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包含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四层模型将其简化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映射关系:例如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对应TCP/IP的网络接口层,主要处理MAC地址寻址和物理介质传输。协议模型对比两者的对应关系呈现非对称映射特征:OSI的物理层(第1层)与数据链路层(第2层)共同对应TCP/IP的网络接口层,主要处理MAC地址寻址
1. 定义与核心概念ER模型(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是一种高阶概念模型,通过实体(Entity)、属性(Attribute)和关系(Relationship)描述数据结构,用于数据库设计的概念阶段。例如,实体“员工”可能包含属性“姓名”“工号”,并通过“部门”实体建立关系[]。ER模型的核心工具是ER图(ERD),使用矩形(实体)、菱形(关系)、椭圆(属性)等符号表示数据结构[]。关系
一、结构化分析的核心框架结构化分析以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为核心思想,通过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等工具构建系统逻辑模型。其核心框架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数据模型:用E-R图描述实体及其关系;功能模型:用数据流图(DFD)表示数据流动与处理;行为模型:用状态转换图(STD)描述系统状态变化。二、数据流图(DFD):系统功能的可视化表达1. 基本符号与作用DFD通过四种核心符号描述系统逻辑:外部实体
以下是计算机科学中最经典的排序算法,涵盖原理、时间复杂度、适用场景及代码实现(C++/Python),适合面试备考和算法学习。1. 排序算法概览排序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最好情况最坏情况空间复杂度稳定性核心思想冒泡排序O(n²)O(n)(已优化)O(n²)O(1)稳定相邻元素交换选择排序O(n²)O(n²)O(n²)O(1)不稳定每次选最小放前面插入排序O(n²)O(n)(有序)O(n²)O(1)稳定
uml
内聚(Cohesion)和耦合(Coupling)是软件设计中衡量模块质量的两个核心指标,直接影响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读性。1. 内聚(Cohesion)定义:模块内部各元素(代码、数据)之间的功能相关性。目标:高内聚(模块只做一件事且做好)。内聚类型(从低到高)类型描述示例偶然内聚模块内代码无逻辑关系,仅因巧合放在一起工具类中随机拼凑的函数逻辑内聚模块内代码通过相同逻辑控制(如参数决定行
哈夫曼树(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广泛应用于数据压缩(如ZIP、JPEG、MP3等)。其核心思想是:出现频率高的数据用短编码,频率低的用长编码,从而减少整体存储或传输的比特数。1. 核心概念术语定义权值(Weight)叶子节点代表的字符或数据的出现频率(或概率)。路径长度从根节点到某节点的边数。带权路径长度路径长度 × 权值()。最优二叉树所有可能的二叉树中,带权路径长度(WP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的核心工具,用于描述系统的数据流动和功能处理,帮助理解系统逻辑,常用于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阶段。1. 数据流图的核心元素符号名称作用○加工(Process)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逻辑单元(如“计算工资”、“验证登录”)。→数据流(Data Flow)表示数据的流动方向(如“用户输入 → 登录验证”)。〓数据存储(Data Store)存储数据的
进程的互斥是操作系统中多进程/线程同步的核心问题,目的是确保同一时刻仅有一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如共享内存、文件、硬件设备等),避免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一、核心概念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被多个进程共享,但必须互斥访问的资源(如打印机、共享变量)。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段。例如:// 临界区开始 ba
PV操作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 二叉树节点结构体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ptr),
二叉树的遍历是访问树中所有节点的一种系统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式:1.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顺序: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应用:复制二叉树、生成前缀表达式。示例: A / \ B C / \ D E遍历结果:A → B → D → E → C递归实现:def preorder(root): if root:
海明码(Hamming Code)是一种用于检错和纠错的编码技术,特别擅长检测和纠正单比特错误。它在计算机存储、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一、核心原理校验位放置:校验位(冗余位)的位置是2的幂次方(如位置1,2,4,8,…)。覆盖规则:每个校验位负责校验特定位置的比特,规则如下:P₁(位置1):校验所有位置二进制表示中第1位为1的比特(如1,3,5,7,…)。P₂(位置2):校验所有位置二进制表示中第2
一、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1. 计算机硬件五大部件部件功能软考关联考点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ALU)寄存器类型(累加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器指令控制(CU)指令周期、中断处理流程存储器存储数据(内存/外存)存储层次、Cache映射方式输入设备输入数据(键盘/鼠标)I/O控制方式(程序查询/中断/DMA)输出设备输出数据(显示器/打印机)缓冲区管理2. CPU核心考点组成:运算器(ALU)+ 控制器(CU
1. 原码(Sign-Magnitude)是什么:最直观的二进制表示法,最高位表示符号(0正1负),其余位表示数值。例子:+5 的 8 位原码:00000101(第一位 0 表示正,后面是 5 的二进制)-5 的 8 位原码:10000101(第一位 1 表示负)问题:0 有两种表示(+0 和&nb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