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术语和定义1. 什么是DevOps答: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说,DevOps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开发(Dev)和运营(Ops)团队之间的灰色区域。DevOps是一种在产品开发周期中强调沟通,集成和协作的文化。因此,它消除了软件开发团队和运营团队之间的孤岛,使他们能够快速,连续地集成和部署产品。2. 什么是持续集成答: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
一、基本概念1.仓库(Repository)①源仓库(线上版本库)在项目的开始,项目的发起者构建起一个项目的最原始的仓库,称为origin。源仓库的有两个作用:1.汇总参与该项目的各个开发者的代码2.存放趋于稳定和可发布的代码 源仓库应该是受保护的,开发者不应该直接对其进行开发工作。只有项目管理者能对其进行较高权限的操作。②开发者仓库(本地仓库)任何开发者都不会对源仓库进行直接的
下面的Pipeline配置中使用了镜像标签自动生成、代码构建和镜像推送、应用镜像部署三个任务。也可以根据各自持续集成和交付的需求添加诸如代码质量检查、自动化测试等任务,不断完善持续集成和交付系统。Java语言配置示例通过Maven工具构建Java代码。为了提高构建效率,需要为Maven本地仓库配置持久存储,否则会导致每次运行Maven都需要远程下载依赖包。在Tekton的最佳实践中,鼓励对Task
安装Argo CD单独为Argo CD创建命名空间argocd,命令如下所示。$ kubectl create namespace argocdnamespace/argocd created使用以下命令将Argo CD部署到argocd命名空间下。$ kubectl apply -n argocd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argoproj/arg
一个云原生应用程序通常包含多种Kubernetes资源类型,例如Deployment、ReplicaSet、Pod、PersistVolume、Service等,但在Kubernetes的原生能力下,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可以直观地展示应用程序到底包含哪些资源。Argo CD通过Application CRD将分散在运行环境中的应用资源收敛在一起并通过统一视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现给用户。除此之外,Arg
GitOps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 Kubernetes 管理公司 Weaveworks 公司在 2017 年提出的,如今已经过去了 5 个年头,想必大家对这个概念早有耳闻,但你可能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它和 DevOps 到底是啥关系,本文就来帮大家一一解惑。一、基础设施即代码在理解 GitOps 之前,需要先理解什么是基础设施即代码。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
使用 GitOps 的方式来改造我们的流水线,将 CD 部分使用 Argo CD 来完成。整个流水线包括 clone、test、build、docker、deploy、rollback 几个部分的任务,最后的 deploy 和 rollback 属于 CD 部分,只需要这部分使用 Argo CD 来构建即可。使用 Tekton 结合 Argo CD 来实现 GitOps 的工作流: &n
随着DevOps的发展以及采用DevOps思维方式的组织不断增多,DevOps的许多不同方面都日趋成熟。随着DevOps的成熟,在概念和思维方式(DevSecOps,AIOps,SecOps等)领域也在不断发展。GitOps是DevOps中的另一个萌芽概念,其根源在于使开发人员能够使用git创建CI/CD来自动化多云和多容器编排集群的开发和运营。DevOps大家都很熟悉,不做介绍,GitOps是一
Argo CD的核心概念Application(应用):一组Kubernetes资源清单的统一定义,属于CRD(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定制资源定义)资源。Application source type(应用的源仓库类型):目前Argo CD支持Git和Helm两种源仓库类型。Target state(目标状态):用户在源仓库中声明的应用状态。Live state(实
使用Argo CD系统以GitOps的发布方式完成一个应用的迭代更新。1. 应用更新下面把guestbook-aliyun和guestbook-idc应用从第1版本更新至第2版本。在GitOps发布模型中,Git源仓库是应用更新的唯一事实来源,我们需要基于master分支创建分支feat/guestbook-v2,分别更新values.yaml和values-idc.yaml文件中的fronten
