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注:本文所用开发环境为VS2019 Community + OpenCV4.1.0,需提前配置好环境//FaceRec.cpp #include<opencv2/opencv.hpp> //#include<opencv2/objdetect/objdetect.hpp> //#include<opencv2/highgui/highgui.hpp&gt
项目一、画笔:基于网络摄像头1、先是用上面所用的颜色检测测出你的笔的HSV三者的值#include<opencv2/imgcodecs.hpp> #include<opencv2/highgui.hpp> #include<opencv2/imgproc.hpp>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s
 opencv_createsamples.exe 用来生成正样本vec的,用来准备训练用的正样本数据和测试数据。他的输出为以 *.vec 为扩展名的文件,该文件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图像。 Usage: opencv_createsamples.exe [-info <collection_file_name>] //就是跟存放正样本图片目录位置相同的描述文件的路径
转载 2024-03-06 18:21:50
73阅读
OpenCV是目前开源项目中最著名的基于机器视觉方向的图像处理的开发包,目前已经有被移植到嵌入式Linux环境上。本文介绍了OpenCV交叉编译的基本步骤。一、编译环境及库文件linux环境:ubuntu12.04交叉编译:4.3.2arm板子:iTOP4412开发板 libz:        libjpeg
使用opencv_traincascade和opencv_createsamples生成自己的训练文件并进行训练opencv_createsamples.exe#生成 训练集的vec文件 opencv_createsamples.exe -info posdata -vec data\pos.vec -num 你所需要创建的正样本数量(一般为正样本内文件数目的0.9倍) -w 20 -h
转载 2024-08-08 11:14:31
71阅读
    最近有一个项目检测的想法,准备采用opencv的adaboost直接检测,今天从建立样本到训练分类器走了一遍,记录一下过程,当中也遇到费脑的坑。 一、准备样本          首先建立正负样本的训练集,最近有看python,以往matlab用的多,今天决定在python下构建样本集合。由于样
转载 2024-04-06 10:55:14
17阅读
OpenCv学习笔记(一)OpenCv中Mat类源码的详细解读(一)(一)Mat类的引述1–自2010年以来,OpenCv的函数库一直是基于C接口构件的,因此,在最初的几个OpenCv版本中,一直使用IplImage的C语言结构体在内存中存储图像。直到今天,这仍旧出现在很多的旧版书籍中,比如经典的《Learning OpenCv》 2–对于OpenCv1.x的时代,基于C语言接口而创建的图像存储
转载 2024-04-09 13:00:43
0阅读
进入opencv_createsamples.exe(基于opencv3.4.3)所在目录,输入opencv_createsamples.exe回车,可以看到一个参数列表,包含和样本生成的所有参数,以此为切入点来介绍介绍opencv_createsamples.exe的操纵:【-info】存放正样本描述文件路径,可以是txt,dat等格式,描述文件只记录正样本图像名称,不记录路径,文件和正样本放置
转载 2024-04-29 12:09:47
382阅读
简介:本文就opencv中的几个常用函数:imread、cvLoadImage、waitKey、imshow,进行简单的源码分析,并对新、老版本进行比较。实验平台:xp + vs2010 + opencv2.4.10案列:用Opencv读取并显示图片,一般来说有①、②两种方法,下面就①②进行源码分析。#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opencv2/hi
转载 2024-03-21 18:46:24
96阅读
opencv_traincascade.exe的参数列表及解释,下面的所有参数都是在命令行中opencv_traincascade.exe后面使用的参数,共20个参数,参数按在源文件中存储的位置分类 一、训练时存储在变量中的参数(9个参数)-data 训练的分类器的存储目录-vec 正样本文件,由open_createsamples.exe生成,正样本文件后缀名为.vec -bg 负样本说明文
转载 2024-09-18 19:56:39
12阅读
