力。场景1、 你不知道请求是不是并发。 2、 保证DB的压力,进行有
目录概括使用缓存处理流程缓存穿透(查不到数据)缓存击穿(大量数据集中一点)缓存雪崩 以下总结了关于Redis比较全面的知识笔记以及面试题,方便自己复习的同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序号内容链接地址1Redis的基础知识、单机版安装、数据类型介绍(老版本)2Redis常用命令、配置文件介绍、数据持久化方式、集群搭建 (老版本)3Redis的五种常用数据类型、三种特殊数据类型详解4Redis基本的事务操
Redis的缓存穿透、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  正常业务下,从数据库查询出的数据可以保存在Redis中,下次查询时直接从Redis中获得,大幅提高响应速度,提高系统性能。1. 缓存穿透  所谓缓存穿透,就是查询了一个Redis和数据库中都不存在的数据。我们Redis中没有这个数据,它到数据库查,也没有如果这样的请求多了,那么数据库压力就会很大,虽然向Redis中保存null值,可以防止一个查询反复穿透
转载 2023-08-10 11:38:57
150阅读
穿透定义:穿透是指请求的数据在Redis缓存中和数据库中都没有,所以数据库返回了一个空数据,Redis也不会进行缓存,每次请求的数据都会查询数据库。解决方法:Redis对数据库返回的空数据也进行缓存,并设置一个合理的过期时间,这样再请求时就可以从缓存中拿到数据。设置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作用是对于请求的数据先进行筛选,拦截对不存在的数据的请求,存在的数据放行到Redis雪崩定义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