1. GitOps应用持续交付模型GitOps是一种应用持续交付模型,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应用程序的声明式编排甚至基础架构编排都存放在Git源仓库中。实际上,将任何能够被描述的内容都存放在Git源仓库中。GitOps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满足云原生环境下的持续交付,云原生环境为GitOps应用持续交付模型发挥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1)不可变基础设施在应用从开发测试到上线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把应用频繁部署
Tekton由如下7个组件构成1)Tekton Pipeline:Tekton Pipeline是Tekton的基础组件,定义了一组Kubernetes自定义资源。作为构建模块的基础,你可以使用它们装配CI/CD流水线。2)Tekton Trigger:Tekton Trigger可以实现基于事件实例化的流水线。例如,你可以在GitHub代码库合并PR时触发流水线的实例化和执行,也可以创建一个用于
Tekton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持续集成和交付部署。Tekton Pipeline是其核心组件,其他组件都是建立在Tekton Pipeline之上的。1 Step、Task和PipelineStep(步骤)是CI/CD工作流中最小的基础操作单元。Tekton通过在Step中定义的容器镜像执行每个Step。它可以实现各种需求,如编译代码后制作成镜像并推送到镜像仓库,再把相应的程序镜像发布到Kubern
第一阶段:只有 Dev ,没有 Ops ,Dev 是全栈工程师如何理解?最初的时候,产品和业务形态都处于摸索期,业务复杂度不高,访问量不大,软件能够尽快跑起来推向市场是最重要的,所以架构上不设计的很复杂,单体或分层架构足矣。典型的 LNMP 架构 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数量也就是两位数规模,最最一开始个位数也有可能。所以几个开发同学在简单架构下,维护几十台服务器还是没问题的所以,这个时期确实不
一个成熟的自动化运维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子系统:机房设备数据系统 (EMDB) 1.录入机房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各种信息,比如机器型号,硬盘大小,OS类型,所属应用,运行状态,机房名称,所在房间,机架,位置等等各种信息,这是一个最基础的数据库,最主要的目的是给每个机器从多个维度统一打上各种标签,方便其他系统的使用。
在很多“外人”的眼中,运维工程师的工作不过是搬机器、调网络、装软件、处理故障、7×24小时值班,简单而又枯燥至极。但事实并非如此,运维工作涵盖很多技术领域,运维工程师要掌握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知识,核心目标是为亿万用户使用的产品保驾护航。当今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发展趋势,运维工程师只有提升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艰巨的运维任务,必须要对传统运
1.监控系统①业务与应用监控 开发②网络与系统监控 zabbix2.自动化工具系统①资产管理系统 cmdb②工作流系统 日常需求 线上所有的变更以标准化流程方式梳理出来(发起,审计,执行,验证)主机类包括:主机申请,账号授权,软件部署等web类包括:配置文件管理,dns管理db类包括:建库,建表,sql审核,授权③代码发布系
结合现在云计算和DevOps的发展趋势,我觉得一个成熟的自动化运维平台应该包括以下的特性:一、支持混合云的CMDB现在越来越多的服务器都转到了云上,而主流的公有云、私有云平台都拥有比较完备的资源管理的API,这些API也就是构建一个自动化CMDB的基础。新一代的自动化运维平台应该是可以基于这些API来自动维护和管理相关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负载均衡的资源的。通过API对资源的操作都应该被作为操作日
一、CI方面1.Pipelines(流水线)(包括jobs)2.代码静态分析(pep8) python编码规范3.测试用例/单元测试(unittest/tox) 针对函数或模块的测试4.代码覆盖率(coverage) 检测测试代码对被测代码的覆盖率如何5.build镜像/功能测试/全链路测试(Dockerfile) 针对整体产品的某个功能模块的测试6.合并主干分支或者master仓库二、CD方面1
