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机制 MySQL ## 引言 机制MySQL数据库中一种用于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机制。它通过将数据写入主库和从库的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同步和备份。在主库上执行SQL语句后,主库会将数据写入自己的数据文件中,并将这些数据通过二进制日志传送给从库,从库收到日志后再将数据写入自己的数据文件中。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即使主库宕机,从库也能继续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原创 2024-04-03 06:00:17
547阅读
在学习MySQL特性的时候一直有个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们都知道MySQL在进行脏页刷新的时候会先将【内存中的doublewrite buffer】中的数据刷新到【磁盘中共享表空间的doublewrite buffer】中,然后再将脏页数据刷新到【磁盘数据文件.idb】中。当系统发生故障后MySQL可以利用undo log和来完成故障恢复工作。那么如果当系统在刷新脏页数据到【磁盘中共享表空间的
# MySQL 机制简介及实现步骤 ## 引言 MySQL 机制一种用于保证数据一致性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数据更新时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不同的数据库实例中,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容灾能力。本文将介绍MySQL机制的实现步骤,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MySQL 机制实现步骤 下面MySQL机制的实现步骤,具体操作可以使用以下表格展示: | 步骤
原创 2023-10-17 13:18:50
191阅读
mysql和redis一致性策略分析一.什么一致性 当我们更新了mysql中的数据后也可以同时保证redis中的数据同步更新; 数据读取的流程: 1.读取redis,如果value!=null,直接返回; 2.如果redis中value=null,读取mysql中数据对应的value,将key-value保存在redis中; 一致性策略: 策略1:先更新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策略2:
转载 2023-08-10 17:20:35
360阅读
一、问题引入当发生数据库宕机时,可能InnoDB存储引擎正在写入某个页到表中,而这个页只写了一部分,比如16KB的页,只写了前4KB,之后就发生了宕机,这种情况被称为部分失效(partial page write)。在InnoDB存储引擎未使用doublewrite技术前,曾经出现过因为部分失效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有经验的DBA也许会想,如果发生失效,可以通过重做日志进行恢复。这是一个办法
摘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与MySQL一致性的问题,并详细介绍如何通过Java代码实现这一过程。我们将从理论入手,阐述一致性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如何确保在Redis和MySQL之间的数据同步。一、Redis与MySQL一致性的重要性随着分布式系统的普及,数据一致性成为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经常被用作缓存层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而
转载 2024-06-10 21:00:00
62阅读
Redis与MySQL如何保证一致性谈谈一致性一致性就是数据保持一致,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理解为多个节点中数据的值一致的。强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级别是最符合用户直觉的,它要求系统写入什么,读出来的也会是什么,用户体验好,但实现起来往往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大弱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级别约束了系统在写入成功后,不承诺立即可以读到写入的值,也不承诺多久之后数据能够达到一致,但会尽可能地保证到某个时间级别(比
转载 2024-07-01 17:30:05
17阅读
问题导读1.为什么会产生分布式锁?2.使用分布式锁的方法有哪些?3.本文创造的分布式锁的Redis框架都包含哪些内容?一、关于分布式锁 关于分布式锁,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到。  我举二个例子:  场景一:从前端界面发起一笔支付请求,如果前端没有做防重处理,那么可能在某一个时刻会有二笔一样的单子同时到达系统后台。
转载 2024-06-30 08:50:20
41阅读
当进行数据写入时,首先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域,然后再将缓冲区的数据异步刷新到数据文件中。这样,即使在