【使用方法】主要是在cmd中使用命令行操作。打开文件夹D:\opencv349\x64\vc12\bin,可以看到这三个exe文件。按住键盘shift+鼠标右键,在此处打开Powershell窗口。具体命令见黄色背景。 【样本】框选缺陷的尺寸比例与opencv_createsamples.exe(生
转载 2020-02-14 19:11:00
989阅读
2评论
使用C++开发图像处理算法时,最基础的就是利用OpenCV完成图像文件的输入、输出以及自动内存管理(重点)。所以,只要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OpenCV的操作即可。本博文就对这些基础内容进行讲解。 图像操作图像读取OpenCV支持bmp、jpg、png、tiff等常用图像格式的解析,所用函数为imread。imread函数原型如下:Mat imread( const String& filen
转载 2024-03-04 15:31:40
44阅读
一 前言关于训练分类器制作XML文档时需要的两个exe应用程序的解释。  opencv_createsamples :用来准备训练用的正样本数据和测试数据。opencv_createsamples 能够生成能被opencv_haartraining 和 opencv_traincascade 程序支持的正样本数据。它的输出为以 *.vec 为扩展名的文件,该文件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图像。   ope
1、按OpenCV格式实现的 .txt 文件读写 可以用 cvSave 和 cvLoad 实现,格式和 .xml/.yml 的差不多,不过如果专用与 OpenCV 的数据读写,还是用  .xml/.yml 文件格式较好,我比较喜欢 .yml 格式,可读性非常棒。 用 cvSave 和 cvLoad 读写 .txt 文件,其实现方式和数据格式与 .yml 文件基本一致。 例如:cvSav
1.需要先下载opencv然后进行编译编译的文章我之前贴过了,需要的可以点这个链接 我的样本是车辆检测,一共准备了8000+的正样本和负样本 然后在到编译完后的opencv3.4.3文件中找到opencv_createsamplesopencv_traincascade应用程序 opencv_createsamples:用于准备训练数据的正样本和测试样本 opencv_traincascade分
文章目录配置环境变量加载修改保存图像imread()函数namedWindow()函数imshow()函数imwrite()函数waitKey()函数摄像头 视频读取 写入实例应用一Mat对比度亮度调整与通道分离 配置环境变量添加环境变量D:\opencv\build\x64\vc15\bin打开visual studio 2017 文件->新建->项目->选择空项目 确定即可
转载 2024-04-23 16:32:16
99阅读
在家这段时间内,发现了这样的OpenCV库自带的教程,感觉不错,尝试翻译并且添加一些tips,帮助自己学习,同时也与各位交流一下。核心模块.核心功能 这里这两部分说的是核心模块以及核心功能的简介,其中蓝字部分可以链接到相关部分,这里我采用顺序方法,从第一部分,即 “Mat:The Basic Image Container”开始叙述。2.1 基本的图像容器—矩阵目标  &nbs
使用OpenCV,我们经常需要对xml文件进行操作。为此OpenCV为我们提供了FileStorage类来对XML/YAML文件进行操作。它使我们能够像操作普通文件一下来读写xml文件。XML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我们可以使用FileStorage的构造函数或者open()函数来对磁盘上的文件进行绑定。string filename = "test.xml"; FileStorage fs( file
目的: 初次接触OpenCV读写文件、操作视频。个人觉得方式很重要,以及细节点注意。对于一些重要关键点写下来。网址:http://c.biancheng.net/opencv/OpenCV是什么?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很多函数,这些函数非常高效地实现了计算机视觉算法(最基本的滤波到高级的物体检测皆有
论vs2008与opencv和tif图片 最近我让vs2008与opencv“相杀相爱”,这波操作的目的是为了用vs2008载人opencv从而打开tif格式的图片。说说我一天的时间的过程吧。开始,我上网一搜,关于此方面的文章,博客非常多。我选了一个挺权威的百文库开始了我的vs2008和opencv的载入。,,,,一通操作后,发现后面进行不下去了,具体问题是D:\opencv\opencv\vs2
转载 2024-05-04 08:11:40
6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