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突发?微突发的定义微突发是指端口在非常短的时间(毫秒级别)内收到非常多的突发数据,以至于瞬时突发速率达到平均速率的数十倍、数百倍,甚至超过端口带宽的现象。网管设备或网络性能监测软件通常是基于比较长的时间(数秒到数分钟)计算网络实时带宽。在这种情况下,看到流量速率通常是一条比较平稳的曲线(如图22-121所示)。但是,一秒钟对于一个高速收发数据包的接口来说是非常长的一个时间段。如果将数据更改
远程端口占用—设备无法远程登入某司网络部分架构如下图所示:故障场景:通过网关10.15.116.200和中间二层设备10.15.119.8设备无法跳转登入到最下面二层接入设备10.15.118.122,在本地也无法远程登入。1、通过在二层10.15.119.8设备telnet和stelnet下连10.15.118.122,发现无法登入2、查看10.15.118.122设备aaa及ssh相关配置正常
contos7安装后会自带python2版本安装依赖项安装Python3.7所需的依赖:yuminstallzlib-develbzip2-developenssl-develncurses-develsqlite-develreadline-develtk-devellibffi-develgccmake下载Python在官网下载所需版本,这里用的是3.7.3版本wgethttps://www.
MLD基础MLD(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组播监听者发现协议,是通过ICMPv6报文传递(ICMPv6报文传递的有NDP和MLD协议。)。MLD和IPv4网络中的IGMP功能类似,用于IPv6路由器发现其直连网段上组播监听者(MulticastListener)、建立、维护组成员关系。现有MLDv1和MLDv2两个版本,MLDv2在MLDv1的基础上增加了对SSM模型
IGMP基础IGMP消息封装在IP报文中,IGMP消息封装在IP报文中,且TTL字段值为1,表示IGMP消息只在本地网段传播。IGMP版本:1、IGMPv1版本(由RFC1112定义)2、IGMPv2版本(由RFC2236定义)3、IGMPv3版本(由RFC3376定义)IGMPv1报文类型:1、普遍组查询报文(GeneralQuery):查询器向共享网络上所有主机和路由器发送的查询报文,用于了解
组播基础组播的优势:1、提高效率,降低网络流量,减轻硬件负荷;2、优化性能:减少冗余流量,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路负载;3、分布式应用,使多点应用成为可能。组播的劣势:1、基于UDP;2、尽力而为;3、没有拥塞避免机制;4、报文重复;5、报文失序。组播服务模型:1、ASM(Any-SourceMulticast)任意源组播:使用(,G)表项,所以在网络中,一个组播地址只能用于同一个应用;一个组播组地
Trill基础TRILL(TransparentInterconnectionofLotsofLinks)是一种把三层链路状态路由技术应用于二层网络的协议。TRILL通过扩展IS-IS路由协议实现二层路由,可以很好地满足数据中心大二层组网需求,为数据中心业务提供解决方案。注:设备trill功能需要购买license。Trill基础名词解释:1、RB:RB(RouterBridge)指运行TRILL
MPLSLDPLDP邻接体:1、本地邻接体(LocalAdjacency):链路Hello消息发现的邻接体叫做本地邻接体。2、远端邻接体(RemoteAdjacency):TargetHello消息发现的邻接体叫做远端邻接体。LDP会话:1、本地LDP会话(LocalLDPSession):建立会话的两个LSR之间是直连的。2、远端LDP会话(RemoteLDPSession):建立会话的两个LS
MPLS基础知识MPLS基础:1)、标签交换路由器LSR(LabelSwitchingRouter):可以进行MPLS标签交换和报文转发的网络设备;2)、MPLS域(MPLSDomain):由LSR构成的网络区域;3)、边缘路由器LER(LabelEdgeRouter):位于MPLS域边缘、连接其它网络的LSR;4)、核心LSR(CoreLSR):区域内部的LSR;5)、标签交换路径LSP(Lab
BGP理论基础BGP的基本概念:BGP基于TCP来承载,端口号为179,且无需周期性更新,路由更新只发送增量路由,通过周期性发送keepalive报文来保活。1、自治系统AS(AutonomousSystem):AS号分为2字节和4字节——2字节AS号范围:1-65535,64511-65535为私有AS号码;4字节AS号范围:2的32次方个。2、BGP分类:1)、EBGP:运行于不同AS之间的B
BFD理论基础定义:双向转发检测BFD(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是一种全网统一的检测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注:可以实现快速检测并监控网络中链路或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态,改善网络性能。相邻系统之间通过快速检测发现通信故障,可以更快地帮助用户建立起备份通道以便恢复通信,保证网络可靠性。)BFD会话建立方式:1、静态建立
M-LAG理论基础定义:M-LAG(MultichassisLinkAggregation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将一台设备与另外两台设备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组成双活系统。目的:M-LAG作为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技术,除了具备增加带宽、提高链路可靠性、负载分担的优势外,还具备以下优势:1)、更高的可靠性:把链路可靠性从
vxlan理论基础1、vxlan优势;1)、解决VLANTag域只有12比特的限制,通过24比特的VNI可以支持多达16M的VXLAN段的网络隔离,对用户进行隔离和标识不再受到限制,可满足海量租户。2)、除VXLAN网络边缘设备,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不需要识别虚拟机的MAC地址,减轻了设备的MAC地址学习压力,提升了设备性能。3)、采用MACinUDP封装来延伸二层网络,实现了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解耦。
