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奔跑吧CTO 一,什么叫覆盖索引网上对覆盖索引的定义有如下三种:解释一:就是select的数据列只用从索引中就能够取得,不必从数据表中读取,换句话说查询列要被所使用的索引覆盖。解释二:索引是高效找到行的一个方法,当能通过检索索引就可以读取想要的数据,那就不需要再到数据表中读取行了。如果一个索引包含了(或覆盖了)满足查询语句中字段与条件的数据就叫做覆盖索引。解释三:是非聚集组合
一、常见索引失效(1)索引列参与计算,如加减乘除等运算、函数运算等。where ‘age’+10=30;where left('date',4)<1990。(2)like查询时以%开头的。like '后端%' --走索引;like '%后端%' --不走索引。(3)涉及类型转换(数据类型出现隐式转化)。a是char类型,where ‘a’="1"--走索引。但如果是where ‘a’=1 -
转载 2023-11-08 20:36:52
185阅读
# MySQL Group By 索引失效吗? 在 MySQL 数据库中,使用 `GROUP BY` 语句可以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常用于统计和聚合数据。然而,当使用 `GROUP BY` 语句时,是否导致索引失效呢?本文将回答这个问题,并通过代码示例来说明。 ## 索引GROUP BY 在理解 `GROUP BY` 是否导致索引失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索引是如何工作的。 索引
原创 2023-07-30 06:28:09
677阅读
索引1.行索引 #看一个一维数组的索引 s=pd.Series(np.random.randn(5),index=list('abcde')) s s.index#Series的索引 s.index.name='zrx'#给索引赋一个名字 #查询pandas里预置的索引的类 pd.*index? 2.重复索引 #重复索引 s=pd.Series(np.arange(6),index=list
生产环境中出现一个问题,点击一个菜单,等待几秒后,弹出一个错误提示框。然而在测试环境没有这个问题。两个环境的区别是数据的区别,生产环境数据较多。当时初步分析可能是超时导致:点击菜单后,调用远程的一个dubbo服务,目前生产环境的dubbo服务配置如下,超时时间统一配置为了10秒:而页面上的错误提示框大概就是在10秒左右弹出,所以问题应该处在这里。修改方法有两个,①调整该dubbo服务的超时时间,覆
SQL中Group By的坑1、概述“Group By”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根据“By”指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组,所谓的分组就是将一个“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然后针对若干个“小区域”进行数据处理。注意: 一定要有 类别,select  * from tablename group by columnname 是语法错误的,必须select后面跟有类别。这样是可以的:
转载 2023-12-20 06:09:53
71阅读
在MySQL的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GROUP BY`语句对数据进行聚合分析。然而,时常会遇到“mysql group by导致索引失效”的问题。这很多开发者降低了性能的预期。接下来,我将一步步分析这个问题的背景、现象、根因、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 问题背景 我们在处理数据统计时,常常需要对某些字段进行分组,比如统计每个用户的访问次数。设想一下,某个电子商务网站的业务场景,开发者需
原创 6月前
51阅读
distinct和group by 是一样的,查询去重,只能是全部重复的,也可以理解为针对单例,因为一行有一个字段不一样,他们就会认为这两行内容是不重复的。但是使用row_number()over这个函数就可以针对全部字段,完全重复还是部分重复都可以通过这个函数查找出来,因为它自身有分组的功能。以下就是具体代码:上面那个表就是在最后两行时候ID,NAME,BIRTHDAY三个字段值重复,AGE字段
Excel十个常用的函数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十个Excel函数都是最基本的,但应用面却非常广,学会基本Excel函数,可以让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事半功倍。记得收藏哦!SUM函数  SUM函数的作用就是求和用的统计一个单元格区域:格式为: =sum(A1:A10)图片 1统计多个单元格区域:=sum(A1:A10,C1:C10)图片 2AVERAGE函数Average 的作用是计算平均数: 格式为
