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国的企业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已呈现出代际的差异,先进和后进的差距体现在各个方面,而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核心技术、组织架构的设计和优化,支撑了整个财务共享的战略、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等。

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系列第一篇中,已经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对信息化系统的5大基本要求 :财享未来 云计算时代下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在第二篇介绍了如何通过流程再造、组织重建保障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 财享未来 云计算时代下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

今天我们将继续从核心技术角度介绍财务共享中心IT建设。



1、财务共享中心IT项目的目标: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是依托信息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构建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和平台;

未来的财务共享平台一定是要融入业务过程,通过业务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去支持业务决策和业务运行,并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经营风险。

业务流程平台作为共享服务的一部分,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认知分析、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进行更深度的融合,这些技术手段将与业务相关环节联通连接,使其具有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工作流等能力,帮助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做到智能化自动独自拆解、分析与数字化处理,实现业务自动化和决策智慧化,支撑企业战略的制定以及驱动执行。

财务共享中心系统架构介绍及报告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_运维



2、IT固化所需要的基础: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及实施实质上是企业进行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IT固化是成功的流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让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用统一的术语说清事情,规范运作,形成最佳实践,把过程的能力变成整个企业的能力。

要实现流程与IT的最佳融合,就必须认识到业务流程系统建设与其他业务系统建设的明显区别:

1、流程数量多,业务需求高,系统建设周期特别长;

2、流程平台是天生的共享服务中心型平台,属于基础设施型项目,难以推翻重来;

3、业务差异客观存在;

4、需求变化是常态;

5、业务流程的需求迭代速度和业务差异化,必需以业务专家为主导;

6、涉及对接系统多,需要整合大量异构的系统、数据、组织与资源;



3、平台选型要求:

因此,在考虑平台架构的时候不能仅仅从横向的功能层面去看,而要从纵向的时间角度去考虑。在应对变化的规划时,不能简单的去用一两句大而化之的方案去解释,比如应对性能的增长,就是负载均衡;应对频繁的需求调整,就是增加人手,并行迭代等;应对业务差异,就是另开版本,独立维护。

但事实上,这些方法都只是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应该思考如何引入更细致的方法去更精确的定位问题,花费尽可能小的代价和最小的风险去解决问题。

当前在选择平台或者软件系统时,往往会忽略架构的问题:

一、架构问题在开始并不明显,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二、需要相当经验的架构师,才可能设计一个足够复杂的场景做验证方案;

为什么要用敏态IT的思路去架构业务流程平台?

2017年,Gartner提出了双模式IT理论,其中敏态IT强调速度和敏捷性,以快速部署应用促进业务快速发展、支持提高开发团队的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开发并及时采纳新技术。企业中处于市场快速变化,运营管理常态优化的业务,由敏态IT开发。

业务流程平台采用敏态架构,绝非为了迎合技术潮流,是因为BPM在企业IT架构中能够起到连接作用,满足企业业务管理方面客观存在的柔性需求,是企业敏态IT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敏态IT架构的核心包括服务之间解耦与多态、共享与沉淀、性能的动态灵活扩展、规范化持续集成、多租户风险隔离、允许快速迭代与试错、大规模服务阵列管理等,BPM平台同样应该基于这样的架构理念去建设。

同时,共享服务、统一元数据定义等其实也同时制定了业务的成长生态规则,更方便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优化。

因此可以总结出一个理想的业务流程平台设计的核心思路

弹性性能、敏捷迭代、充分解耦、业务主导、复用与沉淀、试错与创新。



4. Nebulogy : 财务共享平台的最佳实践

Nebulogy作为新一代BPM PaaS平台,是财务共享平台的最佳实践;

Nebulogy基于微服务及容器的技术架构,实现了BPM能力的服务化;同时通过集成DevOps工具套件,实现了流程应用开发及运维过程中的持续集成和发布,通过自动化有效提升了流程开发运维的效率,可快速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业务及管理、组织变更带来的流程变更需求;通过以微服务架构为基础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为业务人员提供IT自动化实现能力,从工具、组织层面推动企业流程实施向更高效的方向转变;

财务共享中心系统架构介绍及报告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_devops_02

从工具层面,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为业务实现提供基础业务功能的自动化实现能力,只需通过业务层面可视化开发界面的操作,即可实现业务功能服务的组合及自动化实现;IT核心团队对于基础功能进行服务化开发实现,并针对具体业务需求进行功能片段的实现,并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对个性化功能进行沉淀,补充完善自动化功能服务能力。

从组织层面,平台为业务分析师/业务人员提供了IT能力开放平台以及业务沟通基础环境,业务人员可更直接的参与到流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业务需求阶段、业务实现和交付阶段以平台为交互语言实现和IT团队更有效的沟通,保证需求定义及变更到开发实现的更有效衔接,保障最终交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