CMDB 的设计有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想建立一个大而全的属性表,恨不得想把全部运维对象的全部属性都找出来,比如:从零散的运维对象来拼凑 CMDB 基本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这样的设计方式根本没有从业务出发。而真正能解决业务问题的 CMDB 必须回到业务上面来,从核心的三层关系开始组建 CMDB,这三层概念从大到小分别是:业务、集群、模块(游戏行业术语一般叫项目、分区、服务)设计思路应该是这样的,我所运
作业是一系列运维操作的抽象定义,任何一个运维操作都可以分解成一步一步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对象,不论是发布变更还是告警处理,都是可以分步骤的。命令: 一个可以独立的操作,最简单的如关服、开服、执行 xx 脚本等;文件分发: 把指定的文件分发到目标机器的目标路径;作业: 一系列命令、文件分发的有序组合,作业的步骤可以由 “命令”、“文件分发” 以及 “执行对象” 组成;作业这个概念的提出,即可以将运维工作
那我们做运维平台的意义在哪里呢?对内价值就是降低了多少故障率、提升了多少工作效率、节约了多少人力资源等;最好是不仅将其定位为一个内部辅助系统,需要将其和业务侧的墙打破,介入业务发展的生命周期,这样做才能将运维价值最大化地变现。运维平台中和业务运营相关密切的功能模块一般有数据分析、弹性伸缩(辅助运营)、成本核算、用户体验优化(业务监控)等等,如何才能包装好运维平台和为其讲一个
1. 代码管理/分支策略代码托管在哪里?使用git or svn?分支策略/分支模型?CI 服务可以访问您的代码库吗?代码结构如何?需要一个库,还是多个库?版本号定义?依赖管理?命名规则?Code Review ?2. 持续集成服务器选好你需要的CI server了吗? jenkins, Teamcity,GoCD or AuzreDevOpsCI Server 使用的学习CI Server 如何
STEP1:定义自动化测试的范围。在实施自动化测试之前,先确定哪些类型的测试可以被自动化。基础设施层,该层主要是准备用于自动化测试的数据和环境。可以使用自动化或者基于容器的方式进行构建。常用的工具有Ansible、Chef、Puppt、Jenkins 等。单元测试层,该层主要针对代码的方法、类和包进行测试。这些测试一般属于代码级的测试,并与企业内部的持续集成流水线集成。常用的工具有服务测试层,该层
1.一包到底就是将软件从源代码编译构建出一个部署包,在后续的流程中都统一使用这一个部署包。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点。①减少了编译时间:每次编译都需要花费时间,并且占用编译机的资源,如果代码库比较大重复编译将是一场灾难。②保证部署包的一致性:因为在各个阶级进行测试的部署包都是同一个,这样可以保证部署到生产环境中的部署包与前面测试阶段验证过的部署包是完全一样的。在之前的流水线中,每次生成部署包的同时也会
一、API 创建• 基于 API 设计器生成 API。Swagger Editor 可以在浏览器中使用 YAML 编写服务 OpenAPI 规范的 API 文档,并能够实时预览文档以及自动化生成代码。• 从代码扫描生成。该方法主要在项目中后期使用。在项目迭代过程中,会不断更新现有的 API 接口和增加新 API 接口。目前常用的工具也是Swagger,可以在项目中添加依赖和配置即可生成。二、API
持续集成的工作流程1.开发人员在本地工作空间提交代码到代码仓库;2.版本控制系统通过 WebHook 等机制实时通知持续集成服务器;3.持续集成服务器克隆最新的代码和构建脚本到服务器本地,或者专用的服务器;4,在持续集成服务器或专用服务器上执行构建脚本,对最新的代码进行检查,包括编译构建、代码动静态扫描、单元测试以及部署到测试环境运行功能测试等;5.运行结束后,自动生成执行结果报告;6.将执行结果
环境配置管理主要是针对应用对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依赖关系的配置管理。开发环境主要是在应用或软件开发过程中或完成后,开发人员对自己实现的代码进行单元测试、联调和基本的业务功能验证;集成环境开发人员完成代码开发并自验证通过后,将应用软件发布部署到这个环境,测试人员再确保软件业务功能可用,整个业务流程是可以走通的;预发环境在真实的生产数据环境下进行验证,但是不会接入线上流量,这也是上线前比较重要的一个验证
持续交付代表着从业务需求开始到交付上线之后的端到端的过程。做持续交付就是提升整个研发体系效率的关键。配置管理、提交管理、构建和部署发布是持续交付的重中之重,是关键路径,是从开发代码开始,到发布上线的必经之路。1. 配置管理标准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先标准,再固化,然后自动化。2. 需求拆解需求拆解这个工作跟业务需求部门和业务开发有更直接的关系。在这里,运维需要做的是,明确需求拆解的粒度和我们最终发
Copyright © 2005-2024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