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 4.1 IS-IS基础 IS-IS最初是ISO为它定义的OSI网络中的CLNP(无连接网络协议)设计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为了提供对IP路由的支持,IETF在RFC1195中对IS-IS进行了扩充和修改,使它能够同时应用在TCP/IP和OSI网络环境中,成为集成IS-IS。 4.1.1 OSI网络基础 &nb
转载
2023-07-27 09:45:26
21阅读
## 正交clos架构与正交架构的区别
在软件开发中,“正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影响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讲解正交clos架构和正交架构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在开发中应用这两个架构概念。我们将以简单的步骤为导向,帮助你理清思路。
### 一、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将来看看实现正交clos架构和正交架构的整体流程。下面是一个表格,显示了实现这两个架构的基本步骤。
| 步骤
原创
2024-10-18 10:15:48
217阅读
摘要因子共线性的困扰:在多因子加权时,我们通常会从规模、估值、成长、质量等多个维度选择表现较好的因子进行加权。但是这些因子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而导致加权后的组合整体在某些因子上的重复暴露,从而影响组合的长期表现。因此,有必要对因子进行正交化,基于正交后的因子进行加权,可以提升组合长期表现的稳定性。因子正交的统一框架:因子正交化本质上是对原始因子进行旋转,旋转后得到一组两两正交的新因子,它们之
转载
2024-01-25 18:56:09
186阅读
五、is-is
(一)CLNS及CLNP
1、iso\osi模型定义了两种数据通信服务类型:CONS(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和CLNS(无连接网络服务)。
iso\osi是一种网络模型
2、CONS: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CONP连接的网络协议,用来支持CO
转载
2023-11-02 23:12:56
340阅读
Crust 提供了 Web3 生态系统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支持包括 IPFS 在内的多种存储层协议,并对应用层提供接口。Crust 的技术栈还能够支持去中心化计算层。Crust 旨在构建一个重视数据隐私和所有权的分布式云生态系统。本文作者为 Jenner @ Patract Labs 。 这篇文章基于Polkadot的6be14014提交(2020/12),目的是介绍Polkadot在平行链角度
转载
2023-09-28 12:59:25
142阅读
CLB是指可编程逻辑功能块(Configurable Logic Blocks),顾名思义就是可编程的数字逻辑电路。CLB是FPGA内的三个基本逻辑单元。CLB的实际数量和特性会依器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每个CLB都可配置,在Xilinx公司的FPGA器件中,CLB由2个 相同的SliceL或则一个SliceL和一个SliceM构成。每个Slice不仅可以用于实现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其中,Slice
转载
2024-07-22 19:49:36
327阅读
第三章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一、基本概念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能否使用重复的体系结构模式,即能够达到体系结构级的复用。2.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体系结构风格定义了一个系统家族,即一个体系结构定义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合起来的3. 对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研究和
Microchip通过其Microsemi Corporation子公司宣布推出新型SoC FPGA架构,扩展其Mi-V生态系统。新系列将功耗最低的中端PolarFire FPGA系列与基于开放式,免版税的RISC-V指令集架构(ISA)的完整微处理器子系统相结合。
PolarFire SoC架构为多核连贯中央处理单元(CPU)集群中的Linux平台带来了实时确定性和非对称多处理(
转载
2024-08-11 07:34:31
125阅读
第一部分 --- 金属晶体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第二部分 --- 金属的晶体结构 晶胞一定是平行六面体 对称性最差 底面和晶系的左右两面是矩形底心单斜和简单单斜的区别就是它的上下两个底边多了一个原子 体心正交就是体对角线中心还占据着一个原子,面心正交则是面对角线中心 镁和锌都是六方晶系  
转载
2024-01-21 19:47:53
492阅读
前言应用架构或者系统架构本身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太多的模式可以选择,有的可以“以小见大”,有的也可以“化大为小”,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适合需要的选择。我们在创建应用的时候最常见的应用架构就是分层架构了,最简单的就是按照MVC职责划分层次,又或者是按照更精细的角色和职责划分层次。还有一些常见的架构如:六边形架构、洋葱架构、干净架构等,想必很多人对这些架构多多少少都有涉猎,但更多的是纸
转载
2023-10-17 11:07:32
