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代码:// 运算符 // 一元运算符 // 1、负号运算符 var number1 = 10.0 var number2 = -number1 println((number2)) // 2、正号运算符 // 正号运算不做任何操作 var number3 = +number2 println((number3)) // eg:b = a++ 相当于 a 先赋值再完成自增,而 b = ++a
POP3协议分析第1章.     POP3概述POP3全称为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3,即邮局协议第3版。它被用户代理用来邮件服务器取得邮件。POP3采用的也是C/S通信模型,对应的RFC文档为RFC1939。该协议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只重点介绍其通信过程,而相关的一些概念和术语请参考RFC文档或另外一篇文章《SMTP协议分析》
IP数据报IP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服务,IP层提供的服务是通过IP层对数据报的封装与拆封来实现的。IP数据报的格式分为报头区和数据区两大部分,其中报头区是为了正确传输高层数据而加的各种控制信息,数据区包括高层协议需要传输的数据。IP数据报格式如下:注意: 上图表示的数据,最高位在左边,记为0位;最低位在右边,记为31位。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先传输0~7位,其次是8~15位,然后传输16
封装了moya,链式,类AFN式请求SwiftHttpRequest Github地址 Demo说明Demo主要介绍Swift的网络部分,代码已更新到swift4–网络部分请求均采用 Alamofire请求封装方式分为:1.Moya(一个star很多的Alamofire的上层封装,为本demo推荐方式。我在使用过程中最终发现moya是极其优美的网络请求方式)2.链式请求(如果你刚刚从OC转到swi
 ICMP协议及报文格式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它是IPv4协议族中的一个子协议,用于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在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ICMP协议与ARP协议不同,ICMP靠IP协议来完成
【TCPDUMP 笔记 2022.8.18】TCP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的6个标志位(Flag)TCPDUMP数据包内容解释TCPDUMP常见过滤规则参数基于IP地址过滤 参数 host 截获特定主机的收发数据包截获特定方向的数据包 目的地址 dst 源地址 src截获特定网段的数据包 net基于端口的过滤规则 port (sr
利用 tcpdump 与 nc 观察 tcp/ip 传输的数据包内容:0x0000: 0000 0304 0006 0000 0000 0000 0000 0800 ................ 0x0010: 4500 0041 fa6e 4000 4006 4246 7f00 0001 E..A.n@.@.BF.... 0x0020: 7f00 0001 b984 56ce
1.关于常见的一些响应报文的总结ps:这个是之间在做毕设的时候经常遇到返回300,404问题,然后看到某个大神的博客,记录在记事本上了,链接找不到了,实在不好意思,现在放在这供大家查找原因,及方便自己调试接口方便查阅。1xx (临时响应)表示临时响应并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的状态代码。 100 (继续) 请求者应当继续提出请求。 服务器返回此代码表示已收到请求的第一部分,正在等待其余部分。101
About SwiftSwift是针对iOS和OS X应用开发的编程语言,它吸取了C和OC的精华,撇弃了兼容C的限制。Swift采用了安全编程模式并且增加了现代特色,让编程变得更加容易,更加灵活并且更加逗逼有趣。Swift背后是有强大的Cocoa和Cocoa Touch框架支撑着,这让我们对未来的软件开发浮想联翩。 Swift已经被开发了好几年。苹果通过提高编译器,调试器和框架设施为Swift
转载 2024-07-05 21:39:15
18阅读
1、类SIL在底层流程中,OC代码和SWift代码时通过不同的编译器进行编译,然后通过LLVM,生成.o可执行文件,如下所示OC中通过clang编译器,编译成IR,然后再生成可执行文件.o(即机器码)swift中通过swiftc编译器,编译成IR,然后再生成可执行文件下面是Swift中的编译流程,其中SIL(Swift Intermediate Language),是Swift编译过程中的中间代码
网络是七层、五层还是四层?学习网络排查,可能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网络的分层模型了。工作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这些术语,比如三层交换机、七层规则等等。网络分层的概念,可谓深入人心。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网络为什么要分层呢?难道是非分不可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个有趣的假设:这会儿是在网络诞生的前夜,什么 IP 协议、TCP 协议都还不存在,而你是网络的缔造者,面临设计网络这个伟大的任务。面对这么好的
