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监控平台的安装教程满大街,但是大部分教程仅仅是安装,完全就只是安装,极少有添加节点,设定表格之类的教程。实际上开头之后,后面怎么用的逐步摸索仍然需要不少时间打磨。希望分享具体场景,减少读者的折腾。做一系列的文章,分享个人实际运行的一些案例。开坑,这是一个大坑。主要负载生产环境部署于 2015 - 2017年,因此不建议实际部署下方文章内容对应版本,可以作为参考然后部署对应的升级版本。仅作为In
前言群里有折腾玩家问为什么ark.intel.com上描述某款CPU最大支持内存只有4G,但是实际上他安装了8GB DDR3单条仍然能够点亮正常工作。解释一句话解释,当时最大的只有那么大,只能测试这么大的。后续更新了更新的内存容量方式之后,文档并没有更新。产品往往发布之后不会再更新了。引申atom低功耗平台除了可以更换内存条的、以及一些低功耗的“桌面级”处理器,还有一些也是类似的道理。例如某米的平
前言群里有人连docker如何找到容器都不知道,在这个状态的小白,竟然还鼓吹docker必将一统江湖,我看是一桶浆糊还差不多。稍微随手写点有常用的命令,作为对理论的解释。先看理论性的知识,难以理解的地方,读一读本文没准就搞懂了。有疑惑的地方直接留言问,便于简要回答的会直接在下方补充。常见有人自作聪明,画蛇添足对生命周期内的系统进行一些奇奇怪怪的操作提升安全性,却很少有人考虑docker的安全性?这
前言相对于国内大的云厂商的云服务器提供的内置安全软件,国内的一些“有证”的安全分析软件更像在作恶,并没有具体实际去“验证”安全漏洞的存在,而是简单粗暴的根据表象“版本号”直接提示有漏洞,导致“逼迫”相关的“运维”或者安全责任人不得不用一些不合适的手段去随意升级操作系统强关联的软件,甚至是随意进行二进制修改。这些做法完全不可取,不如保持系统更新,然后换个端口试试?毕竟不少加固脚本也建议换端口来着。分
前言一网友询问服务器无法连接,服务器询问需要非对称验证的解决过程。趁着这事儿,顺便缕一缕我的解决思路,如果有其他的情况,恳请大佬们补充。情景网友开通了某云厂商的”轻量服务器“,然后在页面上正确地填入了公钥。后续反复多次重启、重置系统、重新导入公钥,均显示pubkey。同时此云厂商对于非“学生认证”的用户,或者非“政企用户”应该是比较“爱答不理”的,提起工单长时间也无人给与解决,凑巧我群里闲聊,故询
前言在某个安卓版本开始,默认的ntp服务器地址变了,以至于如果原版、不做大陆优化的设定编译出来的镜像,或者一些针对外贸的机顶盒之类的硬件在时间的同步上会出现问题。手机、计算机之类的如果通过手动修改,还可以勉强忍受,虽然个把月的误差就非常大了,但是对于机顶盒之类的没有RTC电池的设备来说,如果不能自动更新,在使用上就非常麻烦了。在HTTPS普及的今天,如果时间不正确,就无法正确的访问https信息,
前言设备日志的时间作用有意义,时候追溯的时候如果时间能够精确到分钟、秒、甚至是毫秒级,再海量的日志中打捞出关键信息,证明事件前后对应关系相当重要。就像《流浪地球2》中的剧情中的1.7秒,按照理论计算当时月地光速也得1.7秒,在设定中月球已经开始推开好些年了。支持的设备有个大前提:就是各设备都通过DHCP分配获取的IP地址。DHCP服务器可以配置静态分配、设备类型地址池之类的规则确保联网客户端能够得
前言购物类平台会护了此类文章,自己博客编辑此类文章被收录后轻松上比较高的搜索结果,后来受到7层压力不得不关闭个人博客,肯定是触动某些利益了。此文章砸两种人饭碗,1、销售洗衣机槽清洁剂的;2、家电维修做洗衣机深度清洁的。特别是后者,因为都是小体量资金不够雄厚,而且有不少建立网站冒充官方售后点,对客户收取高昂费用的,因此笔者博客受到的7层压力,可以说基本上可以确定来自这种人。博客使用某CDN服务,年度
前言有人问boot空间不足怎么办,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硬盘空间不常见的时候不应该被提及。提问者画蛇添足,阅读网上的文章“优化”Linux空间,将boot分区独立设置位256M大小的xfs分区,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升级内核。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解决,修改默认设定即可。解决方式一个比较错误的方式是直接删除多余的内核。但是可能会移除错误,移除了过多的组件导致系统无法运行,或者内核删除错误,导致重启后找不到内核文
前言默认情况下,Linux偏好通过IPv6联网。对于没有IPv6的云服务器、机房环境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偶尔可能解析出IPv6地址返回网络不可达的话修改DNS即可,但是对于具有IPv6地址的系统来说,如果碰上了V6地址不靠谱的情况,相当浪费时间。虽然网络上建议优先这样,但是DNS返回结果不靠谱不得不修改。禁用IPV6计算机操作系统、浏览器之类的纷纷彻底的优先IPv6了,虽然有v4兜底回退,对于
