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云边协同小组:常乐/栗霖/赵斌/隗英英随着5G的到来,边缘应用的数据量和终端的数量迅速增长。根据IDC预测,到2023年,全球联网设备将会达到489亿,大部分数据都在终端形成、积累,传送到云端,进行数据处理,再返回到终端指导业务。这一系列动作将对网络带宽产生数百Gbps每秒的超高需求,不仅会存在延迟,还需要面临弱网卡顿、连接成功率低等诸多问题,用户体验无法保障。因此需
转载
2024-05-24 10:16:14
104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新的概念诞生。就像今天提到的边缘计算。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是同一个体系下的相对概念。他们的标准化概念各位可以自行百度,通俗的来讲,云计算是公用大脑,边缘计算是分布式大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群学生围着导师共同做一个项目,如果学生们有不会的、不懂的,都提交给老师来处理,就是云计算。学生只负责干自己的事儿就行了,需要数据从老师那里获取,老师那里可以存储和计算最核心的数据。无论哪
转载
2024-05-05 11:34:55
129阅读
摘要: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应用模式。边缘计算是一种在靠近数据源侧,提供集成网络、计算、存储和应用等核心功能的综合性平台,是5G网络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首先介绍了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基本类型和标准进展情况及开源社区情况,进而结合边缘计算技术和特性对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最后列举了区块链+边缘计算融合
与传统的数据中心戒云计算方案相比,边缘计算能够有效降低延迟,保证稳定服务,节约网络带宽,同时满足隐私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可以看作是对云计算方案的有效补充与优化。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方案将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从而创造最为优化的解决方案。- 访问 Intelligent Edge 网站(Link:http://www.theintelligentedge.com/)
转载
2024-06-22 13:35:21
58阅读
本文将介绍基于TDengine、EMQ X搭建一个集工业数据采集、汇聚、清洗、存储分析以及可视化展示等能力于一体的轻量级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此方案基础上,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方案设计,从而搭建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实现工业智能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的挑战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最新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2.0)》所述,工业互联网架构下的边缘层主要实现以下功能:边缘层
转载
2023-12-11 10:17:31
77阅读
1、环境搭建的准备(1)安装ubuntu操作系统:Ubuntu 16.04 ~ Ubuntu 18.04(2)下载Link IoT Edge标准版(3)环境检查:下载运行环境检查工具并运行,检查环境能够支持Link IoT Edge标准版 一行:下载环境检查工具;二行:赋予该工具可执行权限;三行:执行检查工具。wget http:/
转载
2024-05-09 11:57:28
116阅读
一、项目整体框架图二、项目整体描述边缘计算网关项目主要实现了智能家居场景和工业物联网场景下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整个项目分为三大层:用户接口层、网关层、设备层。 其中用户层通过QT客户端、WEB界面及阿里云提供数据展示和用户接口。 网关使用虚拟机代替,基于Linux系统开发,起到数据中转作用,向下对接设备,向上对接客户端及云。 设备家居设备使用STM32单片机自主开发,工业设备使用m
推荐文章:NVIDIA GPU Operator - 简化GPU在Kubernetes集群中的管理 gpu-operatorNVIDIA GPU Operator creates/configures/manages GPUs atop Kubernetes项目地址: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gp/gpu-operator 1、项目介绍NVIDIA GPU Op
拥有一个私人的云计算平台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随着技术的发展,实现这一愿望已经变得相当容易。接下来就来说明如何利用树莓派硬件和相关软件搭建一个用于边缘计算的小型云计算集群。1 硬件准备硬件优先考虑树莓派。选择ARM而不是x86架构硬件,主要是考虑到该云计算平台主要用于私人,家庭以及边缘计算等应用场景。一方面,ARM硬件相对便宜,功耗低,性价比更高;另一方面树莓派拥有成熟的社区生态,可用的软件也比较丰富
转载
2024-05-22 23:06:48
265阅读
上次我们讨论了边缘计算,并用无人零售和边缘计算的例子,说明了边缘计算的便利性。但是边缘计算,也有很多限制。硬件资源限制边缘设备通常具有有限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这种资源限制使得在处理大量数据或执行复杂任务时,边缘设备可能无法提供与云数据中心相当的性能。硬件更新换代的成本和时间也是限制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边缘设备需要定期更新以维持其性能,但这可能涉及大量的资本支出和运营中断。网络带宽与延迟:
很多概率结论或概率问题结果是符合直觉的。"概率论只不过是把常识用数学公式表达了出来"——拉普拉斯 随机事件间的关系:互斥(互不相容)、对立:两事件样本点集合间的关系相互独立、线性相关:事件间的依赖关系 概率定义、条件概率、全概率、贝叶斯公式随机试验(E):对不确定的现象(随机现象)中客观事物进行观察的过程。如抛掷一次色子。样本空间(Ω):Ω=
