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博客开发
分层 分层是企业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种架构模式,将系统在横向维度上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负责一部分相对比较单一的职责,然后通过上层对下层的依赖和调用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大型网站架构中也采用分层结构,将网站软件系统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应用层:负责具体的业务和视图展示,如网站首页及搜索输入和结果展示;·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服务支持,如用户管理服
那些内存需要回收?什么时候回收?如何回收? 在程序运行时,何时会触发垃圾回收?一、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java技术体系中所提倡的自动内存管理最终可以归结自动解决两个问题: 给对象分配内存、回收分配给对象的内存。我们下面一起讨论给对象分配内存的那点事。 对象的内存分配,往大方向上讲,就是在堆上
Ueditor下载地址:http://ueditor.baidu.com/website/download.html 下载后直接解压缩。我主要实现文件上传和form表单提交数据。一、配置文件修改 uedit.config.js var URL = window.UEDITOR_HOME_URL; //主要是本地ueditor文件目录 serverUrl
本章将主要讲解单击版activeMQ的基本部署,集群activeMQ的部署1. 部署ActiveMQ解压下载的apache-activemq-5.10-bin.zip压缩包到一个目录,得到解压后的目录结构如下图:进入bin目录,发现有win32和win64两个文件夹,这2个文件夹分别对应windows32位和windows64位操作系统的启动脚本。我的实验环境
对于Zookeeper的建立连接、增删改查、以及监视节点的变化操作。一、简单实例操作zookeeper原生API1. 创建会话方法:客户端可以通过创建一个zookeeper实例来连接zookeeper服务器。参数说明:connectString:连接服务器列表,用“,”分割;sessionTimeout:心跳检测时间周期(毫秒);watcher:事件处理通知器;canBeReadOnly:标识当前
1.1 zookeeper介绍 zookeeper是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管理与协调框架,基于ZAB算法(原子消息广播协议)的实现。能够很好保证分布式环境中数据的一致性。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使得zookeeper成为了解决分布式一致性问题的利器。·顺序一致性:从一个客户端发起的事务请求,最终会严格的按照其发起的顺序被应用到zookeeper中。·原子性:所有事务请求的处理结果在整
1. count的使用SELECT count(*) countnall, #不忽略null,统计所有数据 count(STATUS) countstatus, #指定列名,忽略列值为null的记录 count(DISTINCT prizelevel) leve
一、索引的简单操作(增删改查)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FULLTEXT|SPATIAL] INDEX index_name [USING index_type] ON table_name (index_col_name,...)[UNIQUE|FULLTEXT|SPATIAL]:表示创建索引的类型,分别表示唯一索引、全文索引、空间索引;[USING i
无论是mysql数据库、redis数据库、activeMq,我们都需要创建客户端连接、根据业务逻辑进行增删改查、关闭客户端连接等操作。在Spring中为例简化这一系列的操作。提供了模板类。 将数据访问中的固定和变化部分分开,将相同的数据访问流程固话到模板类中,变化的部分通过回调接口开放出来,用于具体定义数
在操作缓存中,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操作,在Spring的缓存中会对应有几种注解:* 获取数据:从缓存获得需要数据,如果缓存没有则从数据库查询,再将其保存在缓存;* 插入数据:先将数据插入数据库中,再保存到缓存中;* 更新数据:先将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再更新相应缓存数据;* 删除数据:先从数据库中删除数据,再删除缓存中数据;spring cache常用注解为:@Cacheable、@CachePut、@
一、java操作redis集群Java操作集群:Set<HostAndPort> jedisClusterNodes=new HashSet<HostAndPort>();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124",7001));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
redis3.0支持集群的容错功能,集群搭建:至少需要三个master。本文中,是在一台linux上配置的redis集群,大家也可以部署在多台linux服务器上。单个redis的安装在前面已讲解,本文将主要讲解集群的配置。集群搭建步骤:第一步:创建一个文件夹redis-cluster,然后再其下面分别创建6个文件夹如下: mkdir -p /usr/local/redis-cluster
高级命令三:主从复制1、主从复制:目的是实现读写分离·Master可以拥有多个slave·多个slave可以连接同一个Master外,还可以连接其他的slave·主从复制不会阻塞master,在同步数据时,master可以继续处理client请求·提高系统的延伸性2、主从复制过程:1)slave与master建立连接,发送sync同步命令;2)master开启后台进程,将数据库快照保存到文件中,同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