前言某些价值上可能难以认同,例如Chia官方宣称的本该被销毁的硬盘用于耕种是有意义的。硬盘被销毁了,不再产生电力浪费,而继续运行还将持续,虽然相对于其他方式,已经好很多了。对于Chia,本身至少还是在持续进行中的。本文演示Chia在CentOS 7 Linux 操作系统部署,在类似的操作系统都是可以参考的。二进制部署#!/bin/bash wget https://download.chia.ne
前言仍然有一些FTTB设备正在使用、销售,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百兆网口,显得F832之类的千兆ONU设备比较少见,但是此类设备去的地方多了,难免会碰上。十几年前此类设备FTTB年代我见识不够广泛,也没有亲历过那些禁止路由器的时代,也可能是本地区的电信比较正派,让我没有经历过那种东西。那个年代一般就是一根网线过来,连接电脑或者路由器,使用装维告知的账号、密码,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而现在,繁琐很多。大光猫有
前言余忆童稚时。。。。开个玩笑,说正经的,当我是个萌新的时候,就有这个困惑。后续大佬点醒了我,没有基础的运用,犹如空中楼阁。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mp4格式本身的问题,例如换成ts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成因当我使用ffmpeg录制组播源,或者http的mp4格式的流的时候,我期望录制一个指定准确的时间。网上文章一大抄,复制来复制去,很多人具体自己实验过么?或者压根就是没有感情的伪原创机器人小编?基本
前言继续上文内容https://blog.51cto.com/infrado/7083074,上文说到,看门狗的调用。环境实验环境同上文,继续是ESXi环境,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以及在x86服务器硬件上,看门狗是如何工作的,以及arm环境的Linux系统看门狗的小实验。watchdog经常被用于重置系统,其实在很多业务中相当实用,但是极少有人部署,可能是不了解,也可能是环境过多,此文章做一些小范围
前言爱快管理页面的 应用工具 - 健康检测 菜单有健康监测功能,具体有没有作用呢?本文借助ESXi虚拟化平台以及独立服务器直接部署的方式测试验证有效性。启用方法这个功能非常简单,经过了许多版本的更新,这个页面也没有变化。也许是很少有人使用,也许是功能已经足够。测试watchdog看门狗部分根据功能,猜测爱快会唤醒主板底层的看门狗。由于服务器操作BIOS比较缓慢,正经的能够通过BIOS开启、禁用看门
前言以此文作为数据中心、云服务器使用体验、经验的最后一篇文章。近期因为工作因素,协议有限制,因此后续笔者任何渠道都不会公开性的分享类似的试用体验了。分享的体验仅供参考不做推荐,只反应当时的情况。我佩服一个销售,全天24小时几乎随叫随到,随时在线,当有什么需要他配合的时候,分分钟上手,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了一整个机房。当他离职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后续上机柜找谁,后续对接的销售连木头疙瘩都不如,木鱼敲一下
前言绝大多数的小场景其实低配置的云服务器就够了,而需要大量计算性能的时候往往就是下云的时机。分享个人对各云厂商的云服务器产品的体验。一个玩笑话,某小型无IDC资质的“云服务器”厂商将一句话放在了自己的官网上,“相信品牌的力量”,结果用户看到了这句话出门右转排名第一的。忠告安全如果你不是那么缺预算的话,不是很建议去选择一些来路不明的小厂,更不建议选择无证IDC。使用不合规范的产品对于经营方和使用者都
之前有人咨询过,最近又有一些人咨询,经常发嘛太麻烦,找了个以前截的图。如图采用的USB HDMI采集卡,名称为HDMI TO USB,如果是普通显示器或者电视机,会显示正常的显示器名称之类的。有一些人连接了之后,并没有这个设备,就是因为没有BIOS启用功能。BIOS的设置https://blog.51cto.com/infrado/6854294文章已经做了一些解释,在这里将音频部分作最后一部分补
背景许多的HTTP\HTTPS站点提供的文件下载服务并不允许wget访问,或者大文件之类的禁止wget访问,例如限制iso之类的格式,或者特定路径。或者有一些资源并不允许空ref访问,例如下载某些页面的图片。限制wget下载iso估计是总有无聊的人浪费带宽下载测速吧。方法以清华大学开源软件镜像站为例,此站点就禁止iso后缀通过包含wget字样的UA下载访问。wget https://mirrors
前言越来越挑战上机的技术了,很多人不会真正的关闭。一开始的ipes stop现在已经被定义为了重新启动,明明是stop,以前也就是stop的作用。背景P2SP技术的一种运用罢了,换了个新词P2P CDN,或者说PCDN什么的,算不得原创或者独创或者近些年刚刚出现。这玩意儿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就是BT文件传输,最早给贡献者收益的是快播的流量矿石,用于辅助提升视频的分发传播速度。后续下载软件迅雷迅速跟进,