原创 2024-05-17 00:33:09
40阅读
# Java中的问题(Double-Write): 解析与示例 在 Java 中,问题(Double-Write)通常指的是在操作期间,由于并发或多线程导致的数据不一致现象。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多线程环境下,数据在被刷写到内存中前,可能被其他线程再次读取或者修改,从而造成数据的不可预期的状态。本文将深入探索这个问题,并提供相关的代码示例。 ## 什么问题? 在多线程环境中,
原创 2024-10-17 13:10:48
68阅读
刚做sqli-lab的时候,我逛了几个博客论坛没找到什么特别完整的教程,在这里一篇更完整的教程。本教程中使用到的大部分函数可以在我的 sql注入入门必备基础知识中找到具体说明和使用方法。一些术语使用错误请见谅。一些题目有多种方法,本人也是在学习当中,我会尽可能补全,但是精力有限,文章不尽完美,请见谅。 目录Page-1(Basic Challenges)Less-1 GET - Err
因为双向备份,所以配置中很多操作重复的,只是主从顺序不一致,一个正向一个反向。到这里已经实现了双向备份,现在可以在两个库中分别做一些操作看看效果。目前只配置了db1以及其备份的双向主从,也就是仅保证了一个MT5使用教程www.gendan5.com/mt5.htmlschema的热备,而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多个schema减轻单台服务器的压力,如本文中机器A的schema备份在B上,B的备份在C
一 序      本文属于《MYSQL运维内参》第九章读书笔记,因为INNODB的三大特性:插入缓存,两次,自适应hash,还是觉得作者先介绍插入缓存会更有助于理解。      为啥会有两次?必要了解partial page write 问题 :         InnoDB 的Pag
转载 2023-08-10 06:28:22
88阅读
    缓冲区InnoDB的三大特性之一,还有两个 Buffer Pool简称BP、自适应Hash索引。doublewrite缓冲区一个存储区,在该存储区中,InnoDB将页面写入InnoDB数据文件中的适当位置之前,先从缓冲池中刷新页面 。如果在页面写入过程中存在操作系统,存储子系统或意外的mysqld进程退出,则InnoDB可以在崩溃恢复期间从doubl
主从复制:数据库接收到请求后, 由主节点的内置客户端执行sql语句,包括"增删改查”,其中"查”读操作,不涉及主从复制.在主节点中有一个二进制日志文件bin.log, 当用户执行操作(增删改)的sql语句时, 这些语句会被记录到二进制文件bin.log中, 这个二进制文件携带一个指针标识position,默认120,当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内容发送改变后,指针标识position也会改变。从节点中
二、迁移类测试策略1、概述随着业务需求或数据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往往需要进行数据库切换,这里就伴随这数据迁移。关键字: 全量数据迁移,增量数据迁移,分库分表,数据,oracle、mysql、hbase…,新老数据兼容,数据订正2、发布方案(迁移方案)两大类:正常发布、停机发布正常发布:可以实现线上业务无缝切换,不影响用户使用,需要保证新老数据兼容,发布过程中的数据写入等。停机发布 : 优点在于可
参考文章:基于Redo Log和Undo Log的MySQL崩溃恢复流程MySQL的Double Write并不难理解 答疑文章(一):日志和索引相关问题《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作用double write(两次)使数据页更可靠。当InnoDB存储引擎正在向磁盘写入数据页时(16KB的数据页只写入了前4KB),这时发生宕机,这种情况称为部分失效(partial p
转载 2023-09-06 20:19:59
309阅读
问题现象:后端更新完数据库记录版本号后,前端展示的记录版本号仍然为老的版本号问题分析:客户端展示的版本号从缓存中获取的,在更新后端数据库记录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但是写过程中,存在部分业务代码没有删除缓存。的意思既对sql数据库进行了修改(修改的意思就是增删改),又对redis缓存进行了修改。首先解释下为什么对数据库修改还要改缓存。引入缓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数据库的访问压力。客户端请求
转载 2023-12-01 11:03:18
201阅读
BinLog的写入机制binlog日志在事务没有提交之前会想写入到binlog cache中, 每个线程都有一个binlog cache。 在事务提交后才会一次性写入到文件系统的缓存file page中。然后mysql会根据你的sync_binlog配置决定是否马上刷新到磁盘中。sync_binlog=0 的时候,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只 write到file page中,不 fsync到磁盘;syn
问题最近公司想把原Oracle数据库都迁移到Mysql,这个切换需要一段时间过渡,所以存在Oracle、Mysql在项目中同时使用的情况。这样就需要使用多数据源的技术。多数据源配置本身比较简单,但有一个场景出现了问题。考虑如下代码:// 通过try-catch实现insertOrUpdate Data data = new Data(); try{ dataMapper.insert(d
转载 2023-12-21 13:38:30
26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