一、概述EdgeGallery 旨在构建一个开源的、多用途的边缘计算平台,以支持MEC的各种用例和应用程序。EdgeGallery提供了一套工具、框架和资源,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地构建和部署边缘应用程序,从而利用MEC的潜力。代码仓库:https://gitee.com/edgegallery二、前端技术Edgegallery前端技术栈主要是开源的Vue.js实现的页面构建,还有自己封装的组件库Edg
在Kubernetes(简称K8S)中搭建边缘计算环境是一项精密的操作,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就可以轻松完成。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在K8S中搭建边缘计算环境,帮助那些刚入行的小白快速上手。
### 步骤概览
在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搭建K8S边缘计算环境的步骤概览,每个步骤都将有详细的指导和示例代码: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安装
原创
2024-04-17 11:16:12
134阅读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智能设备或数据源头的一端,提供网络、存储、计算、应用等能力,达到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更安全的本地数据传输。边缘计算可以满足系统在实时业务、智能应用、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为用户提供本地的智能服务。边缘计算一般由云端管理系统、本地核心节点和普通设备组成,云端系统负责设备管理、配置设备驱动函数和联动函数、设置消息路由等功能,本地核心节点一般是计算能力较强的设备,如路由器和网关,提
转载
2024-04-12 10:35:00
125阅读
移动更快、存储更多,在边缘处理一切。数十亿物联网和移动设备收集的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正在推动从发送数据到云进行处理和存储向分布式模型的转变,在这种模式下,部分计算发生在网络边缘,更靠近数据的创建位置。什么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指在更接近数据生成的位置来处理、分析和存储数据,从而实现快捷且近乎实时的分析和响应。近年来,一些公司已经通过将数据存储和计算集中到云端,对运营进行了整合。但数十亿分布式设备带来
亲爱的同学们,端午假期愉快的过去了,粽子也吃了,今天就来说点新鲜的东西吧。 说新鲜,其实也不新鲜了,在十年前就有边缘计算这个名词了,只不过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边缘计算被再次拎了出来。概念根据名字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边缘计算就是在终端设备附近靠近数据源的一侧进行的本地计算分析。因为靠近终端,我们的计算实时性会更高。本质上来说,边缘计算和云计算都是为了处理数据的计算问题而诞生的,只是两者实现的方式不同。云
转载
2024-08-28 15:54:47
114阅读
边缘计算的诞生
随着物联网规模的快速增长,集中式的数据存储、处理模式将面临难解的瓶颈和压力,此时在靠近数据产生的网络边缘提供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服务,将是推动ICT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驱动力。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的概念由此而生。边缘计算成为新兴万物互联应用的支撑平台,目前已是大势所趋。本文旨在介绍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基本特点和属性、
转载
2024-01-30 11:27:31
109阅读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1、什么是边缘计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更是将“边缘计算”定义为——“在网络边缘侧实现智能互联”的一种计算模式。“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这说明,要想实现“边缘计算”这个概念,首先应该满足三个因素——边缘、计算和智能。“边缘”也就是“端”所在的物理区域。“边缘计算”也特别强调计算的作用。当你
转载
2023-11-06 23:39:29
200阅读
项目简介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指数型增长,传统云计算的集中式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等需求,边缘计算应运而生。边缘计算可以提升物联网的智能化,促使物联网在各个垂直行业落地生根。但是,一般的应用都默认只支持一种物联网组网协议或使用一种边缘计算框架,且组网协议跟边缘计算框架的接入十分繁琐,用户使用操作不便,耗时长。 一种集成多组网协议多边缘计算框架的
转载
2023-11-20 09:31:27
217阅读
2018年9月8日,“边缘计算的崛起 - 物联网趋势论坛” 活动在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VMware中国研发中心、万向研究院主办,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及上海云基地协办。VMware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任道远和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晓源共同发表了开场致辞,并宣布双方合作意愿。随后,任道远联合VMware研发总监路广带来 “边缘计算的崛起” 主题演讲。 他们一同为来宾介绍了VMw
转载
2024-05-27 20:09:26
14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