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E为代表的MRO领域B2B企业,提出以工业互联网为转型的路径,国内出现了诸如树根互联、观为监测、电子人物联网等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如何发展,从这些B2B企业转型案例来看,已经能得出一些结论,包括:
1、自身具有强大的智能设备入口。
无论是GE、三一重工(树根互联)、还是电子人物联网(海王星仪表),其自身本身就是B2B设备供应商。自身拥有强大的数据入口,是实施工业互联网不可或缺的条件。
2、主动性的商业模式。
不难发现,这些转型的B2B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掌握了商业模式的主动权,那么与用户达成了预防性和预测性维修的服务协议,要么采取了租赁替代购买的商业模式,这样一来,原本是用户的需求,变成了自身迫切的需要,是成为工业互联网落地的基础。
3、优于同行的产品可靠性与维修性。
可靠性是实施预防性维修的基础,也是B2B企业在用户占有主动商业模式的基础,如空压机,在润滑等方面的(润滑管理是机械类设备可靠性维修的重要手段)应用,基于运行时间和周期频次的预防策略,需要设备运行时间数据支撑。而维修性内容则更为广泛,简单理解,就是产品出现早期缺陷时,是否易于发现你,出现事后故障,是否更便捷的维修维修,这一方面与设计的标准化有关,一方面与诊断的智能化程度有关,实施物联网数据处理的智能设备,则更倾向于自诊断功能基础上,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提高预测性维修的准确性。如果对自身产品的可靠性与维修性不能充分的自信,是很难实现工业互联网模式的。
4、行业知识积累。
GE在航空发动机的预测性维修准确性可达到70%,通过工业互联网,期望将这一比例提高至99.9%。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预测性维修如同医疗诊断一样,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要发现设备有问题相对简单,但要事先发现具体的问题,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则需要多维的数据,复杂的算法及大量行业背景的专家,得出准确的结论,是非常困难的。就如观为监测在风电行业的案例来说,这不仅需要充分了解行业特征、设备运行条件、工艺参数,而且观为监测自身在国际振动分析技术方向的应用和培训能力,也是支撑其能在行业内成为先进的基础。
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困局
尽管工业互联网是不可逆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受制与智能制造发展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包括:
1、用户整体数据获取困难。
一来作为设备运行数据,一般包含了装备技术参数、生产及工艺核心数据,用户担心数据接入互联网后的安全性;二来,通过数字联网方式,会增加用户成本,由于短期内这些数据并不能带来价值回报,不能有效通过数据分析,解决用户的隐性问题,获得盈利层面的相关支撑。致使用户上线的意愿性并不强烈,即便是有个别用户实施了内部联网,但数据本身并未能与互联网连接,并不存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存在条件。
2、绝大多数B2B装备制造业不具备条件。
上节中分析,以装备制造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是现行条件下的切入方式,但这却制约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由于长期受低价竞争环境影响,装备制造商很少有遵循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制造和服务的原则,意味着至少少数在具有话语权的装备制造商能主动接入工业互联网,进而实施服务型制造(生产性服务融合)。
从以上两点分析,在MRO领域B2B的两端,短期内并不具备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转型条件,作为互联网的本质,需要聚集海量供需两端资源,方能诞生有效的商业模式,真正进入工业互联网时代。而产业互联网,将有可能成为改变这一困境的途径。
产业互联网发展前景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别于消费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而是以“价值经济”为主,即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换句话说,产业互联网更多是在解决B端企业的价值提升和转型,进而更好的为最终消费者服务。
细分到具体的产业领域,都有各自不同的产业升级路径和方式,MRO领域B2B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旨在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具体的落地实施、运行和维护,两者是互补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换个角度来理解,产业互联网是需要解决产业链效率问题,是工业工程理论和技术在互联网形态下的应用,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说工业化是在提高产品加工时间效率,物流和电子商务则是在提高交易效率,两者加一起,就是产业互联网所实现的产业效率提升,这本质上就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在传统制造业中,无论是精益生产、TPM维护、TOC理念,都是通过管理科学和技术提升其时间效率,作为严谨的制造企业来讲,科学的时间分析和对策实施,是最基础的应用,且莫可拍脑袋,造概念。(相关内容可参照机械工业出版社即将上市的《数字化工厂+工业维修服务体系》一书。)
2、用户极简体验。
2C互联网一般以PC端或移动终端APP作为连接用户需求的入口,但由于2B端面对的是组织,显然是不太适宜的。传统工业软件以流程为导向,且在互联网应用中是缺失的,建立新的入口,成为NRO领域B2B产业互联网的关键。
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以时间效率为理论依据,建立与作业线形态和产业特征相适应的多角色入口应用,利于解决用户管理及其工业品及需求对接,是基于DT环境下的产业互联网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应依据不同产业的工业服务生态基础,建立与之匹配的入口环境,如中小制造业采用基于公有云的SaaS级应用,而自有生态的大中型用户,则更偏向于私有云的DT应用环境。
不同于传统工业软件,流程与应用相对固化,DT环境下的软件入口,应遵循极简主义的原则,这也是至关重要,而核心要点则是基于用户价值的大数据分析应用,促进其管理效率提升与需求匹配。
3、产业生态共建。
传统MRO领域B2B市场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用户单一低价策略,致使坑死用户、类似服务商的状况成为常态。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的MRO领域B2B产业生态,则以用户效率提升为目标,量化并挖掘用户需求,精准匹配服务商及产品,不仅持续满足用户价值转型需求,提高MRO领域B2B生态效率,更有利于通过大数据应用,促使MRO领域B2B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含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及智能化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从产业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美国白宫信息物理系统(CPS)专家组顾问李杰教授,在其《从大数据到智能制造》一书中,强调企业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知识积累程度远远超过我国大多数制造业,无论制造业管理水平、自动化程度及MRO工业服务水平,都不足以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而MRO领域B2B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则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将带来契机,这得益于制造用户开始普遍重视运维管理,制造业与MRO领域B2B企业建立起产业互联网信任机制,这些契机包括:
1、智能设备带来的巨大机会。
随着用户需求的量化,B2B企业设计出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智能化设备将成为趋势,区别于传统设备,这些设备对于物联网的需求更为强烈,在诸如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机床等领域,会越来越依赖于工业互联网。
2、新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伴随产业互联网的进程,在许多行业将会呈现出新的制造形态,企业只需要创意和设计,而制造环节则需要更多的是租赁或委托公共制造平台实现,制造主体由MRO领域B2B企业共建,主体的变化使得运维管理的所有数据接入互联网成为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预示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更长远的讲,新工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新的MRO领域B2B生态将会建立,所有的工业服务和产品将直接与信息物理系统形成对接,意味着新的智能工业文明将颠覆现有MRO领域B2B生态的形态。
毫无质疑的是,在工业互联网会颠覆工业形态,这是每个MRO领域B2B企业所担心和期待的未来。相比较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通往未来的路,制造业价值转型也不是少数制造业的俱乐部,让更多的中小制造业及MRO领域B2B从中受益才是转型的主体,产业互联网让这一切发生不仅仅是诗和远方,而是看到远方的路径以及脚下坚实的步伐。
转型就好比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