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景是非常常见,毕竟纯粹的单表的CRUD比较少,大部分时候都是操作了某个表、某个业务,然后需要多个表进行更改。
譬如社交信息流类的,我发了一篇帖子,首先UserPost表需要添加一条数据,然后可能需要给关注我的人的信息流里也插一条数据,再做一些推送类的事件等等可能要很多步骤。
像电商类的下单之类的操作关联的表就更多了。
这里必然会涉及的问题就是业务代码耦合,总不能我添加了一篇帖子,然后就在帖子保存之后,再去操作N个其他的表。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业务的单一职责,譬如PostService里,就只能操作Post的增删改查,而不能再去做其他表的操作,里面也最好不要出现别的业务类的Service调用。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下之前的一篇文章,贫血,充血模型的解释以及一些经验。这个文章介绍的模型是比较有意义的。大概是说,传统的Controller,Service,Dao这种单薄的3层结构是不合适的,尤其是Service会不可避免的处理N多表的逻辑,会产生大量的重复代码。他的解决方案是将每个表做一个单薄的Manager管理类,只处理自己表的CRUD。然后对于要处理多个表的业务逻辑,再去定义一个相应的Service,在这个Service里去调用各个单表的Manager。在Controller里,应根据需要来使用Manager或者Service。
需要注意,如果你无法界定单表的界限,就是那种类里也关联了别的类,请将类里关联的类改成被关联类的Id,而不是去定义这个对象。这一点尤其是对使用hibernate来说,尽量不要去定义一个类关联,而是使用对方的Id,并为Id加上索引。而且尽量避免使用外键,请参考阿里巴巴Java手册。当项目变大,你会被外键搞的崩溃。不要贪图级联查询时的方便,来为项目变大后的巨大麻烦买单。
回归正题,怎么去做在处理某一个事件时,还需要处理N多别的事件,而又不让代码耦合进来。
说四种方案:
1.采用Spring的接口注解功能
spring有一个功能是,你在Autowired一个接口集合时,它会自动把该接口的实现类都注入进来。
譬如我要保存一个Post,那么我定义一个PostAddCallBack接口,里面有个方法void postAdd(Post post)即可。
然后所有需要监听Post新增的业务类都去实现PostAddCallBack接口即可,并在接口方法里做自己的业务。将来不需要监听了,就删除实现该接口即可,这样系统就成为了一个可插拔式的,想监听哪个事件就去实现哪个事件的接口,而不用去找该事件的触发源,不去和触发源代码耦合。
对于Post的add就像下面的写法
这样就能保持单表业务的单一性。而且便于事务管理。需要注意,如果该接口没有任何实现类,在forEach会报错。
然后可以看到,这个过程是同步的,就是你保存了一篇Post后,需要等待所有的接口实现类都做完postAdd里的事后,才会给客户端返回Post,所耗费的时间为各个方法的总和。还有一点,它是无序的,不适用于需要保持不同的实现类按特定顺序执行方法的地方。
而且这种方式仅适合于单体应用,如果事件需要被别的工程监听,那自然是用不了这接口了,就需要借助于消息队列。
2.使用Spring的ApplicationEvent事件
spring的ApplicationEvent同样支持订阅、发布功能,而且可以定义顺序,还可以定义是否异步执行,能够弥补上面的方式的一些不足,适用于对性能要求高,事务要求不高的场合。
使用也很简单,我们需要定义一个事件,用来装载要传递的实体对象,我这里简单写个String测试。
然后在需要发布事件的地方这样写
调用publicEvent即可,将对象放到Event里。
接收的地方这样写
用@EventListener注解即可,系统会根据参数来确定哪些事件会发送到该方法上。这样的监听者可以定义多个,系统会按照随机顺序将事件发送到所有的监听者。
如果某个处理非常耗时,我们可以使用异步方式来处理。在启动类加上@EnableAsync注解,方法上加@Async注解即可。我代码里有打印当前线程名字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加async时线程名相同,加了后就不同了。
Spring在启动过程中的事件也是通过该方式发送的,譬如之前我们做过类似于监听Spring启动完毕后去做初始化Mongo之类的操作。就是这样的写法
可以看到,Spring发出的event叫ContextRefreshEvent,当然不止这一个,还有很多个Spring状态的事件。上面的写法是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使用@EventListener注解会更方便一些。
以上是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都是无序的,如果需要有序化的事件,则需要在方法再添加一个@Order注解
如果有多个方法监听该事件,则会按照Order从小到大依次执行。不用注解的话是通过实现Smart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这里就不讲了,用注解会更方便。
而且,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去修改事件里对象的值,修改后的值会被带到下一个order中。这种带order顺序执行的,可以用来做流程审批之类的逻辑。
3.采用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一般有点对点模式、发布订阅模式,譬如阿里的ons,我们可以采用订阅模式来完成需求。
订阅模式就是有多个客户端订阅某个事件,当事件被触发后,每个客户端都能接收到该事件。
很明显消息队列适合于完成分布式环境下的消息订阅,可以在多个不同的项目间进行事件共享,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分布式事务。至于分布式事务,就是另外的事了,比较麻烦,如果不是强实时性业务,考虑使用最终一致性即可。
4.采用Disruptor
上面的第二第三种都是典型的生产-消费者模型,即发布订阅模型,在java中ArrayBlockQueue也能够完成类似的发布订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都是无法处理消费者顺序问题的!
生产者发布了事件,消费者同时接收到事件并开始处理,托若我们需求的是类似于下图这样的
生产者发布了P1,后面的都是消费者,需要C1A和C2A同时执行,C1A执行后才能执行C1B,C2A执行完后才能执行C2B,C1B和C2B都执行完了才能执行C3.
消费者既可以并行处理,也可以相互依赖形成处理的先后次序,在多线程消费者的情况下,要完成这样的功能可不容易。少不得就得各种线程锁、wait之类的。
还好有Disruptor,这个框架是一个超高性能的生产、消费者框架,能够轻松完成上面的菱形功能。细节后面的文章会有。