前言不管是BI,还是展台,在日常实际场景中,安卓与Windows更为主流。更为传统的场景中,大屏更偏好做成软件,而交互式终端,以及互联网厂商引领的BI系统,本质上更多的是WEB页面的形式。不论是百度的Sugar BI,还是阿里的datav,以及腾讯的云图,本身都是提供了一个在线无代码设计页面工具,当完成与API之类的数据对接,就提供一个网址,供浏览器全屏展示。本文就展示一个如何自己实现“商用级别”
前言一直以为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的发热包仅仅是生石灰,加水之后成为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至于网传的一氧化碳,我一直认为是无稽之谈,当然,真的不是一氧化碳这个原因,根本就没一氧化碳好么。很多自媒体标题党,说不要再密闭的房间吃,却不说为什么,最后一知半解说什么产生了一氧化碳。原理配方可能有所不同,无外乎氧化钙、铝粒、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不一定会有,但是前三者一定有。之前一直没有阅读过成分表述,因此对
前言很多单位都有实际上看似“一切尽在掌握”的大屏,例如IDC机房客户接待室或者在NOC室部署的weathermap,其实我觉得这东西没什么太大的必要性,反而在逐步强调数据安全的时候,为安全撕开了一道缺口,访客没准就能获取到很多本身权限无法访问的信息。当然,逼格满满的东西,自然要闲着折腾一套玩玩。而“大屏”硬件,后续有机会开坑,其实只要一个机顶盒,运行安卓或者Linux系统,非常方便的就可以实现商用
前言生产场景中都使用企业自建邮箱或者三方提供的“域名邮箱”类似的产品用于邮件发送通知。邮件服务器往往会记录发送邮件的IP地址放在邮件源码的开头,无论是通过SMTP配合专用密码,或者在网页或者客户端登录。因此即使是使用三方的域名邮箱,网站通过CDN对外提供服务,对于单IP、服务器的小站来说,仍然会暴露源站IP。由此,有一些虚拟主机商、CDN服务商会提供代发服务,市面上也有成熟的代发,为什么代发能够接
前言很多小风扇,在运行数千小时后,噪音就非常大了。这个状态也不是不能用,举例损坏还有几万个小时的寿命。而有的小风扇一开始噪音就非常大。通过降低风扇的供电电压,降低转速,降低噪音,是主要的方法。在这里分享一些实际的,或者比较麻烦一些的方法。杜邦线通过网络搜索,果然有人跟我的想法相同。不过我是对3线速度反馈风扇下手,用了三根杜邦线,而网络上大多都是用的两根。在这个场景中,需要使用一公一母头的杜邦线,通
前言有人让我说说不是品牌机如何自己更新维护BIOS,Windows下比较普遍,而Linux下教程嘛一言难尽,站内确实找不到有效的,反而是张冠李戴将更新主板BIOS说成了更新显卡BIOS。用一篇文章翻译flashrom的帮助,希望读者一篇文章搞懂这个小工具。安装算是一款比较通用的小工具了,因此绝大多数发行版或者相关的源都会提供这个软件。本文以CentOS Linux 7为例,演示安装、操作过程。相对
前言书接上文,本文直接分享BIOS文件,且授人以渔。https://blog.51cto.com/infrado/6852201文章说到了需要修改的地方,其实也不多,但是万一长期断电BIOS还原了也是麻烦事,不如直接永久改成需要的结果。正文分享的文件对BIOS本身没有太多的修改。仅仅修改了这些默认参数,当修改了BIOS错误设定的时候,主板上的RTC_RST按钮还原BIOS会进入更方便的状态,BIO
前言上文说到,3865U/3965U这种主板上手有一定难度,至少需要会调整BIOS,除了这一点,这块主板本身系统兼容性上,个人认为还是可以的。稳定性你说这种板子能用不能用?大概是没问题的,如前文所述,风扇被工作在了不正确的电压猛转可能会影响寿命,在此类用途上散热更为重要,在原设计场景风扇本就是一种耗材,而我们也可以轻易做出改善。接口都有真正的固态电容,PCIE部分的接口也选择了质量较好的货色,本身
前言由于以太F(ETH)转向权益证明(PoS),抛弃了传统的高能耗方式分配,经过两年的挣扎,场地到期、电力合约到期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市面上开始出现大量的产品配件出售。本文介绍一款来自熊猫B7 PRO的主板硬件各方面的信息,帮助读者决定是否要下手这样一款主板。声明及忠告只有当你真的需要,才购买。电子产品包装不当物流途中极易损坏,尽量不要出现断舍离这种事后流程。本文自费购买后撰写,无收受商家任何好
前言 因为机房里有许多消费级主板的组装机,故障诊断、修复过程中机房网维水平较差沟通不便,简单的操作都出错,从降低双边劳动力成本考虑,IPKVM 就是必备的选择了。 此方案目前没有太大的价值,而 pikvm 就更没有价值了。去年前年的时候,rpi 4b 4g 价格上千,21 年的时候全新的才500多,而这个价格足矣采购正经的商业 IPKVM 产品。价格、可靠各方面,此项目仅供验证性,不太建议商用化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