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元1998年,中国星际争霸联盟的诞生好比沉寂星河里的一次大爆炸,从此星际圈告别了原始的馄饨状态,星际战队使其形成了新格局。无数流星碎雨散落在神州大地,电光火石的激情碰撞把电子竞技推向了崭新的高潮,星际影响了一代人。在中国星际历史回顾中如此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开端:
中国星际史上超重量级人物Kulou.csa
队 长:Kulou.CsA
副队长:Pby.csa
KBEN.csa
TerrAn_N.CsA
部 长:rAnDoM_m.CsA
战队主力:TerrAn_N.CsA
KBEN.csa
Pby.csa
rAnDoM_m.CsA
ppp.csa
HeroKiller.CsA
1998年7月,王银雄拿到了星际争霸的光盘,对他来说,这并不代表一个什么所谓包含重要意义的开始,那只是个游戏,正如很多伟大人物的诞生时也只是哇哇坠地让护士抱来抱去一样,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以后。所以在2年后他站在全国冠军位置的时候,仍没想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他愣头愣脑地闯进Blizzard的官方BN,输入还带着语法错误的英文句子与来自世界各国的玩家在服务器上交流,没人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更多感觉是“这么多老外,太有意思了!”事实上也就是三到四天的时间,王银雄在目睹一个叫HoK(Hero of Korea)的韩国战队队员的名字每天不断挤进眼帘里后,于是他决定成立一支中国人的星际战队,随后在经过短得夸张的时间考虑,China Starcraft Association(中国第一支星际战队)就这样成立了。
随着星际的大热,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CSA,使其很快成为中国星际史上人数最多的一个战队。99年国内拥有了众多战网,CSA也决定把重心转移到国内战网,他们选择了“263”。CSA仍沿用了当时在官方战网的办法,在频道中不停的宣传。因国内战网的人数较多,且当时国内也已经拥有了一些战队,大家对战队这种方式已经基本接受,因此很快CSA就壮大起来,借着在官方战网以及由主页宣传带来的人气,战网上的多数玩家也都愿意接受CSA ,并且×××CSA。加入CSA异常的简单,只要发封申请信就可以加入,而无需现在很多战队流行的考核等手续,因此在转移到国内战网后,很快人数就突破了一百的数目,并且到99年底已经突破了一千的数字。不过也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很多的玩家仅仅只是挂了一个名,而之后遇到其他战队的邀请就转而×××了,因此后来很多战网上赫赫有名的玩家许多都曾是CSA队员,但是却并非在CSA成名的。
整个99年,CSA基本上就是在263战网进行发展与活动,当时在263的玩家相信应该不会不知道CSA,最多的时候一个频道有半数以上的玩家名字后面都挂有.csa队标。那是一个很美好的时期,由于CSA转移到国内战网后为国争光这个看起来很大的目标自然也就有所改变了,基本上纯粹就是一个以星际会友的联盟了。没有全国赛事,没有竞技组织,因此所做的就是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星际玩家们互相通过CSA认识,并且互相切磋娱乐。单纯而又美好,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期。
99年基本上是CSA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一方面是人数的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CSA内部的一些有益的改变。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支队的成立,支队的概念在星际战队中也是由CSA首创的,基本上就是吸收另外一支星际战队×××进来,但是他们可以保留自身战队原有的一切,包括战队标识等等,但是同时也是CSA联盟的队员,并且可以参与CSA的任何活动。由于这一形式对支队的自由度很大,因此很快吸引了很多的战队全队×××CSA。这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CSA的第一支支队,AOQ。即cat.AOQ所在的战队,他们是第一支找到CSA商量支队事宜,并且最终×××的战队。并且AOQ当时在263也是非常的活跃,也为CSA的发展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后,共有大大小小,超过50支的战队×××了CSA,当然了,并不是全部在99年加入的。虽然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联络,当时的支队现在也基本独立发展了,但是这里还是非常感谢他们做为支队为CSA所贡献过的力量。99年CSA内部另外值得一提的一大改变是分会制度的实行,因为人数的增长异常得快,而CSA做为一个业余的战队组织,并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因此上层对于管理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分会制度就应时而生了,一开始是由kulou提出的,因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确实严重制约了csa的发展,分会制度很快就通过了大家的认可并且开始实行了。分会制度即是将CSA整个联盟按省份划分,由各省的成员推选管理人员成立分会,该省份成员将由该分会来管理,并且由分会推选人员来参与CSA总部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内部赛等等。第一个成立的似乎是江苏分会,江苏分会一直管理的非常不错,是CSA众多分会内最为成功的之一。开了个头后,随后自然就有众多得其它省份的分会成立了,最为成功的几个分会包括有广东分会,北京分会,江西分会等……
随着2000年起,电子竞技概念的兴起也直接影响到了CSA,CSA的这种氛围也就逐渐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及自身发展的误区而终至消失了。《星际争霸》成为电子竞技项目应该说是一种发展趋势,战队的使命也必然有所改变,追求更强,最终成为职业战队的梦想也是无可厚非的,纯粹以游戏娱乐为主的团体也应该是有生存空间的。遗憾的是,2000年后CSA试图在两个方面都兼顾,但情况却失去了控制,结果是两个方面都无法应对,终于走向了失败,慢慢沉寂,这也是值得反思的。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CSA战队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危机。毕竟“CSA不是kulou自己的”,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下,kulou无法一直自己承办规模浩大的队内赛,所以第6界对内赛交由fred.csa承办,然后便成为了星际界的一大笑话。当时主页赫然印着 “2000年6月2日比赛报名!”于是千万CSA队员中想比赛的玩家争先恐后的报名。结果一晃一个月过了,主页一点反映也没有,依然挂在头条的位置,也许是有人拼命催了fred.csa,所以他再次更新为“请大家确认回信,还剩一个礼拜最后报名期限!”队员整晚练习,希望在CSA出人投地。可是一个月又过去了,主页还是没有更新队内赛的消息,队员纷纷置信kulou,也许是kulou把fred逼急了,第二天主页就更新了消息:“2个星期后比赛正式开始!请大家关注分组情况....”
又过了一个多月,年都过完暑假又结束了,终于那条消息更新了:“fred.csa队友由于学业负担过重,无法负责对内赛事工作,现交由pby.csa重新组织比赛,所有参赛队员重新报名!e-mail:xxx@xxx.com”队员无奈。Pby重新接手队内赛后,重新报名和比赛分组一共只花了2个礼拜。比赛那天似乎所有的战网都坏掉了,最后zsp发现还有亚联的服务器(当时没收费)可以偶尔上去,于是KingBug宣布比赛在亚联举行。但是很多玩家上不了亚联,于是便大喊大骂,有的刷新了n次终于上去了,却又被服务器踢下来的玩家大哭,结果这次比赛在众多玩家中“晕倒”和“郁闷”声中度过……
CSA在第六次内部赛后飞速的走了下坡路。原本是想通过内部赛选拔新的队员进入一线的,结果由于组织太混乱,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导致了比赛无法正常进行。很多原本有实力的队员渐渐的离开了,加入别的战队,CSA不可避免的被残酷的现实打倒了。印象中CSA最后一次友谊赛的对手是当时已被公认为中国第一的=A.G=,CSA希望能够击败AG,唤起很多对CSA依然充满热情的朋友。但事与愿违,比赛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处于颠峰的MTY、DEEP悉数到场,经此一役,AG正式成为了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