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SLAM十四讲

  • 第10讲
  • 10.1 理论部分
  • 9.2 实践部分


第10讲

10.1 理论部分

这一部分算是对第9讲的补充吧。

1)BA基本问题

  • 之前说过,BA是一种批量处理的非线性优化方法,因此BA的规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控制规模的方法。
  • ① 从普通帧中选出关键帧,仅构造关键帧与路标点之间的BA。但关键帧数目过多规模同样会增大。
  • ② 滑动窗口法,仅保留离当前时刻最近的N个关键帧。但若相机静止不动,易造成退化问题。因此,有了取时间上靠近,空间上可展开的关键帧的改进。此外,考虑帧间结构深层关系,有了选取共视图中关键帧和路标点进行BA优化的改进。(共视图,指与现在的相机存在共同观测的关键帧构成的图)。
  • ③ 位姿图优化,舍弃对路标点的优化,只保留位姿之间的边。

2)滑动窗口法

  • 当有新的关键帧进入时,滑动窗口结构会发生改变,因此状态变量将经过新增和删除2步操作。
  • 新增:上一时刻已建立N个关键帧的高斯分布,新增关键帧后,仍按照正常BA流程构建N+1个关键帧的高斯分布。
  • 删除:若直接删除一个关键帧,则在边缘化该关键帧时会由于填入操作导致视觉slam和计算机视觉 视觉slam ba_关键帧矩阵的路标点块不再是对角块。【稀疏BA要求路标块为对角块,不要求位姿块为对角块】因此,在边缘化某个旧关键帧时,要同时边缘化它观测到的路标点

3)位姿图

  • 在此前,介绍过的BA优化结构,是常规的以位姿和路标点位置为节点,观测方程为边的图优化模型。而由于若干次观测后收敛的特征点(路标点)位置变化很小的特性,可以构建只有轨迹的图优化,即位姿图优化:仅以位姿为节点,位姿节点之间相对运动的估计为边的图优化模型,路标点位置作为位姿估计的约束。
  • 位姿图优化中,优化变量为各个顶点的位姿,边来自于位姿观测约束。本质上仍旧是最小二乘问题,可用高斯牛顿,L-M法求解。

9.2 实践部分

待续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