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标题起了这么一个悲戚戚的名字,自然后面承载着无数个“悲戚戚”的故事。我们平台业务中很重要的一块是视频直播服务(将幼儿园的视频直播给幼儿家长),由于我们没有使用土豪级BGP机房或云带宽网络服务,而是将视频服务器分布式部署在不同的运营商机房中,其中联通和电信多选择的是骨干节点,大家普遍反馈网络质量很好。移动网络就是就近(各省内)选择移动机房部署, 之前就常遇见移动固网用户投诉视频看不了,但还不是
自一年多没做技术以来,遇到一些技术同事离职或者参与平台的架构技术评审,每次都感觉困难,文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么是随意写一份交接文档完事,要么就是简单画几副逻辑图来讲解评审,更多的是靠口诉。要说我们团队的这些技术人员个顶个也都算公司中的“高手”,但是我却觉得他们还欠缺一个真正的高手所需要的“一定要让别人清晰的、简单的理解你做的,所说的”。另外我们是如何了解历史的,我想就是因为很多人写下了历史,我
(我只进行过win32下多线程程序的项目开发,类unix系统只是有过学习了解,所以有以偏概全的情况请大家指正)总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掌握多线程程序的编写好像是高端windows开发人才的必备的一种技能。(我的了解:类unix系统的的进程开销比较小,仿佛用多进程开发居多)。做了一下简要统计,在我做过的项目中(windows平台下)几乎都使用了多线程技术,但是其中所
为什么说这个功能小呢?1.此功能只是在用户装了某一软件时才用得着,用户装这个软件的可能性很小;2.此功能只需要修改一处注册表键值; 于是这样简单实现了: 在一个windows服务程序中调用一个修改注册表键值的方法进行修改,单元测试,这个方法很成功。但是在以服务运行的方式进行的测试中,打开此处注册表的方法一直报“
用Wireshark对163,搜狐,新浪普通邮箱用户发送邮件做了一下抓包,分析如下,无图无真相,请看 (163邮箱) (sohu邮箱) (sina邮箱) 当然也许我有遗漏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帮我补全,就目前来看,仿佛sina做得最好,虽然我最不喜欢sina,也从不上sina网,我现在用的是gmail。 另外,我也不喜欢360,但是想用自己的看法帮36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