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博客开发北大青鸟上海汉中
在路由协议中,我们常常会提到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相关问题。那么什么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呢?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概念进行一个 深入的介绍和研究。首先还是看看它的基本概念是如何的。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目的是映射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每个链路状态路由器提供关于它邻居的拓扑结构的信息? 这包括: ◆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链路)? ◆那些链路的情况
今天突然有学生求助,要一个修改主机名的批处理文件,网上很多,可看不懂。其实我也不懂,可负责系统方面的老师有事,忙不过来,我只好尽力试试。 凭着多年在思科设备上打问号的本领,在windows的命令行界面一番折腾,再百度两下,一个批处理终于被凑出来了: @echo offipconfig /all>ipconfig.txtfind /i "physical address"
1.基本概念 要说fragment的话,先说一下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这个是数据链路层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也就是帧的大小。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帧的格式也不同,但大致都会有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长度/类型、数据(有效载荷: Payload)这几个字段。 对最常见的以太网而言
下图显示了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在时间t0,四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里只有它们各自直连的网络,跳数为0,路由器之间还没有交换路由信息。 在时间t1,路由器收第一个更新,处理后得到的结果放到路由表中。到了时间t3,四
当前的路由协议要么属于矢量路由协议,要么属于链路状态协议。RIP, RIPv2,RIPng,思科的IGRP和EIGRP,还有BGP都是矢量协议,而OSPF和IS-IS是链路状态协议。本章主要介绍链路状态的基本概念。首先对这些概念有个深入的理解,接下来的各章再详细介绍OSPF和IS-IS是如
这些年在网上收集了不少电子书,都来不及看,这两天翻了翻,发现了一本2005年的《OSPF and IS-IS: Choosing an IGP for Large-Scale Networks》,作者Jeff Doyle,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对应的中文版,我想可以翻译成《OSPF还是IS-IS》。书的内容很好,从各个方面比较了两个链路状态协议,使人受益菲浅。接来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