vlan理论05-QinQ1、基本原理QinQ是在802.1QVLAN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802.1QVLAN标签,拓展了VLAN空间。为了适应城域以太网的发展,QinQ封装、终结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在运营商的业务精细化运营方面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应用。QinQ报文封装格式:QinQ报文有固定的格式,就是在802.1Q的标签之上再打一层802.1Q标签,QinQ报文比802.1Q报文多四个字节。2、Q
STP故障02-镜像问题背景介绍,如上图所示:1、SW1、SW2、SW3运行MSTP,SW1为MSTP的根桥;2、FW1上策略全开,在FW1上做镜像,将GE1/0/1端口入流量镜像到GE0/0/1端口进行分析;3、地址分配如下:SW1与FW1使用三层对接,地址为192.168.1.0/24(交换机为1,防火墙为2),SW2模拟二层交换机,放通SW1与FW1对接使用的VLAN10;SW3与FW1使用
vlan理论04-muxvlan1、产生背景MUXVLAN(MultiplexVLAN)提供了一种通过VLAN进行网络资源控制的机制。为了实现所有用户都可访问企业服务器,可通过配置VLAN间通信实现。如果企业规模很大,拥有大量的用户,那么就要为不能互相访问的用户都分配VLAN,这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VLANID,还增加了网络管理者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维护量。通过MUXVLAN提供的二层流量隔离的机制
vlan理论03-vlan映射1、基本原理:VLANMapping,也叫做VLANTranslation或VLAN映射,它通过替换数据帧中的内外层VLANTag来实现用户VLAN与运营商VLAN的相互映射,使用户业务按照运营商的网络规划进行传输。VLANMapping发生在报文从入接口接收进来之后,从出接口转发出去之前。在交换机的内部会维护一张VLAN映射表,根据映射表进行映射操作。2、映射方式:
vlan理论02-vlan聚合VLANAggregation背景:交换网络中,VLAN技术以其对广播域的灵活控制和部署方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一般的三层交换机中,通常是采用一个VLAN对应一个三层逻辑接口的方式实现广播域之间的互通,这样导致了IP地址的浪费。实现原理:VLANAggregation(VLAN聚合,也称SuperVLAN)技术就是在一个物理网络内,用多个VLAN隔离广播域,使不
vlan理论01-概念及原理1、vlan的作用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的技术。主要解决传统以太网的冲突严重,广播泛滥,以及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传统的共享式以太网中使用的是CSMA/CD技术来避免冲突。2、802.1q帧格式如下:TPID:标签协议标识符),表示帧类型,取值为0x8100时表示802.1qTag帧。如果不支持802.1q的设备收到这样的帧,会将其丢弃。PRI:表示帧
MSTP支持普通方式和增强方式两种P/A(Proposal/Agreement)机制:1、普通方式MSTP支持普通方式的P/A机制实现与RSTP支持的P/A机制实现相同。具体P/A机制协商过程:1)、刚开始交换机都认为自己的端口为指定端口,只不过指定端口的状态是discarding。2)、进入discarding状态后就开始发送proposal置位的MSTBPDU。3)、比较自己与收到的MSTBP
MSTP理论02-MSTP报文及拓扑计算MSTP使用多生成树桥协议数据单元MSTBPDU(MultipleSpanningTreeBridgeProtocolDataUnit)作为生成树计算的依据。MSTBPDU报文用来计算生成树的拓扑、维护网络拓扑以及传达拓扑变化记录。1、MSTP报文格式可配置目前MSTP的BPDU报文存在两种格式:1)、dot1s:IEEE802.1s规定的报文格式;2)、l
MSTP理论01-背景及概念MSTP出现背景:1)、STP:收敛慢,只有一颗树,无法做VLAN间数据流量的负载均衡,带宽浪费。2)、RSTP:收敛快,只有一颗树,无法做VLAN间数据流量的负载均衡,带宽浪费。3)、MSTP:收敛快,可以有多颗树,能做不通VLAN的选路,能做流量的负载均衡,带宽利用率高。MSTP兼容STP和RSTP,既可以快速收敛,又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
STP理论05-RSTP拓扑变化处理在RSTP中检测拓扑是否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标准:一个非边缘端口迁移到Forwarding状态。一旦检测到拓扑发生变化,将进行如下处理:1.首先清空状态发生变化的端口上学习到的MAC地址。2.同时在2倍的hellotime时间内不断向非边缘端口发送TC置位的RSTBPDU。3.其他设备收到TC置位的RSTBPDU后,清空其他所有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除了收到RST
STP理论04-RSTP相对STP的改进STP不足之处:网络拓扑收敛慢,影响了用户通信质量。如果网络中的拓扑结构频繁变化,网络也会随之频繁失去连通性,从而导致用户通信频繁中断。导致STP收敛慢的原因:1)、STP没有细致区分端口状态和端口角色,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及部署,listening、learning和Blocking状态并没有区别,都同样不转发用户流量;2)、STP算法是被动的算法,依赖定时器
STP端口角色及拓扑计算规则
STP的BPDU相关理论
端口使能生成树协议后,会默认启动边缘端口的自动探测功能,当端口在(2 x Hello Timer +1)秒时间内收不到BPDU报文,自动将端口设置为边缘端口
在STP中,一根桥、两度量、三要素、四比较、五角色,及影响端口状态和端口收敛的3个参数;
Copyright © 2005-2024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