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国内的芯片80%是依赖进口,但我觉得国内所使用的芯片远不止90%是依赖进口的,而且国产的芯片绝大多数都是最低端的。我不知到我们的大学半导体课程究竟在教什么,有多少大学有高端的半导体设计课程,有多少研究所在做前沿半导体的开发研究?

也有人感到很奇怪,芯片到底是干嘛用的?简单的说,我们用的计算机要芯片、收音机电视要芯片、电话要芯片、冰箱空调要芯片、汽车要芯片、火车飞机轮船都要芯片、生产出你要用的锅碗瓢盆的设备要芯片、种庄稼收庄稼的机器要芯片、储存粮食的仓库要芯片、保家卫国的雷达、×××要芯片,甚至你玩的玩具也要芯片,还有很到要芯片的地方。

可惜中国泱泱大国,芯片就是拿来主义。目前中国生产的显像管电视,包括现在液晶电视,等离子,包括LED,全部都是拿别人芯片过来组装,长虹,创维,康佳等等全部都是中国知名的组装厂家,里面核心芯片都是拿国外的,没有自己的宝贵技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芯片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呢?

一、知识产权

有关部门不重视知识产权,假设一家企业花了10年做了个核心产品出来,马上被山寨。那还谈什么科技创新。国内不适合科研人员生存,无法施展手脚。

如果比尔盖茨在中国,那么他只会是一个艰辛的房奴。所以好一点的科研人员都跑去美国了,无忧无虑的研发环境,完善的商业支持,有资金赞助,有风投,那里简直就是科研人员的天堂。

二、行业环境

中国不缺少掌握新技术,并且愿意为祖国尽心尽力的人才,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可以吸引人才有用武之地的,相互尊重的人文环境氛围和制度保障。建国初期大量爱国知识分子为什么能放弃海外优越条件回国报效祖国,难道是那时侯的国内物质条件比现在好吗?

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去看看美国的科研机构就知道了,那儿不知有多少中国人在为他们工作。中国的北大、清华的高材生有很大一部分都跑到国外去了。我听过一个这么说的:在美国他们有着优厚的待遇和研发环境、生活得到了政府保障。在中国房价,使他们的工作商业化,工作好几年还不够买房子和找老婆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于是他们选择了去给国外的公司工作,所以他们没有办法给国内创造科技和人生的精力,最终只能无奈的选择异国他乡。

倘若国内各方面条件都好,能够自由自在地搞科研,生活福利能得到保障,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得到尊重,而且不会被领导抢功,要不然谁愿意跑到异国他乡遭人白眼去工作生活呢?还不是有关部门不重视人材。

三、高校教育

和高校的教育也有一定关系。在国内的大学,相关专业的人都在学习如何做电路板,做电路板都是用现成的芯片。曾经看到一个清华本科生出国读研,发现国外的大学都在做芯片,做板都是非电类专业一些电子爱好者的业余小活动而已。

四、政策支持

科技研发是私人资本不愿意也无力投入的领域,这说明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国家应该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引向高新技术产业,又或者可以国家出资研发,并将成果普及,增强企业的科技含量,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改变这种状态。

五、崇尚拿来主义

在九十年代,我们企业与机构都在疯狂扩张无暇于新生事物:软件开发研究。例如当初以联想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不但放弃了自主创新还排挤了技术型的创新派,崇尚拿来主义,几年后才感受到缺芯的痛苦与无奈,注定它们成不了世界品牌,完成不了民族的复兴,这个教训很惨痛,值得深思。

举个例子,中国目前在集成电路芯片领域还是处于小儿蹒跚学步阶段。比如家用电器小到收音机大到空调器里面的集成电路全是依赖进口,随便打开一台电视,里面的芯片无外乎日本的,东芝、三洋、松下、索尼,欧洲的飞利浦,绝不会有一台例外。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的变频空调,如果离开了日本人的芯片支持就是一堆破铜烂铁。产销量世界第一的DVD播放机中的芯片和激光头也都是别人的,产销越多,给国外专利拥有商缴纳的费用越多,可谓是杯具,自己赚取的不过是微薄的劳力钱。电器都是中国制造,开盖后发现核心部件芯片都是Made in japn/in taiwn/in singaporo/in malaysia/in……就是没有Made in china。

浮躁的时代肯定出不了大师,也出不了引领科技的成果,急功近利,只会留下一篇有一篇垃圾论文。仍然落后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不良的社会风气,导致优秀人才大量外流,指望大量的庸才实现科技救国,科技强国,无异于缘木求鱼,守株待兔。

因此中国更应该重视科技发展,在这方面真的要加大投入,研发出更多高科技,让中国的芯片走向世界,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www.e800.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