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记忆,亦称“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长时记忆的容量似乎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有词语和表象两种信息组织方式,即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言语编码是通过词来加工信息,按意义、语法关系、系统分类等方法把言语材料组成组块,以帮助记忆。表象编码是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还可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1]

中文名

永久记忆外文名

permanent memory

永久记忆五种方法

编辑

语音

spatial memory 属于长期记忆吗 长时记忆包括_基本知识

一.五官并用记忆法,心理学认为,记忆实质上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所以靠多种感官感知则比单靠某一感官感知留下的痕迹要多、要深。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多数同学只知道用单一感官感知,要么只用眼看,要么只读,要么只是手写,而很少多种官并用,故记忆的效果就差。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协调记忆,做到眼看、耳听、口读、手写、脑记,其中最重要的是脑记,切莫心不在焉。

二.化整为零记忆法,化整为零记忆法的根据就是整体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素、环节构成的。一本书、一课、一节都可看作是一个整体,都是由若干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要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识,就需要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地记忆。化整为零记忆法使复杂、繁锁的问题简单化,强化了记忆的效果。

三.分层记忆法, 许多生物知识是层层深入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采用分层记忆法,就能深刻理解、把握知识。

四.比较记忆法,就是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别与联系的过程。

五.结构体系记忆法,此种记忆方法多用于复习。学完一节、一课、一本书总要进行复习巩固,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了解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首先找出贯穿于知识的主干部分,再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个个知识点犹如“冰糖葫芦竹签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张冠李戴的毛病。总之,记忆知识的方法很多,以上五种是比较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化繁为简,既能完整地记忆生物课的基本知识,又能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永久记忆不同情况

编辑

语音

回忆过去的经历,需3个过程:识记,经历被大脑吸收;保持,永久记忆痕迹被保存在脑中,可能以化学分子的形式;回忆,某一特定的记忆被唤回意识。

短时记忆清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被遗忘,除非它们被记录在长时记忆中。短时记忆一旦变为长时记忆,如果不受相似记忆的干扰,便可随时获取。

记忆缺失(参见“遗忘症”〔amnesia〕)是脑部疾病造成的常见后果,尤指由嗜酒狂(alcoholism)造成和影响海马(参见“阿耳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疾病。

过人的记忆(超常记忆)有时能通过催眠术获得,有时则见于孤独症(autism)患者。[2]

永久记忆条件

编辑

语音

跟关于记忆的存在和它的效果的贫乏的知识相此,关于那种内部存留的持续力和复现的可靠性与速度所依存的条件,确有丰富的知识。不同的人在这一方面的情况是何等不同!一个人记得和回忆很好,另一个人就较差。这种差别不仅在不同的人比较时表现出来;同一个人比较其在不同情况下,早晨和晚上、少年和老年期,也会显现出这方面的差异来。

回忆起来的事物的内容方而的差异是有重要意义的。不需要的持续地复现的曲调,可能形成一种痛苦的根源。形状和颜色就没有那样的强制性,在它们复现寸总耍显著失去原有的清晰度与确切性。音乐家为乐队写出他的内心的声昔唱出的乐曲;而画家要仅依靠他内心的眼睛所看到的是难于成功的,自然界给他以形象,把形象组合起来则靠习作。把过去的情感状态体现出来是一种奋斗,这常常是通过以伴随情感的活动为中介而实现的,它们只是情感的浅淡的影象。情感上奠实的歌唱要比技术上准确的歌唱更为少见。

保持和复现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在一次生动鲜明的经验之后,被烫伤了的儿童就躲避火,挨了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对于我们很有趣的是,天天见面的人,我们却不能记起他们的头发或他们的眼睛的颜色。

在一般情况之下,为了可能复现一定的内容,经常的重复是确然必须的。一个有很高能力的人,即使用极大的集中注意,对于任何有一定长度的字汇、散文和诗也不能一次就学会。用一定数量的、足够的重复,就可以最后确实掌握它们,以后再加以额外的复习,掌握得就可更确切、更容易。

丢下不管,任何心理的内容,在时间的影响下,也会逐渐丧失它的恢复的能力,或者至少在这些方面要受损失。在考试时期,急忙填塞的事实知识,如果不为其他的学习所充实,以后再力口足够的复习,不久就会随时间而消逝。就是在自己的祖国的语言中那样早和那样深刻地学习的东西,若有几年不用,也会受显著的损失。[3]

参考资料

1.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英]艾伦·艾萨克斯 主编;郭建中,江昭明,毛华奋等 译.麦克米伦百科全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第769页.

3.

Н.艾宾浩斯著 曹日昌译,记忆,科学出版社,1965年06月第1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