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书店逛逛。经常是早上出发,天快黑才回家。有时挤公交,有时骑自行车,有时干脆步行。从大大小小的书店中,淘回几本或新或旧的书籍,那种快乐简单而又持久。现在很少去书店了,甚至都记不起上一次去书店是什么时候,今年、去年,还是前年?
 
看看书架,购买的书其实一点不少,只不过早就习惯了网上购书。也许是一条短信、一篇短文、一个电话,或者没有任何原因,就会去网上书店转转。遇上心动的书籍,只要动动鼠标,快递人员就会在第二天送书上门。方便、快捷、廉价,还有什么理由非去实体书店不可呢。
 
近些年国内倒闭了不少很有特色的实体书店,比如风入松、光合作用、学而优、季风书店等等,据工商联书业商会的统计,近十年有接近一半的民营书店倒闭。书店倒闭,最常听到的感叹是人心不古、学风日下。乍听之下很有道理,细细推究又站不住脚。
 
一方面,实体书店风光不再是世界性的,非中国独有。美国巴诺书店持续萎靡、Borders申请破产,英国水石书店利润微薄,欧洲书店举步维艰。法不责众,对于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很难用今不如昔、人心堕落来解释。
 
另一方面,世界出版业本身并没有衰退,而是在飞速发展。实体书店倒闭,不等于图书出版业衰退,不等于人们阅读量的下降。只要放开思路,把数字出版纳入到出版业中来,把数字阅读也算做阅读的一种形式,那么全球的出版业,其实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以中国为例,2002年数字出版业整体规模15.9亿,2009年799.4亿,2011年1377.9亿。单从发行量上看,2009年数字出版就超越了传统图书出版,这种差距还在持续扩大中。2012年上半年全国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增长0.27%,近十五年来最低。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图书行业并没有负增长,只不过增速在降低。
 
中国行业研究网针对少儿出版与发行的最新研究表明,2011年和2010年相比,少儿出版物种类增长11.44%,印数增长5.64%,印张增长13.92%,定价增长27.62%。更让人意外的是,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最喜欢阅读的少年儿童占被访者的1/4,超过1/3的少年儿童喜欢听音乐或看电影电视,喜欢上网或玩电脑游戏的少年儿童也占到了被访者的1/6以上。
 
这哪里是学风日下啊,分明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大好景象。好的后代、好的时代、好的行业,却没有好的企业,究竟应该怪谁呢。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懒惰僵化的思维吧。
 
就我自己而言,当初为什么要去书店。并不是因为书店有多么神圣,仅仅是因为不去书店,就没有书可读,就充实不了自己。
 
现在为什么不去书店,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体验不好。相对于网上购物,实体书店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呢。既然没有优势,有什么理由非去实体书店呢。更进一步,如果没有比电子阅读更好的体验,又有什么理由非看纸质书不可呢。
 
不少实体书店倒闭了,也有不少实体书店在寻求新的突破。新旧更迭之间,给人最深的感触,是运营书店和运营一般的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非要寻找两者的不同,也许在于原本笼罩在书店上面的圣洁光环,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彻底消失了。这是坏事吗,未必。撕去勉强贴上去的文化标签,上帝的归上帝,企业的归企业,有什么可惋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