154阅读
FatTree拓扑结构是由MIT的Fares等人在改进传统树形结构性能的基础上提出的,属于switch-only型拓扑。整个拓扑网络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为边缘层(edge)、汇聚层(aggregate)和核心层(core),其中汇聚层交换机与边缘层交换机构成一个pod,交换设备均采用商用交换设备。图1 常规树形拓扑图2 二叉胖树图3 四叉胖树图3 六叉胖树FatTree构建拓扑规则如下:Fa
文章目录大型网站系统与java中间件实践笔记 _ 曾宪杰1. 分布式系统介绍2. 大型网站的架构演进3. JAVA中间件4. 数据访问层 大型网站系统与java中间件实践笔记 _ 曾宪杰1. 分布式系统介绍IO区别:BIO: 阻塞IO.AIO:java7引入,在有通知时表示相关操作已经完成。NIO:在有通知时表示可以进行操作。LVS架构的优缺点:优点:请求方和处理方都不需要关注对方的地址,只需要
网络编程和并发1. 简述 OSI 七层协议。物理层: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网路层:引入一套新的地址用来区分不同的广播域/子网,这套地址即网络地址
传输层: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
会话层:建立客户端与服务端连接
表示层:对来自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按照一定格式传给会话层。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加
转载
2024-09-29 13:57:08
131阅读
## 正交架构和CLOS
在软件设计中,正交架构和CLOS(Common Lisp Object System)是两种常用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它们分别用于保持系统的模块化和可维护性,以及提供强大的对象系统和面向对象编程能力。本文将介绍正交架构和CLOS的概念,并结合代码示例来说明它们的应用。
### 正交架构
正交架构是一种设计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将系统的各个部分分离开,降低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原创
2024-06-24 04:00:14
303阅读
# CLOS正交架构介绍
CLOS(Common Lisp Object System)是Lisp编程语言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面向对象编程机制。CLOS的设计思想是通过正交性来增强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正交架构允许不同的编程概念独立发展,从而减少了系统组件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本文将探讨CLOS的正交架构,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帮助理解。
## CLOS的基本概念
在CLOS中,正交架构主要体
软件设计--正交设计前言问题核心原则--高内聚,低耦合总结方法减少重复代码减少依赖 前言在我们写代码的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功能的实现,很少考虑或者不考虑代码之后的维护程度,但是随着系统愈来愈复杂,即便是智商最为发达的程序员也发现,单一过程的复杂度已经超出他的掌控极限。所以这需要人们在对于比较复杂的模块时,需要对大问题进行分解。本人之前是有看类似的设计相关的书籍,但是还是感觉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很充分
转载
2024-04-20 09:18:46
63阅读
网络编程1 > 软件开发架构1.1 > 架构的分类1.1.1 > C/S架构1.1.2 > B/S架构1.2 > 两种架构的有缺点2 > 网络编程简介3 > 网络体系结构4 > OSI七层协议 - 14.1 > 物理层4.2 > 数据链路层5 > 网络知识补充6 > 专业设施名词7 > OSI七层协议 - 27.1 &
转载
2023-07-14 13:41:50
322阅读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对构建互联网基础架构的网络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容量、性能、扩展性以及QoS等诸多关键特性,而这往往是由其所采用的硬件架构决定的。以框式核心交换机为例,先后出现了多种硬件架构,而现在最为常用的有三种:Full-Mesh交换架构、Crossbar矩阵交换架构和基于Cell的CLOS交换架构。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种硬件架构、报文转发流程等原理的分析,全面剖析三种架构的优劣势。F
转载
2023-09-01 21:40:08
4510阅读
Gram-Schmidt正交化格拉姆-施密特(Gram-Schmidt)正交化常用于求解向量空间的标准正交基,同时也是一种天然的求解矩阵的QR分解的方法,即将一个矩阵A分解为一个正交矩阵Q和一个上三角矩阵R的乘积,即A=QR。这里我们假设A是一个方阵,当然A不是方阵的时候也是可以进行QR分解的。QR分解可用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并且使得求解的过程更加高效、稳定,这里不细说,我们重点关注Gram-Sc
作者:翁一凯 三层架构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三层架构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 “高内聚,低耦合”。开发人员分工更明确,将精力更
转载
2023-08-07 02:26:22
38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