L2TP于1999年正式发布,是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的扩展。它是两种协议的合并,一种来自Microsoft(PPTP),另一种来自Cisco。今天我们使用L2TP构建VPDN,对L2TP流量进行识别,并且分析L2TP隧道和控制连接过程等等。L2TP是什么意思?虚拟隧道协议(L2TP)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用于启用虚拟专用网(VPN)操作的计算机网络协议。L2TP与OSI参考模
转载 2024-07-31 18:08:36
207阅读
代码截图小笔记这段代码在说什么代码截图里声明了一个 + 操作符,该操作符的两侧均为函数类型,且能够将 + 操作符的左参函数的返回值作为右参函数的入参。从而实现了一种类似“链式调用”的效果。例如下面的代码:try (determineTarget + build + analyze + output)()等价于try (output( analyze ( build ( determineTarge
转载 2024-08-20 23:25:23
58阅读
MODBUS-RTU报文模型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格式 CRC校验LCRC校验H8bit8bitN*8bit8bit8bit一个报文就是一帧数据,一个数据帧就一个报文: 指的是一串完整的指令数据,就像上面的一串数据。主机对从机写数据操作如果单片机接收到一个报文那么就对报文进行解析执行相应的处理0x010600 01 00 17 98 04从机地址功能号数据地址数据CRC校验主机对从机读数据操作0x0
# 理解SWIFT报文内容的方案 SWIFT(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一家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的信件传递服务的组织,其报文格式遵循严格的标准,为国际间的金融交易提供便利。本文将介绍如何看懂SWIFT报文中的内容,并通过代码示例来解决相关问题。 ## SWIFT报文结构 SWIFT报文的格式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 - **头部(Header)**:报文的基本信息,包括发送者、接收者、报
原创 11月前
1449阅读
Swift 5.1 (16) - 错误处理错误的表示和抛出 在Swift中,错误由符合Error协议的类型的值表示。Error是空协议,表示类型可用于错误处理。错误的处理Swift中的错误处理类似于其他语言中的异常处理,使用了try,catch和throw关键字。但是与许多其他语言(包括Objective-C)不一样的是,Swift中的错误处理不涉及展示函数调用的堆栈信息。因此throw
转载 2024-02-04 06:42:51
143阅读
七、函数 func 函数名(形参列表)->(返回值类型){  } 形参类型1,形参名2: 形参类型2,. . . func math(num: Int, num1: Int, str: String) -> Int { return num + num1 }       &nbsp
一、Wireshark数据包格式 1、ICMP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ICMP协议通过IP协议发送的,I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包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ICMP报文是在IP数据包内传输的。在实际传输中的数据包结构:20字节IP首部+8字节ICMP首部+1472字节38字节
转载 2024-04-23 11:22:13
234阅读
UPDATE April 26th, 2022在完成后续实验的设计和编码过程中,发现底层字节流的实现如果借助std::string来做的话,后续的很多工作将会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我之后重新编码了可靠字节流部分,使用双端队列std::deque作为底层字节流缓冲区容器。但是,我并不打算删除原有的博文,因为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好,不好也好,诚然,使用queue或者deque会带来实现上的重大约简,但
Wireshark与对应的OSI七层模型TCP三次握手TCP三次握手的理论知识wireshark三次握手对应的报文情况 图中可以看到wireshark截获到了三次握手的三个数据包。第四个包才是HTTP的, 这说明HTTP的确是使用TCP建立连接的。第一次握手数据包:客户端发送一个TCP,标志位为SYN,序列号为0, 代表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 如下图: 点评:报文中有2个序列号,上面截图中写着是Se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