# 对索引列 进行运算,导致索引失效 运算包括: +、-、*、/、% !=、<> like'%_'(%放在前面) or in 、 not in 等等注意: SQL中有两种方式表示不等于;一种是 <> 另一种是 != 用法是一样的。# 类型错误,如字段类型为varchar,where条件用number 例:template_id字段是varchar类型。
.索引失效的几种情况  1.如果条件中有or,即使其中有条件带索引也不会使用(这也是为什么尽量少用or的原因)  要想使用or,又想索引生效,只能将or条件中的每个列都加上索引  2.对于多列索引,不是使用的第一部分,则不会使用索引(靠左原则)  3.like查询以%开头的列索引失效  4.如果列类型是字符串,那一定要在条件中将数据使用引号引用起来,否则不使用索引  5.如果mysql估计使用
# SQL SERVER IN 索引失效么?——小白开发者入门指南 在 SQL Server 中,索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性能优化工具,它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查询数据。然而,不当的查询方式可能导致索引失效,从而使查询性能大打折扣。今天,我们将集中讨论 SQL Server 中的 `IN` 关键字是否导致索引失效,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个流程。 ## 整体流程 以下是整个流程的表格展示,包括了解
原创 7月前
114阅读
本文旨在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最枯燥的基本知识 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昨天中午吃完饭间突然有个同事蹦出了一句:“like有索引吗?”,我顺口就说没有,另一个同事反驳说有啊,还有些同事说看情况的有,这下有点懵逼了,都不知道那种说法是正确的,于是决定花了个半小时来研究验证这个问题,终于得到答案。怎么验证的呢? 坊间有传言:MySQL性能优化有个神器,叫做explain,它可以对select
作者:Jia-Xin前言只有Innodb和myisam存储引擎能用全文索引(innodb支持全文索引是从mysql5.6开始的)char、varchar、text类型字段能创建全文索引(fulltext index type)全文索引的基于关键词的,如何区分不同的关键词了,就要用到分词(stopword)英文单词用空格,逗号进行分词;中文分词不方便(一个句子不知道怎样区分不同的关键词)内置分词解析
〇、复习 案例一:等值查询间隙锁 案例二:非唯一索引等值锁 案例三:主键索引范围锁 案例四:非唯一索引范围锁 案例五:唯一索引范围锁 bug 案例六:非唯一索引上存在"等值"的例子 先插入:mysql> insert into t values(30,10,30); 问题:新插入的这一行 c=10,也就是说现在表里有两个 c=10 的行。那么,这时候索引 c 上的间隙是什么状态了呢? PS:
count(*)的实现方式在不同的MySQL引擎中,count(*)有不同的实现方式。MyISAM引擎把一个表的总行数存在了磁盘上,因此执行count(*)的时候直接返回这个数,效率很高;innoDB引擎就麻烦了,它执行count(*)的时候,需要把数据一行一行地从引擎里面读出来,然后累积计数。需要注意的是,这儿讨论的是没有过滤条件的count(*),如果加了where条件的话,MyISAM表也
转载 11月前
27阅读
# MySQL中的GROUP BY和ORDER BY对索引的影响 在使用MySQL进行数据查询时,`GROUP BY` 和 `ORDER BY` 是两个非常常用的SQL语句。虽然它们在语法上简单易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可能造成索引失效,导致查询性能下降。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来帮助理解。 ## GROUP BY 和 ORDER BY 的基本概念 `GROUP BY` 用于
原创 2024-09-19 03:58:06
377阅读
前语:不要为了读文章而读文章,一定要带着问题来读文章,勤思考。 最近,在脉脉上看到一个楼主提出的问题:MySQL数据量大时,delete操作无法命中索引;并且还附上了相关案例截图。 最终,楼主通过开启MySQL分析优化器追踪,定位到是优化器搞的鬼,它觉得花费时间太长。因为我这个是测试数据,究其原因是因为数据倾斜,导致计
条件: 查询出学生最后一次的成绩。全部数据显示: mysql5.6 使用sql:select a.score,a.name from ( select * from hehe order by id desc ) a group by a.name;结果: mysql5.7 使用同样语句:可以看出order by失效了 5.7官方手册给出:It must not have ORDER BY w
转载 2024-02-04 14:34:25
81阅读
order by 从英文里理解就是行的排序方式,默认的为升序。 order by 后面必须列出排序的字段名,可以是多个字段名。group by 从英文里理解就是分组。必须有“聚合函数”来配合才能使用,使用时至少需要一个分组标志字段。什么是“聚合函数”?像sum()、count()、avg()等都是“聚合函数”使用group by 的目的就是要将数据分类汇总。一般如:select 单位名称,coun
转载 2024-07-24 06:46:00
3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